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三风 | sān fēng | 1.指巫﹑淫﹑乱三种恶劣风气。 2.指学风﹑党风﹑文风。 3.指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三种坏作风。 | |
热风 | rè fēng | ㄖㄜˋ ㄈㄥ | 杂文集。鲁迅作。1925年出版。收入随感录、杂文四十一篇。《题记》中称,因“周围的空气太寒冽了”,故题名《热风》。通过一些具体的社会问题,猛烈抨击旧文化、旧道德。另一些文章则涉及文艺问题,为文学革命指出了正确方向。 |
轻风 | qīng fēng | ㄑㄧㄥ ㄈㄥ | 1.轻捷的风。 2.微风。 |
披风 | pī fēng | 清代妇女礼服的外套。后泛指斗篷式的外套。 穿在其他衣服之上的无袖的宽松外衣。亦称“斗篷” | |
门风 | mén fēng | ㄇㄣˊ ㄈㄥ | 1.犹家风。旧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 2.文学艺术方面家传的风格。 3.指某一流派的风气。 4.门面;面子。 |
狂风 | kuáng fēng | ㄎㄨㄤˊ ㄈㄥ | ①猛烈的风:狂风暴雨。②气象学上指10级风。参看〖风级〗。 |
急急风 | jí jí fēng | 戏曲打击乐的一种打法,节奏很快,多用来配合紧张、急速的动作。 | |
家风 | jiā fēng | ㄐㄧㄚ ㄈㄥ | 1.指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 2.具有独家风味的食品。 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门风习其家风。——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
国风 | guó fēng | 《诗经》的组成部分之一。共一百六十篇,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合称十五国风。大致是西周初到春秋中叶的作品,作者多数为下层人民。内容反映人民的 | |
观风 | guān fēng | 望风。 替人守望,以便报告派小王去观风 | |
刚风 | gāng fēng | 同‘罡风’。 | |
刮风 | guā fēng | ㄍㄨㄚ ㄈㄥ | 1.吹风。 2.喻做事不从实际出发,一哄而起。 |
扶风 | fú fēng | 1.疾风。 2.古郡名。旧为三辅之地,多豪迈之士。唐李白《扶风豪士歌》:“扶风豪士天下奇,意气相倾山可移。”后以代称慷慨豪迈之士。 3.指悲壮激昂之作。晋刘琨有乐府歌辞《扶风歌》﹐悲歌慷慨﹐豪壮多气﹐抒写了忧危忠愤的心情﹐为后人所称道和仿作。 | |
放风 | fàng fēng | ①使空气流通。②监狱里定时放坐牢的人到院子里散步或上厕所叫放风。③透露或散布消息:有人放出风来,说厂领导要调整。④〈方〉把风;望风。 | |
赌风 | dǔ fēng | 赌博的风气。 赌博的风气 | |
兜风 | dōu fēng | ㄉㄡ ㄈㄥ | ①(船帆、车篷等)挡住风:破帆不兜风。②坐车、骑马或乘游艇兜圈子乘凉或游逛:他开着车兜风去了。 |
倒风 | dǎo fēng | 指工厂﹑商店大批倒闭的景象。 | |
东风 | dōng fēng | ㄉㄨㄙ ㄈㄥ | ①指春风。②比喻革命的力量和气势:东风压倒西风。 |
抽风 | chōu fēng | ㄔㄡ ㄈㄥ | 1.手脚痉挛﹑口眼歪斜的症状。 2.利用一定的装置把空气吸出来。 3.见“抽丰”。 |
长风 | cháng fēng | 1.远风。 2.暴风﹔大风。 | |
软风 | ruǎn fēng | 和风。 柔和的风。气象学上指一级风 | |
上风 | shàng fēng | ㄕㄤˋ ㄈㄥ | 1.指风刮来的那个方向。 2.比喻优势或有利的地位。 |
神风 | shén fēng | 1.比喻迅猛的军队。 2.指人死后的英灵。 | |
世风 | shì fēng | 社会风气。 社会风气世风不古世风日下 | |
威风 | wēi fēng | ㄨㄟ ㄈㄥ | ①使人感到敬畏的声势、气派:耍威风|威风凛凛|威风扫地|长他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②有气派、声势:真威风|好威风|呵风叱雨,何等威风! |
头风 | tóu fēng | 1.头痛。中医学病症名。 2.指头疮﹑发脱之类。 | |
下风 | xià fēng | ㄒㄧㄚˋ ㄈㄥ | 1.风所吹向的那一方。 2.比喻处于下位,卑位。有时作谦辞。 |
闻风 | wén fēng | ㄨㄣˊ ㄈㄥ | 1.听到音讯或传闻。 2.探听消息。 |
