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鬼油麻 | guǐ yóu má | 草名。漏卢的别名。 | |
发麻 | fā má | 感到麻木。 产生轻微麻木的感觉 | |
顶真续麻 | dǐng zhēn xù má | 1.亦作“顶针续麻”。亦作“顶针续麻”。 2.宋元时一种带游戏性的文体。后句首字必须用前句末字。当时一般文人﹑官妓,大都擅此。后成为修辞格之一。 3.相声中的一种表演手法。 | |
顶针绪麻 | dǐng zhēn xù má | 同“顶真续麻”。 | |
稻麻 | dào má | 1.稻和麻。 2.喻友侣众多。 | |
缞麻 | shuāi má | 粗麻布丧服。 | |
刀麻 | dāo má | 1.方言。指刀。武器。 2.特指菜刀。 | |
剥麻 | bāo má | 1.指用白麻纸写的贬降官职的诏书。 2.将苎麻﹑黄麻﹑槿麻等的韧皮纤维从麻茎上剥取下来的过程。 | |
白麻 | bái má | 1.植物名。即苘麻。 2.见“白麻纸”。 | |
散麻 | sàn má | 服丧时,系在腰间的散垂之麻。 | |
疏麻 | shū má | 1.亦作“?麻”。亦作“疎麻”。 2.传说中的神麻﹐常折以赠别。 3.植物名。多指***。 | |
缌麻 | sī má | 古代丧服名。五服中之最轻者,孝服用细麻布制成,服期三月。凡本宗为高祖父母,曾伯叔祖父母,族伯叔父母,族兄弟及未嫁族姊妹,外姓中为表兄弟,岳父母等,均服之。 | |
熟麻 | shú má | 1.煮熟的芝麻。 2.黄麻韧皮经过浸渍晒干后的产品,粗糙强韧,用以制绳﹑袋等。 | |
秃鲁麻 | tū lǔ má | 元代僧人为罪人祈福免罪的佛事活动。 | |
贴麻 | tiē má | 唐宋时任命大臣用黄白麻纸颁诏,如有改动,则须改贴重写,叫做“贴麻”。 | |
脱麻 | tuō má | 谓脱去粗衣﹐开始出仕。 | |
顽麻 | wán má | 麻木。 | |
相麻 | xiāng má | 唐宋时拜相的诏书。用白麻纸写,故称。 | |
枲麻 | xǐ má | ***的雄株。亦泛指麻。 | |
线麻 | xiàn má | 也称***。一年生草本植物,雌雄异株,雌株叫苴麻,雄株叫枲麻。掌状复叶,小叶披针形,花淡绿色。纤维可以造纸,织麻布﹑帆布,或纺线制绳索﹑编渔网。种子叫麻仁,可以榨油,又可以入药。 | |
锡麻 | xī má | 即锡衰。 | |
续麻 | xù má | “顶真续麻”的简称。古时酒令﹑诗﹑词﹑曲中的一种修辞格式。前句末字即作为后句首字,递接而下。 | |
宣麻 | xuān má | 唐宋拜相命将,用白麻纸写诏书公布于朝,称为“宣麻”。后遂以为诏拜将相之称。《新唐书.百官志一》:“开元二十六年,又改翰林供奉为学士,别置学士院,专掌内命。凡拜将相,号令征伐,皆用白麻。” | |
亚麻 | yà má | 双子叶植物,亚麻科。一年生草本。茎细长柔嫩,有蜡质。叶披针形或条形。花浅蓝或白色。种子可榨油,用于制油漆、油墨。按用途不同,可分纤维用亚麻、油用亚麻和兼用亚麻三种。纤维用亚麻茎部韧皮纤维坚韧耐磨,可供纺织或制渔具。油用亚麻种子可榨油,供食用。 | |
一窝麻 | yī wō má | 同“窠麻”。 | |
悬麻 | xuán má | 见“悬麻雨”。 | |
野麻 | yě má | 1.多年生草本植物。表皮棕红色,叶子互生,卵圆形,背面有白色茸毛,茎皮可抽纤维。亦指这种植物的茎皮纤维。 2.某些野生麻类的统称。 3.我国新疆一带对“罗布麻”的俗称。 | |
一窠麻 | yī kē má | 比喻杂乱成堆。 | |
油麻 | yóu má | 即芝麻。 | |
