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疏朗 | shū lǎng | ㄕㄨ ㄌㄤˇ | ①开阔清亮:声姿高畅,眉目疏朗。②豁达开朗:形貌瑰奇,风神疏朗。③明敞:窗棂疏朗。 |
疏趾 | shū zhǐ | 古代祭祀用的肥雉。 | |
疏朗朗 | shū lǎng lǎng | 稀疏的样子。 | |
疏治 | shū zhì | 疏导治理。 | |
疏妄 | shū wàng | 1.亦作“疎妄”。 2.浅薄无知。 3.虚妄不实。 | |
疏闿 | shū kǎi | 豁达;开朗。 | |
疏朴 | shū piáo | 1.亦作“疎朴”。 2.见“疏朴”。 | |
疏圃 | shū pǔ | 1.传说中昆仑山上的池名。 2.汉殿名。 | |
疏慵 | shū yōng | 1.亦作“疎慵”。亦作“疎庸”。亦作“踈慵”。 2.疏懒;懒散。 | |
疏理 | shū lǐ | 1.纹理粗糙。 2.指皮肤粗。 3.修整。 4.分别处理。 5.文章的思路脉络不严密紧凑。 | |
疏决 | shū jué | 1.亦作“踈决”。 2.疏浚;开通。 3.清理判决。 | |
疏阔 | shū kuò | ①粗略,不周密:天下初定,制度疏阔。②迂阔,不切实际:好谈世务,而疏阔不可用|贾生之言,乃颇疏阔。③久隔;久别:经年的疏阔,乘此可以作亲热的探访。④距离大,开阔:小楼与小楼之间疏阔,环境很好。 | |
疏举 | shū jǔ | 逐条列举。 | |
疏密 | shū mì | 1.亦作“疎密”。亦作“踈密”。 2.稀疏与稠密。 3.简与繁;略与详。 4.粗疏与精密。 5.宽严。 6.松散与坚实。 7.疏远与亲密。 8.高下。 | |
疏率 | shū lǜ | 1.亦作“疎率”。 2.爽朗直率。 3.粗疏轻率;粗略草率。 4.指松散﹐不紧密。 5.简单随便。 | |
疏慢 | shū màn | ㄕㄨ ㄇㄢˋ | 1.亦作“疎慢”。亦作“踈慢”。 2.轻忽﹐怠慢。 3.疏远﹐不亲近。 4.粗糙。 5.谓放纵狂傲。 |
疏凝 | shū níng | 1.亦作“疎凝”。 2.迂阔固执。 3.开朗庄重。 | |
疏禁 | shū jìn | 1.亦作“疎禁”。 2.放松禁令。 | |
疏梦 | shū mèng | 空虚的梦境。 | |
疏猛 | shū měng | 1.亦作“踈猛”。 2.粗犷急躁。 | |
疏懒 | shū lǎn | ㄕㄨ ㄌㄢˇ | 1.懒散。 2.松懈;懈怠。 |
疏林 | shū lín | 1.亦作“疎林”。 2.修剪林木的枝条。 3.稀疏的林木。 | |
疏浅 | shū qiǎn | 1.粗疏肤浅。 2.轻率浅薄。 3.疏远淡漠。 | |
疏略 | shū lüè | 1.亦作“疎略”。亦作“踈略”。 2.远大的谋略。 3.粗疏简略。 4.疏忽;忽略。 5.指粗略;粗心大意。 6.粗糙简单。 | |
疏杰 | shū jié | 犹挺拔。 | |
疏旷 | shū kuàng | 1.豪放;豁达。 2.远离;远隔。 3.孤单寂寞。 4.空阔﹐广大;宽宏。 | |
祛疑 | qū yí | 消除他人的疑惑。《新唐书.僖宗纪》有“协礼经之旨,祛中外之疑”句。宋储泳着有《祛疑说》。 | |
起疑 | qǐ yí | 发生怀疑;犯疑心。 | |
惊疑 | jīng yí | ㄐㄧㄥ ㄧˊ | 惊讶疑惑:他脸上露出惊疑的神色。 |
狐疑 | hú yí | ㄏㄨˊ ㄧˊ | 怀疑:满腹狐疑ㄧ狐疑不决。 |
犯疑 | fàn yí | ㄈㄢˋ ㄧˊ | 起疑心。也说犯疑心。 |
存疑 | cún yí | 对疑难问题暂时不做决定:这件事只好暂时~,留待将来解决。 | |
猜疑 | cāi yí | ㄘㄞ ㄧˊ | 怀疑,起疑心;对人对事不放心。 没有根据地怀疑别人;怀疑别人做事针对自己猜疑某人有偷窃的行为 |
无疑 | wú yí | ㄨˊ ㄧˊ | 1.没有疑惧;没有猜疑。 2.没有疑问。 没有可疑之处,表示非常肯定确信无疑 |
