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污糟 | wū zāo | 污七八糟。形容脏乱不堪。 | |
乌糟 | wū zāo | 龌龊;肮脏。 | |
糟糠妻 | zāo kāng qī | 糟糠: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食物。借指共过患难的妻子。 | |
糟扰 | zāo rǎo | 方言。破坏骚扰。 | |
糟行 | zāo xíng | 即糟坊。酿酒作坊。 | |
糟淹 | zāo yān | 见“糟腌”。 | |
糟曲 | zāo qǔ | 酒母。亦泛指酒。 | |
糟害 | zāo hài | ㄗㄠ ㄏㄞˋ | 糟蹋损害。〈方〉∶糟蹋使受损害庄稼常受野猪的糟害 |
糟头 | zāo tóu | 酒鬼。 | |
糟丘 | zāo qiū | 积糟成丘。极言酿酒之多,沉湎之甚。 | |
糟坛 | zāo tán | 酒坛。 | |
糟糠 | zāo kāng | ㄗㄠ ㄎㄤ | 酒糟糠皮是穷人赖以生活的食物。常用以形容穷困共患难:糟糠人家|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
糟蛋 | zāo dàn | 蛋的腌制品。将禽蛋用酒糟、盐及醋腌4-5个月即成。蛋壳经剥蚀而成软薄膜,蛋白似乳白胶冻,蛋黄柔软呈橘红色或黄色。香浓可口,不用烹饪即可食。 | |
糟朽 | zāo xiǔ | 朽烂。 | |
糟坊 | zāo fáng | 酿酒作坊。 小型酒厂;蒸馏室 | |
糟心 | zāo xīn | 遇到不如意的事而心烦。 因事情弄坏或情况不好而着急真糟心,又写错了 | |
糟浆 | zāo jiāng | 酒浆。 | |
糟穅 | zāo kāng | 见“糟糠”。 | |
糟粕 | zāo pò | ㄗㄠ ㄆㄛˋ | 酒糟、豆渣等粗劣食物。比喻无价值的东西: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
蠲糨纸 | juān jiàng zhǐ | 一种用浆浆过的洁白光滑的纸。 | |
糨子 | jiàng zǐ | ∶见“糨1”。如:打糨子。 | |
糨糊 | jiàng hù | 用面粉等做成的可以粘贴东西的糊状物。 用面粉等做成的可以粘贴东西的糊状物 | |
粗糲 | cū lì | 1.糙米。泛指粗劣的食物。唐 杜甫《有客》诗:“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糲腐儒餐。”《水浒传》第九七回:“﹝ 乔道清 ﹞与十五、六个军士,藏匿在 神农庙 里,与本庙道人借索些粗糲充飢。” | |
粢糲 | zī lì | 粗劣的饭食。 《列子·力命》:“朕衣则裋褐,食则粢糲,居则蓬室,出则徒行。”张湛 注:“盖谓之麤舂粟麦为粢饼食之。”《史记·李斯列传》:“冬日鹿裘,夏日葛衣,粢糲之食,藜藿之羹。”司马贞 索隐:“粢者,稷也。糲者,麄粟饭也。” | |
糲食 | lì shí | 粗恶的饭食。《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妾夸布服糲食。”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糲,粗米也。”唐 姚合《哭费拾遗徵君》诗:“服儒师道旨,糲食卧中林。”明 唐顺之《赠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闻侯之夫人亦乐于糲食敝衣,与侯所嗜好无异。” | |
糲糠 | lì kāng | 杂有糠秕的糙米饭。 宋 苏舜钦《启事上奉宁军陈侍郎》:“虽裘葛不完,糲糠几废,亦未尝造謁有位,祈望恩奬。” | |
糲粱 | lì liáng | 糙米。《六韬·盈虚》:“鹿裘御寒,布衣掩形;糲粱之饭,藜藿之羹。”《史记·太史公自序》:“糲粱之食,藜藿之羹。”张守节 正义:“糲,麤米也,脱粟也。粱,粟也。谓食脱粟之粗饭也。” | |