无风 | wú fēng | 1.没有风。 2.草名。薇衔的别名。 3.气象学上指零级风。风速每小时小于1公里,烟直上。 | |
学风 | xué fēng | 学校﹑学术界或一般学习方面的风气。 学习的风气 | |
熏风 | xūn fēng | ㄒㄩㄣ ㄈㄥ | 和暖的南风或东南风:熏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 |
一阵风 | yī zhèn fēng | 形容象风吹过那样迅速。 | |
妖风 | yāo fēng | 妖怪所带的风。喻不正、恶劣的风气。 妖怪所带的风。喻不正、恶劣的风气 | |
阴风 | yīn fēng | 1.朔风﹔阴冷之风。 2.隐含杀伐之气的风。 | |
驭风 | yù fēng | 1.犹乘风。 2.谓仙道御风而行。 3.形容飘然自得。 | |
贼风 | zéi fēng | 1.四时不正之风,或穴隙檐下之风。皆有害于人畜。 2.贼人的凶焰。 从孔隙透入的,不易察觉而可能致病的风 | |
招风 | zhāo fēng | ㄓㄠ ㄈㄥ | 1.把风引来。 2.形容耳朵之大。言其会把风引来,故云。 3.喻惹人注意而生是非。 指引人注意而招惹是非他俩是村里两个招风的东西 |
阵风 | zhèn fēng | 指短时间内风向变动不定,风速剧烈变化的风。通常指风速突然增强的风。 | |
郑风 | zhèng fēng | 1.指郑公风。 2.《诗》十五国风之一。 | |
中风 | zhòng fēng | “脑血管意外”的俗称。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表现的病变。多见于高血压或动脉硬化者。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两大类。主要症状有头晕、头痛、肢体瘫痪、言语障碍、神志模糊等,应及时抢救治疗。 | |
风寒 | fēng hán | 冷风和寒气:经常用冷水擦身可以抵御风寒。 | |
风纪扣 | fēng jì kòu | 制服、中山装等的领扣儿。扣上领扣儿显得整齐严肃,所以叫做风纪扣。 | |
风驰 | fēng chí | 1.像风一般地急驰。多形容迅疾。 2.谓风教远播。 | |
风害 | fēng hài | 大风造成的灾害。 | |
风尘 | fēng chén | ①比喻旅途劳累:风尘仆仆ㄧ满面风尘(旅途劳累的神色)。②比喻纷乱的社会或漂泊江湖的境况:风尘侠士ㄧ沦落风尘。③〈书〉比喻战乱:风尘之警。 | |
风靡 | fēng mǐ | ㄈㄥ ㄇㄧˇ | 形容事物很风行,像风吹倒草木:风靡一时ㄧ风靡世界。 |
风门 | fēng mén | (风门儿)冬天在房门外面加设的挡风的门。也叫风门子。 | |
风驭 | fēng yù | 指古代神话传说中由风驾驭的神车。 | |
风纪 | fēng jì | 作风和纪律:军容风纪ㄧ整顿风纪。 | |
风姿 | fēng zī | ㄈㄥ ㄗㄧ | 风度姿态:风姿秀逸 ㄧ风姿绰约 。也作丰姿。 |
风车 | fēng chē | ①利用风力的动力机械装置,可以带动其他机器,用来发电、提水、磨面、榨油等。②扇车。③儿童玩具,装有叶轮,能迎风转动。 | |
风云 | fēng yún | ①风和云:天有不测风云。②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风云突变。 | |
风筝 | fēng zhēng | ㄈㄥ ㄓㄥ | 一种玩具,在竹篾等做的骨架上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 一种玩具,用一张轻质材料铺粘在框架上,通常还带一条起平衡作用的尾穗,以便在一根长线牵连下,飘扬空中 |
风波 | fēng bō | ㄈㄥ ㄅㄛ | 比喻纠纷或乱子:一场风波ㄧ平地风波ㄧ政治风波。 |
风井 | fēng jǐng | 传说中风从中吹出的井穴。后亦为山名,在湖北长阳西南。 | |
风沙 | fēng shā | 风和被风卷起的沙土:漫天的风沙。 | |
风凉 | fēng liáng | ㄈㄥ ㄌㄧㄤˊ | 有风而凉爽:大家坐在风凉的地方休息。 |
风化 | fēng huà | ㄈㄥ ㄏㄨㄚˋ | 风化1风俗教化:有伤风化。 风化2 ①由于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的破坏等作用,地壳表面和组成地壳的各种岩石受到破坏或发生变化。②含结晶水的化合物在空气中失去结晶水。 |
风圈 | fēng quān | (风圈儿)日晕或月晕的通称。 | |
风斗 | fēng dǒu | (风斗儿)冬季安在窗户上的通气挡风的东西,多用纸糊成。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