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松枝麈 | sōng zhī zhǔ | 用松枝做的拂子。 | |
松麈 | sōng zhǔ | 松枝为麈。魏晋时名士常持麈尾以助清谈。 | |
蚊麈 | wén zhǔ | 驱赶蚊虫的拂子。古时以麈尾做成﹐故称。 | |
燕麈 | yàn zhǔ | 指拂尘。 | |
麈教 | zhǔ jiào | 古人执麈尾而谈,因敬称他人之指点教诲为“麈教”。 | |
麈言 | zhǔ yán | 高明的言教。 | |
麈论 | zhǔ lùn | 犹高论。 | |
麆沆 | zhù hàng | 蒙古人饮用的一种酒。以马乳撞挏制成。 | |
麊泠 | mí líng | 1.亦作“麊冷”。 2.古县名。 | |
餔麋 | bū mí | 见“餔糜”。 | |
犨麋 | chōu mí | 人名。敦洽犨麋的省称。相传为貌丑而有德之人。 | |
鸧麋 | cāng mí | 鸧鸹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一.鸧鸡》。 | |
鬓麋 | bìn mí | 见“鬓眉”。 | |
乳麋 | rǔ mí | 见“乳糜”。 | |
须麋 | xū mí | 见“须眉”。 | |
野麋 | yě mí | 獐。 | |
饘麋 | zhān mí | 粥。 | |
麋集 | mí jí | ㄇㄧˊ ㄐㄧˊ | 麋:麋鹿。集:密集。像群居的麋鹿一样密集。 |
麋膏 | mí gāo | 麋制的膏。 | |
麋费 | mí fèi | 浪费。麋,通“糜”。 | |
麋首 | mí shǒu | 指长寿者。麋,通“眉”。 | |
麋腥 | mí xīng | 麋的生肉。 | |
麋粥 | mí zhōu | 粥。麋,通“糜”。 | |
麋侯 | mí hòu | 用麋皮制成的箭靶。 | |
麋衔 | mí xián | 即鹿衔草。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薇衔》。参见“鹿衔草”。 | |
麋烂 | mí làn | 1.毁伤;摧残。 2.碎烂;腐烂。 | |
麋至 | mí zhì | 成群而来。 | |
麋散 | mí sàn | 碎散。 | |
麋灭 | mí miè | 腐烂消灭。 | |
麋聚 | mí jù | 谓成群集聚。 | |
麋角 | mí jiǎo | 麋的角,可入药。 | |
麋鹿 | mí lù | 1.麋与鹿。 2.即麋。 亦称“四不像”。中国著名的特产动物,但野生的早已灭绝,现存者都是北京南苑皇家猎苑的孑遗,特征是尾特别长,眉杈特别发达,形成主杈模样麋鹿满之。——《墨子.公输》取其麇鹿。——《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 |
麋鬻 | mí yù | 1.同“麋粥”。 2.麋﹐通“糜”。 | |
麋臡 | mí ní | 带骨的麋肉酱。 | |
麋鹿性 | mí lù xìng | 比喻草野优游之性。 | |
麋鹿姿 | mí lù zī | 山野人的模样。 | |
麋灼 | mí zhuó | 烧烂。 | |
麋田 | mí tián | 麋群践踏过的田地。 | |
麋苑 | mí yuàn | 饲养麋鹿的苑囿。 | |
麋鸟 | mí niǎo | 鸟名。 | |
麋醢 | mí hǎi | 麋肉制成的酱。 | |
麋质 | mí zhì | 麋皮做的底子。 | |
麋腊 | mí là | 腊麋肉。 | |
麋脯 | mí fǔ | 干麋肉。 | |
麋沸 | mí fèi | 沸腾纷乱貌。麋,通“糜”。 | |
麋躯 | mí qū | 谓躯体糜烂。麋,通“糜”。 | |
麋碎 | mí suì | 碎烂。 | |
麋舌 | mí shé | 草名。麋,通“蘪”。 | |
惊麏 | jīng jūn | 受惊的鹿。 | |
麌麌 | yǔ yǔ | 群聚貌。 | |
美麗 | měi lì | ㄇㄟˇ ㄌㄧˋ | 漂亮,好看;即在形式、比例、布局、风度、颜色或声音上接近完美或理想境界,使各种感官极为愉悦。 |
風麗 | fēng lì | 风雅明丽。清 陈维崧《夜半乐·春夜观小伶演葛衣剧》词:“当时 江 左才调,乐安 任昉,风丽推无偶。” | |
風和日麗 | fēng hé rì lì | 微风和畅,阳光明丽。 清 沉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是时风和日丽,遍地黄金,青衫红袖,越阡度陌,蝶蜂乱飞,令人不饮自醉。”董必武《偕聂元帅荣臻同志参观韶山毛主席故居》诗:“风和日丽春游快,土壁茅檐剑气衝。”郭澄清《大刀记》第十七章:“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早。一只红尾巴 | |
鹿麑裘 | lù ní qiú | 泛指鹿皮大衣。 | |
鉏麑 | chú ní | 1.亦作“鉏霓”。 2.春秋时晋国力士。 3.泛指刺客。 | |
狻麑 | suān ní | 见“狻猊”。 | |
纵麑 | zòng ní | 汉刘向《说苑.贵德》:“孟孙猎得麑,使秦西巴持归。其母随而鸣,秦西巴不忍,纵而与之。孟孙怒而逐秦西巴。居一年,召以为太子傅。左右曰:‘夫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太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以一麑而不忍,又将能忍吾子乎?’”事又见《韩非子.说林上》﹑《淮南子.人间训》等。麑,幼鹿 | |
麑裘 | ní qiú | 用幼鹿皮制成的白衣服。 | |
麑鹿 | ní lù | 幼鹿。古代卿大夫用以为贽。 | |
岳麓书院 | yuè lù shū yuàn | 原址在湖南长沙岳麓山。宋开宝年间潭州太守朱洞创建。有讲堂、斋舍、藏书楼。张栻、朱熹曾在此讲学,传播理学,学生达千人。为宋初四大书院之一。清光绪年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后又相继改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1926年成立湖南大学。1984年设岳麓书院文化研究所。1988年列为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