糲粢 | lì zī | 粗恶的饭食。 《韩非子·五蠹》:“﹝ 尧 ﹞糲粢之食,藜藿之羹。”汉 王符《潜夫论·实贡》:“夫説粱饭食肉,有好於面目,而不若糲粢藜烝之可食於口也。” | |
秋糯 | qiū nuò | 雪白的糯米。 | |
糯米纸 | nuò mǐ zhǐ | 用淀粉制成的薄膜。用以包装糖果﹑点心或药品,可以防潮。 | |
糯米 | nuò mǐ | 糯稻碾出之米。富于黏性,可做糕点,亦可酿酒。 富于粘性的、从糯稻碾出的米,可用来做酒或做糕点 | |
糯粟 | nuò sù | 糯高粱。 | |
米糱 | mǐ niè | 生芽的米麦。亦泛指米麦粮食。 | |
糱曲 | niè qǔ | 酒曲。 | |
糱酒 | niè jiǔ | 曲酒。 | |
米糵 | mǐ niè | 见“米糱”。 | |
酒糵 | jiǔ niè | 用米麦所造的酒曲。 | |
白糵 | bái niè | 酿酒用的米曲。 | |
万马齐瘖 | wàn mǎ qí yīn | 见“萬馬齊喑”。 | |
迷齐眼 | mí qí yǎn | 方言。眼睛微合成缝的样子。亦指近视眼。迷,用同“眯”。 | |
案齐眉 | àn qí méi | 犹言举案齐眉。 | |
望齐门 | wàng qí mén | 古门名。春秋吴王阖闾所建。 | |
泛齐 | fàn qí | 亦作“泛齐”。 古代供祭祀用的五种酒之一。因酒色最浊,上面有浮沫,故名。 | |
矻齐 | kū qí | 象声词。折断的声音。 | |
不齐 | bù qí | ㄅㄨˋ ㄑㄧˊ | 在质或量方面、大小或程度上不一致的:多变的,可变的,不规则的,不均匀的。 在质或量方面、大小或程度上不一致的;多变的,可变的,不规则的,不均匀的脉律不齐 |
柔齐 | róu qí | 药性平和的方剂。齐,“剂”的古字。 | |
嗛齐 | qiàn qí | 犹美味。《晏子春秋.谏上五》:“公出舍,损肉撤酒,马不食府粟,狗不食飦肉,辟拂嗛齐,酒徒减赐。”吴则虞集释引王念孙曰:“此所云‘嗛齐’者,谓齐和之嗛于口者也。”一说减省所给之禄养。吴则虞集释引于省吾曰:“‘辟拂’犹言辅拂,刘师培谓‘齐’﹑‘资’古通,是也;‘辟拂嗛资’与‘酒 | |
乞拉朋齐 | qǐ lā péng qí | 世界年降水量最多地区之一。印度东北部一村镇。海拔1313米。因坐落在长西丘陵南坡的一袋形山坳中,面迎强烈西南季风,降雨特多,平均年降水量为11430毫米。绝对最高年降水量26461毫米(1961年)和月降水量9300毫米(1961年7月),均居世界首位。 | |
品齐 | pǐn qí | 齐等;并排。 | |
期齐 | qī qí | 1.亦作“朞齐”。 2.齐衰一年的丧服。 | |
明齐 | míng qí | 见“明粢”。 | |
看齐 | kàn qí | ㄎㄢˋ ㄑㄧˊ | ①整队时,以指定人为标准排齐站在一条线上。②拿某人或某种人作为学习的榜样:向先进工作者看齐。 |
聚齐 | jù qí | ㄐㄨˋ ㄑㄧˊ | (在约定地点)集合:参观的人八时在展览馆门口聚齐。 |
姜齐 | jiāng qí | 对“田齐”而言,指周太公望吕尚所传姜氏一姓的:齐国。太公佐武王灭商,封于齐,传至康公,为田氏所代。 | |
汞齐 | gǒng qí | 以汞为主要成分的合金。如汞与钠组成的合金称为“钠汞齐”,汞和锌组成的合金称为“锌汞齐”。广泛用作催化剂、还原剂等。 | |
饭齐 | fàn qí | 指饭和肉酱﹑腌菜之类。齐,通“齑”。 | |
二齐 | èr qí | 指战国时齐国所在地域。今山东省大部地区。 | |
分齐 | fēn qí | 1.古时祭祀,将斋祭之物分献于各祖宗,谓之分斋。 齐,“斋”的古字。 | |
等齐 | děng qí | 1.平等;齐等。 2.约齐﹐整齐。 | |
东齐 | dōng qí | 指周朝时齐国。因地处周之东,故称。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