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投戈 | tóu gē | 放下武器。谓休战。 | |
阳戈 | yáng gē | 鲁阳之戈。典出《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为之反三舍。” | |
偃戈 | yǎn gē | 1.休兵。指太平。 2.伏兵;埋伏。 | |
义戈 | yì gē | 犹义师。 | |
戈剑 | gē jiàn | 戈和剑。亦泛指兵器。 | |
戈法 | gē fǎ | 见“戈脚”。 | |
戈楼 | gē lóu | 楼船。 | |
戈旗 | gē qí | 军旗。 | |
戈铓 | gē máng | 指书法戈脚的笔锋。 | |
戈盾 | gē dùn | 1.亦作“戈楯”。 2.戈和盾。亦泛指兵器。 3.借指战争。 | |
戈兵 | gē bīng | 兵器。亦代指战争。 | |
戈波 | gē bō | 书法右下斜钩的笔法。 | |
贲戋 | bēn jiān | 语本《易.贲》:“贲于丘园,束帛戋戋。”孔颖达疏:“戋戋,众多也。”后用“贲戋”形容彩帛等装饰盛多。 | |
戋戋 | jiān jiān | ㄐㄧㄢ ㄐㄧㄢ | ①形容堆积得很多的样子: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②微;少:戋戋微物。 |
斧戉 | fǔ yuè | 见“斧钺”。 | |
上戊 | shàng wù | 1.农历每月上旬之戊日。 2.王莽所作历法名。 | |
山戎 | shān róng | 古代北方民族名,又称北戎,匈奴的一支。活动地区在今河北省北部。见《春秋.庄公三十年》﹑《汉书.匈奴传上》。后亦为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 |
女戎 | nǚ róng | 犹女祸。 | |
临戎 | lín róng | 亲临战阵;从军。 | |
骊戎 | lí róng | 古族名。古戎人的一支。国君姬姓。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一带。一说在今山西省析城﹑王屋两山之间。曾与秦的先世通婚。春秋初,晋献公伐之,得骊姬。后为晋国所并。 | |
吏戎 | lì róng | 官吏和将士。 | |
九戎 | jiǔ róng | 1.九伐之兵。 2.九夷。 | |
军戎 | jūn róng | 军队;军事。 | |
姜戎 | jiāng róng | 春秋时西戎之别种,姜姓。 春秋时居住在晋国南部的少数民族。晋国的附庸 遽兴姜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 |
伏戎 | fú róng | 1.埋伏军队或刺客。 2.指隐伏伺机以图作乱的武人。 | |
参戎 | cān róng | 1.参谋军务。 2.明清武官参将,俗称参戎。 | |
神戎 | shén róng | 即神农。 | |
小戎 | xiǎo róng | 周代兵车的一种。 | |
一戎 | yī róng | 见“一戎衣”。 | |
元戎 | yuán róng | ㄧㄨㄢˊ ㄖㄨㄙˊ | 1.大的兵车。 2.大军。 3.主将,统帅。 4.军器名,弩的一种。 主将元戎十乘,以先启行。——《诗.小雅.六月》不是元戎令,谁敢乱爬蹅。——《西游记》 |
诸戎 | zhū róng | 古代称众少数民族。 | |
戎索 | róng suǒ | 戎人之法。《左传.定公四年》:“启以夏政﹐疆以戎索。”杜预注:“大原近戎而寒﹐不与中国同﹐故自以戎法。”后以泛指法令。 | |
戎陈 | róng chén | 1.亦作“戎阵”。 2.军伍;战阵。 | |
戎级 | róng jí | 军职。 | |
戎经 | róng jīng | 兵书。 | |
戎叔 | róng shū | 见“戎菽”。 | |
戎柄 | róng bǐng | 军权。 | |
戎禁 | róng jìn | 禁卫。 | |
戎戍 | róng shù | 行伍,军队。 | |
戎副 | róng fù | 副将。宋代泛指副总管﹑副钤辖等职,明始以副将为官名。 | |
戎务 | róng wù | 军务。 | |
戎统 | róng tǒng | 军政;军权。 | |
戎轸 | róng zhěn | 兵车。亦借指军队。 | |
戎戎 | róng róng | 茂盛貌;浓密貌。 | |
戎落 | róng luò | 戎族聚居地。泛指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 |
没戏 | méi xì | 某事没有成功的希望。 某事没有成功的希望别坚持了,你这盘棋已经没戏了 | |
马戏 | mǎ xì | 杂技节目。演员驾驭或指挥经过驯练的狮、虎、熊、象、马、狗、猴、羊等动物,表演各种技巧动作。世界许多国家有此类表演。中国汉代即有驯马、斗虎、斗牛、驯象、弄蛇、驯鸟等。宋代更有小动物表演的“乌龟踢弄”、“教飞禽虫蚁”等。现代一些国家把杂技、驯兽和马术统称为“马戏”。 | |
唱戏 | chàng xì | 演唱戏曲。 ∶包括对白、武打、唱腔等形式的戏曲表演艺术 | |
扮戏 | bàn xì | ①戏曲演员化装。②旧称演戏。 戏曲演员化装;打扮成戏中人物 | |
文戏 | wén xì | ㄨㄣˊ ㄒㄧˋ | 戏曲中以唱工或做工为主而不表演或很少表演武打的戏。区别于武戏。 以唱工、做工为主的戏 |
影戏 | yǐng xì | ㄧㄥˇ ㄒㄧˋ | 1.亦称“影灯戏”。用纸或皮剪作人物形象﹐以灯光映于帷布上操作表演的戏剧。 2.今亦指电影。 |
壮戏 | zhuàng xì | 见“壮剧”。 | |
戏文 | xì wén | ①即“南戏”。②浙江等地对戏曲的泛称。 | |
戏词 | xì cí | 戏曲中唱词和说白的总称。 戏曲的唱词和说白 | |
戏剧 | xì jù | ㄒㄧˋ ㄐㄨˋ | 由演员扮演角色,为观众表演故事情节的艺术。是以文学、导演、表演、音乐、美术等多种成分的综合,按作品类型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按题材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等。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在西方,戏剧(英文drama)即指话剧。 |
戏院 | xì yuàn | ㄒㄧˋ ㄧㄨㄢˋ | 剧场。 现代供戏剧演出的建筑物,通常包括设有边副台与悬吊布景空间的舞台、供演员用的化装间以及常常设有楼座和包箱的观众席 |
容成 | róng chéng | 1.相传为黄帝大臣,发明历法。《汉书.艺文志》“阴阳家”有《容成子》十四篇,又“方技﹑房中”有《容成阴道》二六卷,皆不传。后道家将其附会为仙人。 2.复姓。见《通志.氏族五》。 | |
劈成 | pǐ chéng | 提成。如:劈成工资。 | |
兰成 | lán chéng | 北周庾信的小字。 | |
就成 | jiù chéng | 造就﹐养成。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