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黨類 | dǎng lèi | 1.亲族。 汉 王充《论衡·顺鼓》:“母之党类为害,可攻母以救之乎?” | |
黨項 | dǎng xiàng | 古代 羌 族的一支。北宋 时建立 西夏 政权,地区包括今 甘肃、陕西、内蒙古 的各一部分和 宁夏。明 冯梦龙《智囊补·兵智·狄青》:“狄青 为 延州 指挥使,党项 犯塞时,亲募万胜军。”参见“党项”。 | |
黨魁 | dǎng kuí | ㄉㄤˇ ㄎㄨㄟˊ | 1.古代指党人中最有影响或被奉为首领的人。《后汉书·党锢传·夏馥》:“馥 虽不交时宦,然以声名为中官所惮,遂与 范滂、张俭 等俱被诬陷,詔下州郡,捕为党魁。”《旧唐书·杨虞卿传》:“虞卿 性柔佞……而 李宗閔 待之如骨肉,以能朋比唱和,故时号党魁。”清 彭定求《五人墓》诗:“重看俎豆 |
黨風 | dǎng fēng | 一个政党的作风。亦特指中国共产党的作风。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陈云《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的发言》:“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 |
黨難 | dǎng nán | 指党锢的祸难。《三国志·魏志·荀攸传》“顒 忧惧自杀”裴松之 注引 晋 张璠《汉纪》:“是时天下士大夫多遇党难,顒 常岁再三私入 洛阳,从 绍 计议,为诸穷窘之士解释患祸。” | |
黨錮 | dǎng gù | 亦作“党固”。东汉 桓帝 时宦官专权,士大夫 李膺、陈蕃 等联合太学生 郭泰、贾彪 等,猛烈抨击宦官集团。宦官诬告他们结为朋党,诽谤朝廷,李膺 等二百馀人遭捕,后虽释放,但终身不许做官。灵帝 时,膺 等复起用,与大将军 窦武 谋诛宦官。事败 膺 等百馀人被杀,并陆续处死、流徙、囚禁六、 | |
黨議 | dǎng yì | 1.聚众议论。《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今羣臣非有葭莩之亲,鸿毛之重,羣居党议,朋友相为,使夫宗室摈却,骨肉冰释。” | |
黨證 | dǎng zhèng | 政党的组织部门发给党员的凭证。茅盾《子夜》四:“老头子欣欣然自言自语的说,从烟盘里拿过那副老光眼镜来戴好了,又仔细验看那印在党证上面的党部关防的印文。”王愿坚《七根火柴》:“那同志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开了纸包,那是一个党证;里面并排着一小堆火柴。” | |
黨課 | dǎng kè | 中国共产党组织为了对一般党员进行党纲、党章教育而开的课,有时也吸收非党同志参加听课。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二章:“也许,那是他们的第一次党课吧!”化石《潘家堡子》第五章:“在上团课,或许去听党课的时候,红梨 晓得阶级斗争的厉害性。” | |
黨言 | dǎng yán | 直言;善言。 《逸周书·祭公》:“王拜手稽首党言。”《隶释·汉张平子碑》:“爰登侍中,则党言允谐;出相 河间,则黎民时雝。”章炳麟《訄书·相宅》:“非常之原,黎民惧之,而新圣作者遂焉。余识党言,量其步武先后,至 伊犂 止,自 武昌 始。” | |
黨輩 | dǎng bèi | 1.众多。《汉书·翟方进传》:“惟君登位,於今十年,灾害并臻,民被飢饿,加以疾疫溺死,关门牡开,失国守备,盗贼党辈。”颜师古 注:“党众多。” | |
黨組 | dǎng zǔ | 共产党在国家机关和人民团体中的领导组织。毛泽东《关于健全党委制》:“政府党组,民众团体党组,通讯社和报社党组,都必须建立健全的党委会议制度。”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五章:“就在那天晚间,于而龙 给部党组写了份报告,正式表达了他要回到工厂里去的愿望。” | |
