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楯鼻 | dùn bí | 盾牌的把手。 | |
晒犊鼻 | shài dú bí | 指晋阮咸于阴历七月七日挂晒犊鼻裈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阮仲容(阮咸)﹑步兵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锦绮﹐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裈于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后用为贫而豁达的典实。 | |
狮子鼻 | shī zi bí | 鼻梁稍凹、鼻孔扁平的鼻子。鼻梁稍凹、鼻孔扁平的鼻子 | |
破鼻 | pò bí | 犹扑鼻。 | |
扑鼻 | pū bí | ㄆㄨ ㄅㄧˊ | 气味冲鼻。 气味冲鼻而来鱼香扑鼻 |
没些巴鼻 | méi xiē bā bí | 犹言没巴鼻。 | |
裂鼻 | liè bí | 使鼻欲裂。形容气味浓烈。 | |
没巴鼻 | méi bā bí | 没来由;无根据;没办法。 | |
决鼻 | jué bí | 缺鼻。指兔。传说月中有兔,因又借指月亮。 | |
酒糟鼻 | jiǔ zāo bí | 慢性皮肤病。发生在颜面中部,尤以鼻部为甚。鼻子尖出现鲜红色斑点,逐渐变成暗红色,病期长久,鼻部结缔组织增长,皮脂腺扩大,成小硬结,能挤出皮脂分泌物。亦指患此疾的鼻子。 | |
酒皶鼻 | jiǔ zhā bí | 即酒糟鼻。 | |
曷鼻 | hé bí | 谓鼻如蝎虫。曷,通“蝎”。《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先生曷鼻﹐巨肩。”司马贞索隐:“曷鼻﹐谓鼻如蝎虫也。”一说为仰鼻﹐鼻子掀仰。王念孙《读书杂志.史记四》:“曷读为‘遏’……遏鼻者﹐偃鼻也;偃鼻者﹐仰鼻也。《广雅》:偃﹐仰也。故徐广曰﹐曷一作仰。” | |
鼓鼻 | gǔ bí | 扇动鼻子。指喷气。 | |
骨鼻 | gǔ bí | 鼻相的一种。 | |
鹅鼻 | é bí | 山谷名。在浙江秦望山。 | |
犊鼻 | dú bí | 1.见“犊鼻裈”。 2.针灸穴位名。位于髌骨韧带内外侧各一横指凹陷处。 | |
刺鼻 | cì bí | ㄘㄧˋ ㄅㄧˊ | 谓气味呛鼻难闻。 |
蹙鼻 | cù bí | 皱缩鼻翼。忧愁貌。 | |
赤鼻 | chì bí | 古谓齄鼻,俗称酒渣鼻﹑酒糟鼻。症状为鼻准发红,久则呈紫黑色,甚者可延及鼻翼,皮肤变厚,鼻头增大,表面高低不平,状如赘疣。 | |
嗤鼻 | chī bí | 见“嗤之以鼻”。 | |
白鼻 | bái bí | 见“白鼻騧”。 | |
石鼻 | shí bí | 突出的石头。 | |
缩鼻 | suō bí | 嗤视貌;厌恶貌。 | |
瓮鼻 | wèng bí | 谓鼻腔不畅,发声多带鼻音。 | |
嗡鼻 | wēng bí | 1.亦称“嗡鼻头”。 2.指发音时鼻音浓重。 | |
蚁鼻 | yǐ bí | 比喻微细。 | |
有鼻 | yǒu bí | 见“有庳”。 | |
鹰钩鼻 | yīng gōu bí | 鹰嘴形的鼻子。有时形容人的相貌奸诈凶狠。 | |
拥鼻 | yōng bí | 1.掩鼻。 2.见“拥鼻吟”。 | |
猪鼻 | zhū bí | 古代车名。 | |
斫鼻 | zhuó bí | 语本《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后以“斫鼻”比喻技艺成熟高超。 | |
觜鼻 | zī bí | 詈语。即嘴脸。 | |
斲鼻 | zhuó bí | 1.亦作“斵鼻”。 2.喻谓技艺高超。典出《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 | |
鼻祖 | bí zǔ | ㄅㄧˊ ㄗㄨˇ | 〈书〉始祖,比喻创始人。 始祖,比喻创始人有周氏之 蝉嫣兮,或鼻祖于 汾隅。——《汉书.扬雄传》 |
鼻子眼儿 | bí zi yǎn ér | 鼻孔。 ∶鼻孔 | |
鼻子下面 | bí zi xià miàn | 犹言鼻子底下。 | |
鼻子管 | bí zi guǎn | 鼻孔。 | |
鼻子 | bí zi | 人和高等动物的嗅觉器官,又是呼吸器官的一部分,位于头部,有两个孔。 人或其它哺乳动物脸上覆盖着鼻腔前部的突出部分;泛指包括鼻腔在内的鼻子 | |
鼻斲 | bí zhuó | 削除鼻端之垩。事见《庄子.徐无鬼》。 | |
鼻准 | bí zhǔn | 鼻尖;鼻梁。 | |
鼻柱 | bí zhù | 1.鼻梁。 2.鼻中隔。 | |
鼻注 | bí zhù | 鼻饮时用的管子。 | |
鼻珠 | bí zhū | 方言。鼻子。 | |
鼻痔 | bí zhì | 鼻内所生瘜肉之类。初生形如石榴子,渐大下垂,色紫微硬,撑塞鼻孔,碍人气息难通。 | |
鼻皻 | bí zhā | 见“鼻皶”。 | |
鼻皶 | bí zhā | 1.亦作“鼻皻”。 2.鼻尖发暗红色疱点。 | |
鼻韵母 | bí yùn mǔ | 鼻音收尾的韵母。普通话语音中有ɑn,iɑn,uɑn,üɑn,en,in,un,ün,ɑng,iɑng,uɑng,eng,ing,ong,iong等。 音尾是鼻音的韵母,如《汉语拼音方案》中的 an、 en、 ang、 eng、 ong、 ian、 in、 iang、 ing、 iong、 uan、 uen、 uang、 ueng、 üan、 ün | |
鼻音 | bí yīn | 口腔气流通路阻塞,软腭下垂,鼻腔通气发出的音,例如普通话语音的m,n,ng()等。 | |
鼻炎 | bí yán | 鼻腔黏膜的炎症。急性鼻炎常为上呼吸道感染在鼻部的表现,由病毒引起,可继发细菌感染。慢性鼻炎发病原因有: | |
鼻烟瓶 | bí yān píng | 即鼻烟壶。 | |
鼻烟 | bí yān | (鼻烟儿)由鼻孔吸入的粉末状的烟:鼻烟壶(装鼻烟的小瓶)。 | |
鼻笑 | bí xiào | 讥嘲或鄙视的表情。 | |
鼻箫 | bí xiāo | 即鼻笛。 | |
鼻瘜 | bí xī | 鼻痔,鼻息肉。 | |
鼻犀 | bí xī | 谓***长于鼻者。 | |
鼻息 | bí xī | 从鼻腔出入的气息,特指熟睡时的鼾声:鼻息如雷。 鼻腔呼吸时的气息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后汉书.袁绍传》仰人鼻息 | |
鼻窝 | bí wō | 犹鼻洼。 | |
鼻亭 | bí tíng | 1.古地名。在今湖南道县北,接永州市界。相传舜封弟象于此。 2.指舜弟象。亦借指动物之象。 | |
鼻汀 | bí tīng | 鼻涕。 | |
鼻酸 | bí suān | 鼻子发酸。比喻悲伤心酸。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