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词语 拼音 注音 意思解释
鼠须 shǔ xū  1.鼠须笔的省称。2.借指文才。3.喻指稀疏的胡须。
鼠屎 shǔ shǐ  鼠的粪便。
鼠裘 shǔ qiú  鼠皮制的衣服。
鼠梓 shǔ zǐ  1.木名。苦楸。楸的一种。 2.鼠李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鼠李》。
鼠气 shǔ qì  鼠的气味。
鼠璞 shǔ pú  未腊制的鼠。语本《尹文子.大道下》:“郑人谓玉未理者为璞,周人谓鼠未腊者为璞。周人怀璞谓郑贾曰:‘欲买璞乎?’郑贾曰:‘欲之。’出其璞视之,乃鼠也,因谢不取。”后用以指低劣的有名无实的人或物。
鼠舞 shǔ wǔ  指群鼠衔尾舞动。古人视为逆臣叛君作乱的征兆。语出《汉书.五行志中之上》:“昭帝元凤元年九月,燕有黄鼠衔其尾舞王宫端门中。王往视之,鼠舞如故。王使吏以酒脯祠,鼠舞不休,一日一夜死……时燕剌王旦谋反将死之象也。其月﹐发觉伏辜。”
鼠啮肠 shǔ niè cháng  见“鼠拖肠”。
鼠矢 shǔ shǐ  1.鼠的粪便。矢,通“屎”。 2.山茱萸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山茱萸》。
鼠黏子 shǔ nián zǐ  恶实的别名。
鼠须管 shǔ xū guǎn  即鼠须笔。
鼠溪 shǔ xī  中医称人腿班中的肉核。
鼠曲 shǔ qū  二年生草本,茎直立,全株被白色绵毛。叶互生﹐倒披针形或匙形。花黄色,成头状花序。中医以全草入药,有祛痰止咳功能。也称鼠耳草﹑佛耳草。
鼠乳 shǔ rǔ  病名。即瘰疬。一种淋巴腺结核症。
鼠思 shǔ sī  忧思。
鼠子 shǔ zǐ  1.詈词。谓卑微不足称道的人。 2.鼠。
鼢鼠 fén shǔ  一种危害农作物的鼠类。体矮胖,尾很短,无耳壳,眼很小,肢短而壮,前肢爪特别长大,用以掘土。毛细而柔,多呈粉红色或赤褐色,一般额部有一闪亮白毛区。栖居在草原地区和田间,营地下生活,洞道复杂﹐长可达数十米,以植物的根﹑地下茎和嫩芽为食,分布于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和我国北部。
鼧鼥 tuó bá  旱獭。也称土拨鼠。体粗壮,头阔耳小,前肢爪发达。穴土而居,以植物为食。皮可为裘。为鼠疫杆菌的主要传播者。 又名“旱獭”、“土拨鼠”。松鼠科。体粗壮,毛灰黄色,耳短,爪能掘地,以植物为食,毛皮可以做皮衣
鼪鼠 shēng shǔ  鼬鼠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三.鼬鼠》。
青鼬 qīng yòu  哺乳动物,外形略像家猫,头的背面和侧面、四肢和尾巴都呈棕黑色,肩部黄色,腹部黄灰色。吃鼠类、蜜蜂等。也叫黄猺。
貍鼬 lí yòu  野猫、黄鼠之类。 汉 刘向《新序·杂事五》:“驊騮騄驥,天下之俊马也,使之与貍鼬试於釜灶之间,其疾未必能过貍鼬也。”
黄鼬 huáng yòu  哺乳动物,身体细长,四肢短,尾蓬松,背部棕灰色。昼伏夜出,主要捕食鼠类,有时也吃家禽。是一种毛皮兽,尾毛可制毛笔。也叫黄鼠狼。有的地区叫黄皮子。 亚洲产的一种鼬鼠( Mustela sibirica ),身体细长,四肢短,尾蓬松,背部棕灰色。昼伏夜出,主要捕食鼠类,有时也吃家禽。是一种毛皮兽,尾毛可制毛笔
皋鼬 gāo yòu  古地名。春秋时郑地。故地在今河南省临颍县。
髟鼬 biāo yòu  犹飘摇。飞扬貌。
鼬鼠 yòu shǔ  即黄鼬。俗称黄鼠狼。尾长﹑四肢短。栖息林中水边﹑田间以及多石的平原等处,以鼠﹑小鸟及昆虫为食,也袭击家禽。肛门近旁有臭腺一对,能放出臭气用以御敌。在我国分布颇广。毛皮可做衣帽,尾毛可制笔。
鼫鼠 shí shǔ  1.一种危害农作物的鼠。 2.比喻狡猾的坏人。 3.指蝼蛄。
麇鼯 jūn wú  1.亦作“麏鼯”。 2.獐子与鼯鼠。这两种动物活动于荒芜之地,故用以形容荒芜。
鼪鼯 shēng wú  1.鼪鼠与鼯鼠。比喻志趣相投的亲密朋友。 2.旧时对起义群众的蔑称。
鼯鼬 wú yòu  指鼯鼠与鼬鼠一类动物。