析疑 | xī yí | 分析解释疑难:相与激清扬浊,赏奇析疑,其事颇乐|析疑劝善,相切磋以进于道。 | |
献疑 | xiàn yí | 提出疑问。 质疑,提出疑问其妻献疑曰。——《列子.汤问》 | |
犹疑 | yóu nǐ | ㄧㄡˊ ㄋㄧˇ | 犹豫不决。 见“犹豫” |
质疑 | zhì yí | ㄓㄧˋ ㄧˊ | 提出疑问以求解答:质疑问难。 提出疑问,请人解答时时好事者从之质疑问事。——《汉书.陈遵传》向上级对这个问题进行质疑 |
置疑 | zhì yí | ㄓㄧˋ ㄧˊ | 表示怀疑:无可置疑|不容置疑。 加以怀疑无容置疑 |
疑义 | yí yì | ㄧˊ ㄧˋ | 1.不了解或不理解的含义或道理。 2.犹疑问。 可疑之点;难以断定的含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 |
疑兵 | yí bīng | 虚张声势以迷惑敌人的军阵。为了虚张声势、迷惑敌人而布置的军队 | |
疑心 | yí xīn | ㄧˊ ㄒㄧㄣ | ①怀疑的念头:反生疑心|别起疑心。②怀疑:管理员疑心是自己搞错了。 |
疑窦 | yí dòu | ㄧˊ ㄉㄡˋ | 疑点;可疑的地方:忽然又想起一个疑窦|疑窦丛生。 |
疑点 | yí diǎn | ㄧˊ ㄉㄧㄢˇ | 可疑之处。 有疑问之点;怀疑的地方这个案件还有几个疑点 |
疑云 | yí yún | ㄧˊ ㄧㄨㄣˊ | 比喻积聚在心里的疑虑。 比喻积压在心里的疑虑 |
疑案 | yí àn | 1.有疑问而难决的案件。 2.泛指情况不明﹐令人疑惑不解﹑不能确定的事件。 | |
疑团 | yí tuán | ㄧˊ ㄊㄨㄢˊ | 若干疑念的汇集。 积聚的怀疑,一连串尚待解决的问题 |
疑惧 | yí jù | ㄧˊ ㄐㄨˋ | 猜疑畏惧。 疑虑,恐惧 |
疑问 | yí wèn | ㄧˊ ㄨㄣˋ | 有怀疑的问题;不能确定的或不明白的事情:看过文章后,我还有一些疑问。 |
疑惑 | yí huò | ㄧˊ ㄏㄨㄛˋ | ①迷惑:疑惑不解。②怀疑;不相信:初闻尚疑惑,涕泪已不收。 |
疑忌 | yí jì | ㄧˊ ㄐㄧˋ | 因怀疑而对人不满或做事有所顾忌:今日见了故人,又无疑忌,当饮一醉。 |
缝破补绽 | fèng pò bǔ zhàn | 泛指缝制修补之类的针线活计。 | |
打补钉 | dǎ bǔ dīng | 1.亦作“打补靪”。 2.谓在破损的衣物上缝补。 补鞋或补缀衣服;在某物上加补片 | |
晁补之 | cháo bǔ zhī | 晁补之(1053-1110)北宋文学家。字无咎,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元丰年间进士。历任著作佐郎、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兼国史编修。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编》。 | |
财政补贴 | cái zhèng bǔ tiē | 用国家财政资金直接资助社会集团或居民。如价格补贴、房租补贴等。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 |
阳生补子 | yáng shēng bǔ zǐ | 明代宫眷内臣于冬至日穿的官服﹐因其上绣冬至节令徽饰﹐故名。 | |
黏补 | nián bǔ | 修补。《清会典事例·礼部二四·供具》:“上年办理正科,至今岁恩科,甫及一年,所有贡院号舍,不过量为黏补,毋庸大加修葺。” | |
热补 | rè bǔ | 指修补炉中的灼热耐火炉衬,通常采用喷涂糊状耐火材料的方法来进行。 | |
起补 | qǐ bǔ | 1.征集补充。 2.服丧期满补官。 | |
牵补 | qiān bǔ | 见“牵萝补屋”。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