黨約 | dǎng yuē | 党员应遵守的规约。郭希仁《从戎纪略》:“梅九 又作党约八语,约共守之。” | |
黨紀 | dǎng jì | 一个政党所规定的该党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纪律。 陈云《必须纠正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无论是谁违反党纪、政纪,都要坚决按党纪、政纪处理。”古华《芙蓉镇》第二章:“有的人不回头怎么办?那就要根据情节轻重,用党纪国法来制裁。” | |
黨羽 | dǎng yǔ | ㄉㄤˇ ㄩˇ | 党徒。多指恶势力集团中的附从者。《封神演义》第九三回:“擒其渠魁,殄其党羽。”清 昭槤《啸亭杂录·王太仓上书事》:“时 允禩 党羽,布满中外。”徐特立《从今日回忆“辛亥革命”》:“从此吸收了立宪派中的大部分政客和同盟会中的某些叛徒,作他们的党羽。” |
黨舊 | dǎng jiù | 党与和故旧。《后汉书·皇后纪下·献帝伏皇后》:“自帝都 许,守位而已,宿卫兵侍,莫非 曹氏 党旧姻戚。” | |
黨與 | dǎng yǔ | 同党之人。《公羊传·宣公十一年》:“纳 公孙宁、仪行父 于 陈。此皆大夫也,其言纳何?纳公党与也。”《新唐书·张廷珪传》:“张易之 诛,议穷治党与。”邹鲁《云南光复》:“哥老会首 余占标,不密其事,为 滇 吏侦知,被获梟首,党与遂散。” | |
黨甲 | dǎng jiǎ | 派系与门第。唐 韦澳《解送进士明经不分等第榜文》:“朝廷将裨教化,广设科场,当 开元、天宝 之间,始专明经、进士;及 贞元、元和 之际,又益以荐送相高。当时唯务切磋,不分党甲。絶侥倖请託之路,有推贤让能之风。” | |
黨人碑 | dǎng rén bēi | 宋哲宗 元祐 元年,司马光 为相,尽废 神宗 熙宁、元丰 间 王安石 新法,恢复旧制。 绍圣 元年 章惇 为相,复 熙丰 之制,斥 司马光 为奸党,贬逐出朝。徽宗 崇宁 元年 蔡京 为宰相,尽复 绍圣 之法,并立碑于 端礼门,书 司马光 等三百零九人之罪状,后因星变而毁碑。其后党人子孙更以先祖名列此碑 | |
黨碑 | dǎng bēi | 即党人碑。清 孔尚任《桃花扇·归山》:“莫不是清流欲向浊流抛,莫不是党碑又刻 元祐 号。”参见“党人碑”。 | |
黨政 | dǎng zhèng | 1.指国民党领导的政治。 胡也频《到莫斯科去》四:“﹝ 王耀勋 ﹞洋洋大声的说:‘党政之所以腐败,皆缘于多数人之不能奉行建国大纲。’” | |
黨棍 | dǎng gùn | 1.犹党羽。清 叶梦珠《阅世编·科举五》:“始以苞苴公行而激变通省士子,继以党棍寃民而惊骇各行罢市,诚近来未有之奇变也。” | |
黨老爺 | dǎng lǎo yé | 指国民党里做官当老爷的人。鲁迅《书信集·致曹白》:“但我要保存这一幅画,一者是因为遭过艰难的青年的作品,二是因为留着党老爷的蹄痕,三则由此也纪念一点现在的黑暗和挣扎。”茅盾《子夜》四:“地面上的情形一点不熟悉,你这党老爷怎么干得下去呀!” | |
黨旅 | dǎng lǚ | 谓朋党众多。《楚辞·九叹·离世》:“去 郢 东迁,余谁慕兮?谗夫党旅,其以兹故兮。”王逸 注:“旅,众也……诚以谗夫朋党众多之故,而见放弃也。” | |
黨國 | dǎng guó | 指国民党政府。国民党视国家为其一党的天下,故称。鲁迅《二心集·“智识劳动者”万岁》:“不料帝国主义老爷们还嫌党国屠杀的不赶快,竟来亲自动手了,炸的炸,轰的轰。”许地山《危巢坠简·人非人》:“她便仗着三年间的铁牢生活,请党部移文给大学,说她有功党国,准予毕业。” | |
黨委 | dǎng wěi | 某些政党的各级党委会的简称。 在我国特指中国共产党的各级委员会。陈云《必须纠正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各级纪委应在同级党委统一领导之下,始终围绕搞好党风这一中心任务,作艰苦的努力。”麦云《第一次出击》:“如果是很急需的话,还可以找厂长或党委书记商量。” | |