纻麻 | zhù má |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皮纤维洁白有光泽,是纺织工业重要原料。 | |
针麻 | zhēn má | 用针刺穴位施行麻醉的方法。 用针刺穴位施行麻醉的方法 | |
制麻 | zhì má | 皇帝的命令。原用白纸书写,唐高宗上元间,因白纸多蠹,改用黄麻纸书写诏书,故称“制麻”。也称“诏黄”。 | |
种麻 | zhǒng má | 苴麻。 苴麻 | |
主麻 | zhǔ má | 阿拉伯文的音译,意为聚会。伊斯兰教定星期五为聚礼日,通称“主麻”,习惯称一周为一个主麻。教徒于此日正午后举行的集体礼拜称为“主麻拜”。 | |
赀麻 | zī má | 细麻布。赀,通“?”。 | |
麻案 | má àn | 即麻制。 | |
麻札刀 | má zhá dāo | 见“麻扎刀”。 | |
麻油 | má yóu | 麻实所榨之油。后多指供食用的芝麻油。 以芝麻为原料榨制的油。亦称“芝麻油” | |
麻纱 | má shā | 1.用麻的细纤维纺成的纱。 2.用细支棉纱或棉麻混纺织成的平纹布。常有纵向的突起条纹。适合做夏季的服装。 | |
麻脂 | má zhī | 用麻类植物种子榨的油。古代用于火攻。 | |
麻子 | má zi | 1.麻类植物的子实,可入药。 2.即芝麻。 | |
麻糖 | má táng | 宋时小儿喜食的一种糖果名。 | |
麻衣相法 | má yī xiāng fǎ | 相书﹑相术名。后人假托传说中的麻衣道者作。 | |
麻黄 | má huáng | 1.常绿小灌木,茎细长,丛生,叶子对生﹐鳞片状,带红紫色,雌雄异株,种子圆形,茎为提制***的原料。 2.北宋末南宋初两浙一带民间对摩尼教首领的称呼。 | |
麻杖 | má zhàng | 麻绖与丧杖。服丧所用。 | |
麻制 | má zhì | 唐宋委任宰执大臣的诏命。因写在白麻纸上,故称。 | |
麻田 | má tián | 1.北魏实行均田制时分配给农民种麻的土地。 2.泛指种麻的田。 | |
麻灰色 | má huī sè | 灰色中带麻点。 | |
麻痹 | má bì | ㄇㄚˊ ㄅㄧˋ | 身体某部分的感觉或运动功能部分丧失或完全丧失:患麻痹之症,生活颇为艰难。也指马虎不经心,缺乏警惕性:麻痹大意|思想麻痹。 |
麻线道 | má xiàn dào | 迷信传说指去阴司的路。旧时服丧,孝子穿麻衣,故称。 | |
麻辘辘 | má lù lù | 一种麻痛的感觉。 | |
麻斗 | má dòu | 麻布所制的斗。用以载水,为守城灭火器具。 | |
麻槌 | má chuí | 用麻绞扎成的粗而短的鞭槌。旧时作为刑具。行刑前用水浸湿。也作一般打人的用具。 | |
麻列 | má liè | 如麻之排列。比喻众多。 | |
麻纸 | má zhǐ | 用麻的纤维做成的纸。 一种大部分以黄麻为原料生产的强韧纸张 | |
麻醉剂 | má zuì jì | ㄇㄚˊ ㄗㄨㄟˋ ㄐㄧˋ | 能引起麻醉现象的药物。也叫麻药或蒙药。现代医学用于全身麻醉的有乙醚﹑氯仿等;用于局部麻醉的有***﹑普鲁卡因等。***﹑***等,亦可用作麻醉剂。中国古代很早就在医疗中运用麻醉剂,如三国时华佗即曾用麻沸散以施行手术。亦喻指起麻痹人身心作用的不好的作品与思想。 |
麻沸散 | má fèi sàn | 三国魏华佗施行外科手术时所创用的麻醉药。 | |
麻纺 | má fǎng | 用麻的纤维纺成纱。 用麻的纤维作原料纺成纱这里正建一座麻纺厂 | |
麻豆 | má dòu | 谓麻疹与天花。 | |
麻朝 | má cháo | 古时善相马的人。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