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首鼠 | shǒu shǔ | 1.亦作“首施”。 2.踌躇;迟疑不决。 3.窥伺观望,进退无定。 | |
水鼠 | shuǐ shǔ | 鼠的一种。生活于水边。 | |
松鼠 | sōng shǔ | 又称“灰鼠”。哺乳纲,松鼠科。著名毛皮兽。体形细长。耳端有黑色簇毛,尾毛长而蓬松。在树上筑巢,嗜食松子、榛子等,也食昆虫和鸟卵。秋季有贮藏食物的习性。中国东北、华北都有分布。 | |
硕鼠 | shuò shǔ | 《诗.魏风》篇名。诗中谴责奴隶主贵族掠夺劳动成果的罪行,把他们比为偷粮的大老鼠,并表达了奴隶们决心抛开统治者、前往理想乐土的愿望。 | |
田鼠 | tián shǔ | 鼠的一类。主要吃草本植物的茎﹑叶﹑种子等,对农作物有害。 | |
天鼠 | tiān shǔ | 1.兽名﹐即猞猁孙。 2.蝙蝠的别名。 | |
豚鼠 | tún shǔ | 1.小猪和老鼠。喻弱小者。 2.哺乳动物,身体像兔而较小,有须,耳短,前肢短,后肢长,无尾,毛白色带黄色或黑色的斑。亦名天竺鼠,通称荷兰猪。 | |
土拨鼠 | tǔ bō shǔ | 即旱獭。 | |
黠鼠 | xiá shǔ | 狡猾之鼠。 | |
屋鼠 | wū shǔ | 屋中之鼠。 | |
五技鼠 | wǔ jì shǔ | 1.即鼫鼠。 2.诗文中常用以比喻技能多而不精者。 | |
香鼠 | xiāng shǔ | 香鼬。以分泌液有香气而得名。 | |
相鼠 | xiāng shǔ | 《诗.鄘风》篇名。春秋时,卫国统治者荒淫无耻,人民作此诗讽刺他们还不如老鼠,并诅咒他们速速死去。 | |
蝘鼠 | yǎn shǔ | 1.鼹鼠。 2.牛的别名。 | |
野鼠 | yě shǔ | 生活在田野中的鼠类,种类很多,如黄鼠﹑田鼠﹑鼢鼠等。皮毛多为褐色﹑褐黄色或灰色。一般对农作物有害,有的能传播鼠疫。 生活在田野中的鼠类,种类很多,如黄鼠、田鼠、鼢鼠等。一般对农作物有害,有的能传播鼠疫 | |
银鼠 | yín shǔ | 哺乳动物﹐鼬科中最小的一种。尾短﹐夏季背部棕色﹐腹部白色﹐冬季全身纯白色。捕食小鸟﹑小兽﹑昆虫等。毛皮珍贵。产在我国东北一带。亦指银鼠皮。 | |
贼鼠鼠 | zéi shǔ shǔ | 形容阴险狡猾的眼神。 | |
郑鼠 | zhèng shǔ | 《后汉书.应劭传》:“昔郑人以干鼠为璞,鬻之于周。”李贤注引《尹文子》:“郑人谓玉未琢者为璞,周人谓鼠未腊者为璞。周人遇郑贾,人曰:‘欲买璞乎?’郑贾曰:‘欲之。’出璞视之,乃鼠也,因谢不取。《战国策》亦然。今此乃云‘郑人以干鼠为璞’便与二说不同。此云‘干鼠’,彼云‘未腊’ | |
炙鼠 | zhì shǔ | 1.烤鼠。 2.蝼蛄的别名。俗呼扑火虫。 | |
竹鼠 | zhú shǔ | 在竹林穴居的野鼠﹐似家鼠而稍大﹐背部棕灰色﹐腹部灰色﹐四肢和尾短﹐食竹笋和地下茎。 | |
鼠虎 | shǔ hǔ | 比喻失势或得势;处于低位或处于高位。语本唐李白《远别离》诗:“权归臣兮鼠变虎。” | |
鼠迹 | shǔ jì | 老鼠的足迹。 | |
鼠技 | shǔ jì | 比喻卑劣的手段。 | |
鼠姑 | shǔ gū | 1.牡丹的别名。 2.鼠妇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鼠妇》。 | |
鼠耗 | shǔ hào | 老鼠造成的损耗。旧时加收征粮的名目之一。 | |
鼠径 | shǔ jìng | 鼠出没的小路。 | |
鼠狼 | shǔ láng | 即鼬。俗称黄鼠狼。 | |
鼠毫笔 | shǔ háo bǐ | 用黄鼠狼的毛制成的笔。也称狼毫。 | |
鼠毛褐 | shǔ máo hè | 指黄黑色。 | |
鼠肝 | shǔ gān | 1.鼠的肝。比喻轻微卑贱之物。 2.谓色如鼠肝,即赤色。 | |
鼠瘘 | shǔ lòu | 病名。即瘰疬。淋巴腺结核症。 | |
鼠鲇 | shǔ nián | 南海产的一种小鱼。 | |
鼠狗辈 | shǔ gǒu bèi | 比喻无耻卑劣之徒。 | |