鼯技 wú jì  比喻浅薄的才能。语本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鼯鼠五能,不成伎术。”王利器 集解引 赵曦明 曰:“鼯当作鼫……《説文》:‘鼫,五伎鼠也,能飞不能过屋,能缘不能穷木,能游不能度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明 陈汝元《金莲记·慈训》:“别多年蛟潜无用,盼断游鳞翔凤
鼯鼪 wú shēng  1.同“鼯鼬”。 2.泛指小动物。
鼯腊 wú là  谓子年十二月。
鼱鼩 jīng qú  小鼠。
貂鼲 diāo hún  即貂。古以貂为鼠类动物,故称。貂尾为古代侍中﹑常侍的冠饰。
鼲子 hún zǐ  灰鼠。其毛皮柔软,可制衣裘。
鼲鼠 hún shǔ  灰鼠。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三.黄鼠》。
鼷鼠 xī shǔ  1.鼠类最小的一种。古人以为有毒,啮人畜至死不觉痛,故又称甘口鼠。 2.传说中的一种大兽。
鼷穴 xī xué  鼷鼠的窝。比喻小孔。
貂鼹 diāo yǎn  即貂。古以貂为鼠类动物,故称。貂尾为古代侍中﹑常侍的冠饰。借指贵近之臣。
蜩鼹 tiáo yǎn  蝉与鼹鼠。比喻卑微的人。
鼹鼠 yǎn shǔ  1.哺乳动物。体矮胖,长10馀厘米,毛黑褐色,嘴尖。前肢发达,脚掌向外翻,有利爪,适于掘土;后肢细小。眼小,隐藏在毛中。白天住在土穴中,夜晩出来捕食昆虫,也吃农作物的根。古人常与鼢鼠混同。 2.传说中的一种大兽。
褰鼻蛇 qiān bí shé  白花蛇的别名。
牛鼻子 niú bí zi  ㄋㄧㄨˊ ㄅㄧˊ ˙ㄗㄧ 1.对道士的戏称。以道士梳髻高起如牛鼻,故称。一说道教所奉的始祖老子曾骑青牛过函谷关,故称。 2.牛的鼻子。常比喻事物的要害或关键。
抹鼻子 mǒ bí zi  ∶哭(含诙谐意)。如:这个小女孩经常抹鼻子。
门鼻儿 mén bí ér  钉在门上的铜制或铁制半圆形物,可以跟钌铞儿、铁棍等配合把门扣住或加锁。
老鼻子 lǎo bí zi  〈方〉多极了(后边带‘了’字):今年收的白菜可老鼻子了。
哭鼻子 kū bí zi  哭(含诙谐意):输了不许哭鼻子。
拉鼻儿 lā bí ér  指鸣汽笛。
横打鼻梁 héng dǎ bí liáng  方言。表示保证(办到所说的事)。
粉鼻儿 fěn bí ér  白晳可爱之鼻。
串鼻子 chuàn bí zi  犹言串通一气。
赤鼻矶 chì bí jī  古地名。在今湖北省黄州市城西北江滨,因山形截然如壁而有赤色,也称赤壁。
白鼻子 bái bí zi  指鼻子上涂抹***的京剧脸谱﹐属丑角。借喻狡诈的性格。
嗡鼻音 wēng bí yīn  鼻音浓重的声音。
瓮鼻头 wèng bí tóu  见“瓮鼻”。
蚁鼻钱 yǐ bí qián  我国战国楚铜币名。最常见的一种似为古文“贝”字﹐也有人认为是古文“晋”字﹐像人面﹐俗称“鬼脸钱”。另一种的文字普通释作“各六朱”或“各一朱”﹐三字连写﹐笔画像一只蚂蚁。又因两“口”像鼻孔﹐故通称为“蚁鼻钱”。其形亦有上狭下广者。
玉鼻骍 yù bí xīng  白鼻赤毛的马。
针鼻儿 zhēn bí ér  针头上的小孔,用于穿线。 针头上的小孔,用于穿线
阿鼻狱 ā bí yù  见“阿鼻地狱”。
阿鼻鬼 ā bí guǐ  指阿鼻地狱里的鬼卒。

字典查询

拼音查字偏旁部首笔画查字汉字结构汉字拆字

热门组词

春组词夏组词秋组词冬组词鼠组词牛组词虎组词兔组词龙组词蛇组词马组词羊组词猴组词鸡组词狗组词猪组词狼组词熊组词猫组词

成语查询

联合式成语主谓式成语动宾式成语偏正式成语紧缩式成语连动式成语补充式成语复句式成语复杂式成语贬义成语中性成语褒义成语一般成语常用成语当代成语近代成语古代成语

诗词查询

诗词分类诗人大全诗词名句诗词大全宋词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古诗三百首宋词精选乐府

其他查询

反义词近义词文学典籍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