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鹿卢蹺 | lù lú qiāo | 道教所说的登高涉险的用具。 | |
鹿角胶 | lù jiǎo jiāo | 白胶的别名。用鹿角熬制的胶,可入药。 | |
鹿豆 | lù dòu | 野绿豆。 | |
鹿为马 | lù wéi mǎ | “指鹿为马”的略语。 | |
鹿车 | lù chē | 1.古代的一种小车。 2.鹿拉的车子。 3.佛教语。三车之一。以鹿车喻缘觉乘(中乘)。 | |
鹿散 | lù sàn | 如鹿一样奔散。 | |
鹿轓 | lù fān | 指鹿车。 | |
鹿梨 | lù lí | 即山梨。 | |
鹿触 | lù chù | 晋孝子许孜为母墓道植松,被鹿所触犯,许甚悲恸,后鹿忽为猛兽所杀。事见《晋书.孝友传.许孜》。后以“鹿触”为诗文典故。 | |
鹿竹 | lù zhú | 黄精的别名。 | |
鹿鸣筵 | lù míng yán | 见“鹿鸣宴”。 | |
鹿羹 | lù gēng | 烧熟的带汁鹿肉块。 | |
鹿蹊 | lù qī | 鹿行的小径。 | |
鹿门 | lù mén | 1.古城门名。 2.鹿门山之省称。在湖北省襄阳县。后汉庞德公携妻子登鹿门山,采药不返。后因用指隐士所居之地。 | |
鹿辂 | lù lù | 鹿车前的横木。借指鹿车。 | |
鹿耳 | lù ěr | 1.鹿的耳朵。 2.见“鹿耳门”。 | |
鹿霓衣 | lù ní yī | 鹿皮制的衣服。隐士或术士往往着之。 | |
鹿聚 | lù jù | 如鹿一样聚居。 | |
鹿巾 | lù jīn | 鹿皮巾。 | |
鹿浅 | lù qiǎn | 指鹿在夏天新生浅毛的皮。 | |
鹿鹿 | lù lù | 1.平凡。 2.车轮转动声。引申谓奔走于道途。 3.忙碌。 | |
鹿鸣客 | lù míng kè | 指参加科举考试的人。 | |
鹿玉 | lù yù | 鹿角下端坚如玉,故名。 | |
鹿角霜 | lù jiǎo shuāng | 鹿角所制的粉。 | |
鹿顶 | lù dǐng | 1.指东西房和南北房连接转角的地方。 2.借指厢房。 | |
鹿囿 | lù yòu | 饲养鹿的园囿。 | |
鹿尾 | lù wěi | 鹿的尾巴。旧时珍贵食品。 | |
鹿野 | lù yě | 1.古种族名。 2.即鹿野苑。 | |
鹿柴 | lù chái | 1.地名。 2.篱落。比喻隐居之处。 | |
鹿卢 | lù lú | 1.亦作“鹿栌”。古时引以下棺或置井上以汲水的滑车或绞盘。 2.见“鹿卢剑”。 | |
鹿树 | lù shù | 即菩提树。也译作阿沛多罗树。释迦牟尼在此树下得道成佛。 | |
鹿巷 | lù xiàng | 设置障碍物的巷道。 | |
鹿视 | lù shì | 像鹿那样惊疑﹑警惕地注视。 | |
鹿角 | lù jiǎo | ①雄鹿的角。可入药,有补益精血之功效。②一种用带有枝杈形似鹿角的树木堆放地上以阻挡敌军前进的防御物:竹签、蒺藜、鹿角堵塞路口。 | |
鹿马 | lù mǎ | 1.鹿和马。 2.“指鹿为马”的略语。 | |
聚麀 | jù yōu | 《礼记.曲礼上》:“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郑玄注:“聚﹐犹共也。鹿牝曰麀。”禽兽不知父子夫妇之伦﹐故有父子共牝之事。后以指两代的乱伦行为。 | |
黄麂 | huáng jǐ | 麂的一种。雄的有短角,雌的无角。四肢细长,能疾走。栖息树林中。 | |
麂眼 | jǐ yǎn | 见“麂眼篱”。 | |
麂目 | jǐ mù | 见“麂目篱”。 | |
麂眼篱 | jǐ yǎn lí | 竹篱。篱格斜方如麂眼,故名。 | |
麂目篱 | jǐ mù lí | 即麂眼篱。 | |
麂鞾 | jǐ xuē | 麂皮做的靴。 | |
麂鹿 | jǐ lù | 即麂。 | |
麂皮 | jǐ pí | 麂的毛皮,棕色,柔软,可以制革。麂的毛皮,棕色,柔软,可以制革 | |
稍麄胆壮 | shāo cū dǎn zhuàng | 见“稍长胆壮”。 | |
精麄 | jīng cū | 见“精粗”。 | |
豪麄 | háo cū | 见“豪粗”。 | |
三牛为麄 | sān niú wéi cū | 见“三鹿为奔”。 | |
麇聚 | jūn jù | 1.亦作“麏聚”。亦作“麕聚”。亦作“麕聚”。 2.谓似獐那样依类相聚。 | |
麇裹 | jūn guǒ | 1.亦作“麏裹”。 2.捆扎(物件)。 | |
麇包 | jūn bāo | 1.亦作“麏包”。 2.以白茅包的死獐子。语本《诗.召南.野有死麕》:“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 |
麇惊 | jūn jīng | 1.亦作“麏惊”。亦作“麕惊”。 2.形容胆怯,易受惊。 | |
麇载 | jūn zǎi | 捆载。 | |
麇至 | jūn zhì | 1.亦作“麕至”。亦作“麏至”。 2.群集而来。 | |
犊车麈尾 | dú chē zhǔ wěi | 《晋书.王导传》:“初,曹氏性妒,导甚惮之,乃密营别馆,以处众妾。曹氏知,将往焉。导恐妾被辱,遽令命驾,犹恐迟之,以所执麈尾柄驱牛而进。司徒蔡谟闻之,戏导曰:‘朝廷欲加公九锡。’导弗之觉,但谦退而已。谟曰:‘不闻余物﹐惟有短辕犊车﹐长柄麈尾。’导大怒谓人曰:‘吾往与群贤共游 | |
犀柄麈尾 | xī bǐng zhǔ wěi | 以***为柄的麈尾。魏晋名士清谈常持麈尾。 | |
玉麈尾 | yù zhǔ wěi | 即玉麈。 | |
青麈 | qīng zhǔ | 即拂尘。因用麈尾毛制成﹐毛色青黑﹐故称。 | |
命麈 | mìng zhǔ | 挥麈。麈,拂尘。 | |
旄麈 | máo zhǔ | 旄牛和麈。麈为鹿科动物﹐俗称四不像。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