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齐踪 | qí zōng | 亦作“齐蹤”。谓继踵前贤,与之并列。 | |
齐宫 | qí gōng | 斋宫。 | |
齐限 | qí xiàn | 1.终极;极限。 2.限制。 | |
齐匀 | qí yún | 匀称;均匀。 | |
齐牢 | qí láo | 旧时婚礼中新郎新娘同牢而食的仪式。牢,肉类制成的肴食。 | |
齐门 | qí mén | 见“齐女门”。 | |
齐敬 | qí jìng | 庄严恭敬。 | |
齐疾 | qí jí | 迅捷。齐,通“齌”。 | |
齐女 | qí nǚ | 蝉的异名。 | |
齐儿 | qí ér | 汉朱博对齐郡右曹掾史的蔑称。 | |
齐武 | qí wǔ | 犹齐步。彼此不相上下。 | |
齐物 | qí wù | 1.春秋﹑战国时老庄学派的一种哲学思想。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如生死寿夭,是非得失,物我有无,都应当同等看待。这一思想,集中反映在庄子的《齐物论》中。 2.使万物生长齐整。 | |
齐格楞峥 | qí gé léng zhēng | 方言。直挺挺。 | |
齐牺 | qí xī | 古代诸侯缔结盟约时用作祭品的纯色牲畜。 | |
齐轨 | qí guǐ | 1.并行;并驾齐驱。 2.循着前人的轨迹。比喻向人效法,看齐。 3.所有的车辆轮距相同。谓制度统一。 | |
齐暾 | qí tūn | 1.亦称“齐虚”。 2.木名。油橄榄。出波斯国,亦出拂林国。拂林名齐虚。树长二三丈,皮青白,花似柚,极芳香,子似杨桃,五月熟。西域人压为油,以煮饼果。 | |
齐如 | qí rú | 庄重恭敬貌。 | |
齐断 | qí duàn | 犹果断。 | |
齐攒 | qí zǎn | 搅扰。 | |
齐云社 | qí yún shè | 宋﹑元﹑明民间踢球的社团。也称圆社。 | |
齐女门 | qí nǚ mén | 1.亦作“齐门”。 2.城门名。古称望齐门,故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东北。 | |
齐截 | qí jié | ㄑㄧˊ ㄐㄧㄝ ˊ | 1.谓齐心一致。 2.整齐。 3.齐全;齐备。 |
齐打忽 | qí dǎ hū | 方言。一齐;一块儿。 | |
齐裆 | qí dāng | 袜肚。即兜肚。 | |
齐钺 | qí yuè | 犹齐斧。利斧。齐,通“资”。 | |
齐骛 | qí wù | 犹齐驱。 | |
齐刀 | qí dāo | 刀币的一种。战国时齐国的钱币,状如刀形。按币面文字的数目可分为三字刀﹑四字刀和六字刀等,其中第一字均为“齐”字,指齐城,即齐首都临淄,故名。 | |
齐智 | qí zhì | 智慧相等。 | |
齐疏 | qí shū | 旧时丧服名。 | |
齐信 | qí xìn | 中正诚信。 | |
齐编 | qí biān | 谓户籍编在一起。指身份相同。 | |
齐一 | qí yī | 整齐一致。 | |
齐民 | qí mín | 1.犹平民。 2.谓治理人民。 | |
齐备 | qí bèi | ㄑㄧˊ ㄅㄟˋ | 齐全:货色齐备|一应齐备。 |
齐严 | qí yán | 庄重严肃。 | |
齐栗 | qí lì | 犹斋栗。 | |
齐圣 | qí shèng | 聪明睿智;聪明圣哲。齐,通“齌”。 | |
齐正 | qí zhèng | 整治。 | |
齐虚 | qí xū | 见“齐暾”。 | |
齐账 | qí zhàng | 结账。 〈方〉∶结账;拢账 | |
齐玄 | qí xuán | 斋戒时所穿的黑色衣冠。 | |
齐云楼 | qí yún lóu | 古楼名。齐云,言其高与云齐。较为著名者有二: | |
齐整 | qí zhěng | ㄑㄧˊ ㄓㄥˇ | 1.整齐;井井有条。 2.齐全;完备。 3.端正;漂亮。 4.整顿;整治。 |
黄齑 | huáng jī | 1.亦作“黄虀”。亦作“黄韲”。 2.咸腌菜。 3.常借指艰苦的生活。 | |
寒齑 | hán jī | 1.亦作“寒虀”。 2.腌菜。 | |
吹冷齑 | chuī lěng jī | 比喻因受挫折而过分小心。 | |
圣齑 | shèng jī | 牛肠胃中已化之草。 | |
五齑 | wǔ jī | 见“五齐”。 | |
瓮齑 | wèng jī | 1.亦作“瓮虀”。 2.瓮装的黄齑(咸菜)。以喻薄禄。 | |
齑音 | jī yīn | 细碎的声音。 | |
齑馎饦 | jī bó tuō | 即齑面。 | |
齑面 | jī miàn | 菜面。宋陆游《朝饥食齑面甚美戱作》诗。 | |
齑粉 | jī fěn | 细粉;粉末;碎屑。如:吾村不齑粉乎。——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 |
燃肉身灯 | rán ròu shēn dēng | 用铁钩钩皮肤,钩上遍挂灯盏,贮油燃点。一种假借或误解佛教的“无义苦行”。 | |
骨肉亲 | gǔ ròu qīn | 指血统关系亲密的家人,如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等。 | |
痴肉团 | chī ròu tuán | 比喻动物。 | |
竹肉丝 | zhú ròu sī | 泛指器乐和声乐。竹﹐管乐;肉﹐声乐;丝﹐弦乐。 | |
乾肉 | gān ròu | 肉干。《易·噬嗑》:“噬乾肉,得黄金,贞厉,无咎。”《同礼·天官·腊人》:“腊人,掌乾肉。”郑玄 注:“大物解肆乾之,谓之乾肉。”《汉书·东方朔传》:“生肉为膾,乾肉为脯。”《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脩,乾肉也。” | |
扑肉 | pū ròu | 徒手搏斗。 | |
皮肉 | pí ròu | 皮肤和肌肉;皮肤。 皮肤和血肉,借指肉体难道这点皮肉之苦都受不了吗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