黨同妬異 | dǎng tóng dù yì | 犹言党同伐异。唐 张说《府君墓志铭》:“君以律有违经背礼,著《妨难》十九篇,书奏,帝下有司而删定之;官党同妬异,竟寝其议。” | |
黨刊 | dǎng kān | 由党的机构主办并宣传本党主张的刊物。在我国特指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的刊物,如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的《红旗》、《求是》。木青《不许收穫的秋天》第十三章:“什么是真正的党的声音?凭中央文件?凭党报党刊?” | |
黨羌 | dǎng qiāng | 党项羌。古代 羌 族的一支。《太平广记》卷三四七引 唐 裴铏《传奇·赵合》:“某姓 李氏,居於 奉天,有姊嫁 洛源 镇帅,因往省焉,道遭 党羌 所虏。” | |
黨八股 | dǎng bā gǔ | 多指某些人写文章、作报告像八股文那样死板教条。 亦指党内的教条主义。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二七:“我们的许多同志,在写文章的时候,十分爱好党八股,不生动,不形象,使人看了头痛。”参阅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整顿党的作风》。 | |
黨事 | dǎng shì | 党锢之事。汉 蔡邕《陈太丘碑》:“会遭党事,禁錮二十年。”《后汉书·郑玄传》:“玄 自游学,十餘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 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及党事起,乃与同郡 孙嵩 等四十餘人俱被禁錮,遂隐修经业,杜门不出。” | |
稍黩筐篚 | shāo dú kuāng fěi | 谓颇贪财物。黩﹐贪黩不厌;筐篚﹐盛器﹐用以比喻财礼。 | |
轻黩 | qīng dú | 见“轻渎”。 | |
乱黩 | luàn dú | 亵慢不敬。 | |
慢黩 | màn dú | 犹轻薄,不庄重。 | |
货黩 | huò dú | 贪掠财物。 | |
毁黩 | huǐ dú | 诬蔑诽谤。 | |
斥黩 | chì dú | 指斥亵渎。 | |
尘黩 | chén dú | 犹玷污。尘,自谦之词。 | |
陈黩 | chén dú | 陈辞而有黩圣听。 | |
贪黩 | tān dú | 贪污。亦指贪污者。 | |
窊黩 | wā dú | 谓衰落黑暗。 | |
下黩 | xià dú | 1.谓世俗之垢浊。 2.谓垢浊之风浸染于下。 | |
喧黩 | xuān dú | 絮叨烦扰。 | |
郁黩 | yù dú | 谓因某种物质蕴积而产生侵蚀作用。 | |
怨黩 | yuàn dú | 见“怨讟”。 | |
黩誓 | dú shì | 不信守誓言。 不守誓言违信黩誓 | |
黩札 | dú zhá | 谓滥写文章。 | |
黩乱 | dú luàn | 繁乱。 | |
黩货 | dú huò | 贪污纳贿。 贪财列侯骄盈,黩货事戎。——唐. 柳宗元《封建论》 | |
黩扎 | dú zhā | 见“黩札”。 | |
黩泄 | dú xiè | 侮慢不恭。泄﹐通“媟”。 | |
黩武 | dú wǔ | 〈书〉滥用武力:穷兵黩武ㄧ黩武主义。 | |
黩慢 | dú màn | 轻慢,亵渎不敬。 | |
黩敬 | dú jìng | 亵黩同类。 | |
黩穹 | dú qióng | 亵渎上天。 | |
黩礼 | dú lǐ | 亵渎礼教。 | |
黩昏 | dú hūn | 污浊昏乱。 | |
黩刑 | dú xíng | 滥施刑罚。 | |
灰黪 | huī cǎn | 亦作“灰惨”。暗灰色。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