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词语 拼音 注音 意思解释
鲨鼓 shā gǔ  1.亦作“鯋鼓”。 2.用鲨鱼皮制作的鼓。
收田鼓 shōu tián gǔ  收获时节用的鼓。古时风俗,于收获时击鼓,以示庆祝。宋 梅尧臣《村豪》诗:“日击收田鼓,时称大有年。”
石鼓 shí gǔ  1.东周初秦国刻石。形略像鼓,共有十个,上刻籀文四言诗,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2.鼓形大石。 中国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辖镇。举世闻名的长江虎跳峡在此,虎跳峡山顶和江面高差3000多米,宽不足60米
手鼓 shǒu gǔ  维吾尔﹑哈萨克等少数民族的打击乐器,扁圆形,一面蒙皮,周围有金属片或环,常用做舞蹈的伴奏乐器。 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的打击乐器,一面蒙皮,周围有金属片或环能够相击发声
书鼓 shū gǔ  膜鸣乐器。鼓身扁圆,两面蒙皮。用时悬于鼓架上,单签击奏。是北方曲艺京韵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等“大鼓书”的伴奏乐器。
戍鼓 shù gǔ  边防驻军的鼓声。
朔鼓 shuò gǔ  古代一种小鼓。
踏鼓 tà gǔ  1.亦作“蹋鼓”。 2.古时歌舞,着革履踏行鼓上,谓之踏鼓。
铜鼓 tóng gǔ  古代青铜打击乐器。由用作炊具的铜釜发展而成。流行于中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和东南亚一带,以中国出土最多。最早的铜鼓出现于春秋时期。大小不一,最大的直径在100厘米以上,最小的仅10多厘米;重量自数十斤至数百斤不等。
田鼓 tián gǔ  农人使用的鼓。多用于社祭和催耕。
天鼓 tiān gǔ  1.天神所击之鼓。传说云天鼓震则有雷声。 2.道家的一种法术。中央牙齿上下相叩。 3.星名。
铁鼓 tiě gǔ  犹战鼓。
土鼓 tǔ gǔ  1.亦作“土皷”。古乐器名。鼓的一种。
瓦盆鼓 wǎ pén gǔ  即瓦鼓。一种陶制的鼓。宋周密《武林旧事.舞队》“大小全棚傀儡”有“瓦盆鼓”名目。参见“瓦鼓”。
丸鼓 wán gǔ  以铜丸击鼓。《汉书.史丹传》:“元帝被疾﹐不亲政事﹐留好音乐。或置鼙鼓殿下﹐天子自临轩槛上﹐隤铜丸以擿鼓﹐声中严鼓之节。”后以“丸鼓”用作帝王耽好声色﹑荒于政事的典实。
蛙鼓 wā gǔ  1.亦作“蛙皷”。 2.群蛙叫声。
卧鼓 wò gǔ  息鼓。常示无战争﹐或战事已息止。
细腰鼓 xì yāo gǔ  打击乐器名。亦名腰鼓。汉魏时用之,大者用瓦制,小者用木制。鼓首大而腰细,故名。见《文献通考.乐考.魏鼓》。
夕鼓 xī gǔ  傍晚报时的鼓声。
五鼓 wǔ gǔ  1.五种鼓。 2.五更。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汉魏以来,谓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云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为节。”亦指第五更。
小鼓 xiǎo gǔ  1.乐器名。民族乐器。为羯皮鼓之变制﹐又称“单皮鼓”﹑“板鼓”。以其发声清脆﹐故俗称“脆鼓”﹑“崩子鼓”。演奏时以单签或双签敲击鼓心﹐为歌唱﹑戏曲和民间吹打乐中点拍节奏之用。 2.西洋乐器。亦称“小军鼓”﹑“双皮鼓”。演奏时以两根木槌敲击鼓面发音﹐为军乐﹑管弦乐中点拍节奏或和
晓鼓 xiǎo gǔ  1.报晓的鼓声。 2.指渔市报讯的鼓声。
衅鼓 xìn gǔ  古代战争时杀人或杀牲把血涂在鼓上行祭: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
舋鼓 xìn gǔ  杀人或杀牲以血涂鼓行祭。
心里打鼓 xīn lǐ dǎ gǔ  比喻心里忐忑不安。
