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缕鹿 | lǚ lù | 古冠名。 | |
历鹿 | lì lù | 象声词。 | |
金鹿 | jīn lù | 晋潘岳《金鹿哀辞》﹕“嗟我金鹿﹐天资特挺……呜呼上天﹐胡忍我门﹐良嫔短世﹐令子夭昏。”金鹿为潘岳之幼子﹐夭折﹐后因代指夭折的爱儿。 | |
角鹿 | jiǎo lù | 生角的鹿。多指雄鹿。 | |
衡鹿 | héng lù | 1.亦作“衡麓”。 2.官名。守护山林之官。《左传.昭公二十年》:“山林之木,衡鹿守之。”孔颖达疏:“《周礼》司徒之属,有林衡之官,掌巡林麓之禁……此置衡鹿之官,守山林之木,是其宜也。”一说为古代的宰相。 | |
胡鹿 | hú lù | 见“胡禄”。 | |
骇鹿 | hài lù | 1.受惊的鹿。 2.犹逐鹿。 | |
鸹鹿 | guā lù | 1.亦作“鸹捋”。 2.鸧鸹的别名。 | |
覆鹿 | fù lù | 见“覆鹿寻蕉”。 | |
樊鹿 | fán lù | 樊篱中的鹿。比喻失去自由者。 | |
分鹿 | fēn lù | 1.《列子·周穆王》谓:郑人有薪于野者,毙奔鹿而藏诸隍中,覆以蕉叶。俄而忘其藏处,遂以为梦。而沿途诵其事。傍人有闻者,因其言而取之。薪者是夜真梦藏鹿之处及得鹿之人。次日晨按所梦往索,及涉讼。士师遂中分其鹿予此二人。后因以“分鹿”喻将真作梦,将梦作真,错乱颠倒。 | |
独鹿 | dú lù | 1.剑名。一说即鸱夷。革囊。 2.旋风。 3.地名。即涿鹿。在河北省涿鹿县西,为古代东北夷所居之地。 | |
得鹿 | de lù | 1.《列子.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之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涂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既归,告其室人曰:‘向薪者梦得鹿而不知其处;吾今得之,彼直真梦矣。’室人曰:‘若将是梦见薪者之得 | |
触鹿 | chù lù | 典出《晋书.孝友传.许孜》:“俄而二亲没,柴毁骨立,杖而能起,建墓于县之东山,躬自负土……镇宿墓所,列植松柏亘五六里。时有鹿犯其松栽,孜悲叹曰:‘鹿独不念我乎!’明日,忽见鹿为猛兽所杀,置于所犯栽下。”后因以“触鹿”谓孝感所至,墓地无奔走撞犯之鹿患的典故。 | |
大鹿 | dà lù | 1.广大的山林。 2.谓领录天子之事。 | |
长颈鹿 | cháng jǐng lù | 哺乳纲,偶蹄目,长颈鹿科。陆上最高的动物,高达6长颈鹿8米。颈很长,故名。仰头伸舌能采食高处树叶。头上有一对外包皮肤和茸毛的小角。眼位于头顶,视野广阔。产于非洲,喜集群,善奔跑。 | |
踣鹿 | bó lù | 1.《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踣之。”后以“踣鹿”比喻得到旁人帮助。 2.指援助他人。 | |
白鹿 | bái lù | 1.白色的鹿。古时以为祥瑞。 2.复姓。汉有白鹿先生。见汉应劭《风俗通.姓氏下》。 | |
使鹿 | shǐ lù | 见“使鹿鄂伦春”。 | |
讼鹿 | sòng lù | 《列子.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涂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既归﹐告其室人曰﹕‘向薪者得鹿而不知其处﹔吾今得之﹐彼直真梦者矣。’室人曰‘若将是梦见薪者之得 | |
驼鹿 | tuó lù | 1.亦作“駞鹿”。 2.哺乳动物。形状略像牛,比牛高大,角很大,角的上部扁平呈铲形,四肢细长,尾短。体色棕﹑黄﹑灰混合;四肢下部白色。善游泳。肉可食,皮可制革。我国东北地区有出产。又叫麋﹑犴或罕达犴。 属于鹿科的一种大型反刍动物,栖居加拿大和北部美国的森林地区,与欧洲驼鹿近缘,但较 | |