鼠窜 | shǔ cuàn | 1.像老鼠那样惊慌逃走。 2.老鼠奔窜。 形容惊惶逃走抱头鼠窜 | |
鼠妇 | shǔ fù | 1.亦作“鼠?”。 2.虫名。古称伊威,又名鼠负潮虫。体形椭圆,胸部有环节七﹐每节有足一对,栖于阴湿壁角之间。 | |
鼠负 | shǔ fù | 虫名。又名鼠妇。 | |
鼠法 | shǔ fǎ | 天鼠屎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二.伏翼》。 | |
鼠坻 | shǔ dǐ | 鼠粪;鼠穴外的积土。 | |
鼠胆 | shǔ dǎn | 1.鼠之胆。 2.比喻怯懦的胆量。 比喻胆小 | |
鼠疮 | shǔ chuāng | 病名。俗称“老鼠疮”。中医指瘰疬。参见“鼠瘘”。 | |
鼠辈 | shǔ bèi | 犹言小子。行为不正或无足轻重的人——骂人的话。如:鼠辈安敢如此。 | |
鼠朴 | shǔ piáo | 《战国策.秦策三》:“周人谓鼠未腊者为朴。”后以“鼠朴”指未腊制的鼠。 | |
鼠目 | shǔ mù | 1.鼠眼。 2.谓眼小而突出。形容人的寒贱相。 | |
鼠李 | shǔ lǐ | 木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对生,春季开黄绿色花。实大小如豆,紫黑色。种子油作润滑油,果肉入药,树皮和叶可提拷胶,树皮和果亦可作黄色染料,木材可制器具并可雕刻。 | |
鼠病 | shǔ bìng | 指鼠瘘。 | |
鼠狱 | shǔ yù | 语本《史记.酷吏列传》:“﹝张汤父﹞出,汤为儿守舍,还而鼠盗肉,其父怒,笞汤。汤掘窟得盗鼠及余肉,劾鼠掠治,传爰书,讯鞫论报,并取鼠与肉,具狱磔堂下。其父见之,视其文辞如老狱吏,大惊,遂使书狱。”后因以指智力出众的人。 | |
鼠党 | shǔ dǎng | 鼠类,鼠群。 | |
鼠盗 | shǔ dào | 对盗贼蔑称。 | |
鼠牙笔 | shǔ yá bǐ | 一种形状似笔的尖头刻刀。 | |
鼠黏 | shǔ nián | 鼠妇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鼠妇》。 | |
鼠穴 | shǔ xué | 鼠洞。 | |
鼠贼 | shǔ zéi | 对盗贼的蔑称。 | |
鼠拖肠 | shǔ tuō cháng |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昔仙人唐昉,拔宅升天,鸡犬皆去,唯鼠坠下,不死,而肠出数寸,三年易之。”后即以“鼠拖肠”比喻遭受冷落失意。 | |
鼠衔姜 | shǔ xián jiāng | 明朱国桢《涌幢小品.竹轩》:“﹝徐本﹞独嗜书,每得一书,手自披对,缺板脱字,则界乌丝栏纸,乞善书者补之。笑谓人曰:‘吾犹老鼠搬生姜,劳无用也。’”后以“鼠衔姜”形容劳而无用。 | |
鼠乡 | shǔ xiāng | 礜石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二.礜石》。 | |
鼠眼 | shǔ yǎn | 老鼠的眼睛。老鼠眼小突出,目光鬼祟,因常用以形容心术不正之人的鄙陋相。 | |
鼠黠 | shǔ xiá | 像鼠一样狡猾。 | |
鼠尾 | shǔ wěi | 1.鼠的尾巴。 2.草名。即陵苕。初秋开淡紫花。花及茎叶可以染皂﹐又入药可治痢。 3.以栗鼠毛制成的笔。 4.画法中白描的一种。 5.鼠尾由粗到细。比喻按顺序排列或记载。 6.指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帐册。 7.掷骰语。 | |
鼠疫 | shǔ yì | 由鼠蚤叮咬传染鼠疫杆菌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发病急,死亡率高。轻者引起淋巴结炎,重者可引起败血症或肺炎。主要症状为高热、出血、极度衰竭等严重中毒现象。 | |
鼠须笔 | shǔ xū bǐ | 用鼠须制作的一种名笔。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