衙鼓 yá gǔ  旧时衙门中所设的鼓,用以集散曹吏。
雅鼓 yǎ gǔ  打击乐器﹐舞蹈时用以打出节拍。
严鼓 yán gǔ  1.急鼓,急促的鼓声。 2.指战鼓。 3.击戒严鼓。 4.指戒严的鼓声。
偃鼓 yǎn gǔ  停敲战鼓。指罢战。
秧鼓 yāng gǔ  乐器名。唐称腰鼓﹐宋称杖鼓。以一杖击打的细腰鼓。
一鼓 yī gǔ  1.古以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四石为一鼓,合四百八十斤。 2.击鼓一次。引申谓一举,一战。
腰鼓 yāo gǔ  膜鸣乐器。鼓框木制,长筒形,两端小而腰较粗,双面蒙皮。用时以绸布带系腰间,双手各执鼓槌交替击鼓,同时伴以舞蹈。 打击乐器,短圆柱形,两头略小,挂在腰间敲打
眼鼓鼓 yǎn gǔ gǔ  形容眼睛睁大的样子。
楹鼓 yíng gǔ  古乐器。形制为用木柱从鼓中穿过,使之竖立,柱下有四足。又称建鼓。
斋钟衙鼓 zhāi zhōng yá gǔ  斋堂的钟声和官衙的鼓声。比喻单调乏味的生活。
战鼓 zhàn gǔ  1.古代作战时为鼓舞士气所击的鼓。 2.泛指战争。 古代作战时为鼓舞士气或指挥战斗而击的鼓
韵鼓 yùn gǔ  敲鼓声。
愚鼓 yú gǔ  即渔鼓。
札鼓 zhá gǔ  古乐器名。为元代宴会时用的一种鼓。
耘鼓 yún gǔ  1.亦称“耘田鼓”。 2.古代农忙时挂在田头树上的鼓。鸣之以统一行动。
耘田鼓 yún tián gǔ  见“耘鼓”。
杖鼓 zhàng gǔ  鼓名,打击乐器。
柘枝鼓 zhè zhī gǔ  舞柘枝时所击之鼓。
钟鼓 zhōng gǔ  1.钟和鼓。古代礼乐器。 2.借指音乐。 3.指权贵人家的音乐。代指富贵。
粥鼓 zhōu gǔ  谓僧寺集众食粥时击鼓。
椎鼓 chuí gǔ  击鼓。
转鼓 zhuàn gǔ  制革过程中生皮在里面翻转(如为了洗皮、浸酸、鞣制、染色)或在里面清洗毛皮(通过与细锯末共同翻转)的回转圆筒。 制革过程中生皮在里面翻转(如为了洗皮、浸酸、鞣制、染色)或在里面清洗毛皮(通过与细锯末共同翻转)的回转圆筒
鼓鞉 gǔ táo  摇着有柄小鼓。 《后汉书·祭祀志中》“八佾舞《育命》之舞”刘昭 注引 三国 魏 刘劭 王象《皇览》:“唱之以徵,舞之以鼓鞉,此迎夏之乐也。”
鼓盆而歌 gǔ pén ér gē  鼓盆而歌表示对生死的乐观态度,也表示丧妻的悲哀。
鼓老 gǔ lǎo  对戏曲乐队中鼓师的尊称。
鼓角 gǔ jiǎo  古代军队中用来发出号令的战鼓和号角:鼓角齐鸣。 战鼓和号角的总称。古代军队中为了发号施令而制作的吹擂之物前面鼓角齐鸣,一彪军出,放过马谡,拦住 张郃。——《三国演义》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唐. 杜甫《阁夜》
鼓钓 gǔ diào  鼓枻垂钓。谓划船钓鱼。
鼓笛 gǔ dí  1.鼓和笛。 2.指鼓笛曲。 3.乐器声。
鼓戒 gǔ jiè  击鼓警众。
鼓点子 gǔ diǎn zǐ  1.打鼓时的音响节奏。2.戏曲中鼓板的节奏,用来指挥其他乐器。
鼓钉 gǔ dīng  一头似圆鼓的钉子。有的圆头上有花纹。
鼓肚 gǔ dù  物体中间凸起的样子。
鼓甲 gǔ jiǎ  1.鼓动鳞甲。 2.裂开种皮。
鼓乐手 gǔ yuè shǒu  即吹鼓手。吹打弹奏乐器的人。
鼓包 gǔ bāo  (鼓包儿)物体或身体上鼓起疙瘩:他的脸上鼓了一个包儿。

字典查询

拼音查字偏旁部首笔画查字汉字结构汉字拆字

热门组词

春组词夏组词秋组词冬组词鼠组词牛组词虎组词兔组词龙组词蛇组词马组词羊组词猴组词鸡组词狗组词猪组词狼组词熊组词猫组词

成语查询

联合式成语主谓式成语动宾式成语偏正式成语紧缩式成语连动式成语补充式成语复句式成语复杂式成语贬义成语中性成语褒义成语一般成语常用成语当代成语近代成语古代成语

诗词查询

诗词分类诗人大全诗词名句诗词大全宋词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古诗三百首宋词精选乐府

其他查询

反义词近义词文学典籍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