铤鹿 | dìng lù | 快速奔逃的鹿。亦比喻处于穷途末路铤而走险的人。 | |
铁鹿 | tiě lù | 船上收放篷帆的铁辘轳。 | |
五鹿 | wǔ lù | 1.春秋时地名。 | |
卧鹿 | wò lù | 宋时的一种饼食﹐用作吉庆礼品。以形作卧鹿状﹐“鹿”与“禄”谐声﹐故名。 | |
玄鹿 | xuán lù | 传说中的黑鹿,古人以为食其肉可长寿。 | |
驯鹿 | xùn lù | 1.驯养的鹿。 2.鹿的一种。一般肩高一米馀,雌雄都有长角,蹄宽大,尾极短,善游泳,性较温和。人类驯养已有千馀年历史。俗亦称“四不像”。 | |
由鹿 | yóu lù | 用以诱捕其他野鹿的鹿。 | |
争鹿 | zhēng lù | 《汉书.蒯通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颜师古注引张宴曰:“以鹿喻帝位。”后以“争鹿”喻争夺政权。 | |
指鹿 | zhǐ lù | 见“指鹿为马”。 | |
朱鹿 | zhū lù | 古代车舆上的红色鹿形装饰。 | |
鹿卢蹻 | lù lú jué | 道教所说的登高涉险的用具。 | |
鹿皮公 | lù pí gōng | 见“鹿皮翁”。 | |
鹿门人 | lù mén rén | 隐士。亦泛指文人雅士。 | |
鹿田 | lù tián | 即鹿场。 | |
鹿鱼 | lù yú | 传说中的鱼名。 | |
鹿裘 | lù qiú | 鹿皮做的大衣。常用为丧服及隐士之服。 | |
鹿筋 | lù jīn | 鹿的筋腱。肴馔中珍品。亦用作中药。 | |
鹿子 | lù zǐ | 船的桅杆上绞动帆的装置。 | |
鹿皮 | lù pí | 1.鹿的皮。古代用作酬宾的礼物。 2.见“鹿皮冠”。 | |
鹿行锦 | lù xíng jǐn | 古时华贵的彩织物。 | |
鹿塞 | lù sāi | 边塞。 | |
鹿迷 | lù mí | 谓得失荣辱犹如梦幻,使人迷惑。 | |
鹿中 | lù zhōng | 古代行射礼时用以盛筭之具。刻木为之,形似鹿,背有孔,中空,故名。射中,纳筭于口以记数。 | |
鹿粝 | lù lì | 犹粗食。 | |
鹿豕 | lù shǐ | 1.鹿和猪。比喻山野无知之物。 2.比喻愚蠢的人。 3.比喻好群聚的人们。 | |
鹿胎 | lù tāi | 1.鹿的胎。 2.指鹿胎弁。唐时为五品以上官员所服。 3.葱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一.葱》。 | |
鹿卢榜 | lù lú bǎng | 三国魏明帝造凌云台成,误先钉榜,未题署,以笼盛韦诞,辘轳长絙引上,使就榜题,去地二十五丈,韦诞危惧,戒子孙绝此楷法。后用以为典。 | |
鹿卢格 | lù lú gé | 唐人作诗用韵的一种格式。用韵为双出双入。 | |
鹿蝱 | lù méng | 1.亦作“鹿虻”。 2.小虫名。 | |
鹿超 | lù chāo | 像鹿那样跳跃着迅跑。 | |
鹿革 | lù gé | 鹿皮。 | |
鹿脯 | lù fǔ | 鹿肉干。 | |
鹿头城 | lù tóu chéng | 指鹿头关。 | |
鹿踪 | lù zōng | 鹿的踪迹。 | |
鹿砦 | lù zhài | 军营的防御物。 用树木设置的形似鹿角的障碍物。分为树枝类与树干类两种。前者主要用于防步兵。后者主要用于防坦克。设置时可用有刺铁丝、手***和地雷予以加强 | |
鹿胶 | lù jiāo | 用鹿角熬的胶。 | |
鹿衔 | lù xián | 见“鹿衔草”。 | |
鹿纵 | lù zòng | 谓追逐群鹿。 | |
鹿栌 | lù lú | 见“鹿卢”。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