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烟窦 | yān dòu | 云雾缭绕的岩洞。 | |
云窦 | yún dòu | 云气出没的山洞。 | |
窦锦 | dòu jǐn | 1.晋窦滔妻苏蕙织锦为回文旋图诗﹐顺逆回环皆成文﹐结构精妙。后因以“窦锦”指精妙的诗文。 2.借指苏蕙。 | |
窦窖 | dòu jiào | 藏谷物的地窖。《礼记.月令》﹕“﹝仲秋之月﹞穿窦﹐修囷仓。”郑玄注﹕“入地隋曰窦﹐方曰窖。”孔颖达疏﹕“隋者似方非方﹐似圆非圆﹐以其名窦﹐与窖相似﹐故云隋曰窦。方曰窖者﹐窦既为隋圆﹐故以窖为方也。”一说指水沟和地窖。 | |
窦径 | dòu jìng | 洞穴和小路。比喻旁门邪道。 | |
窦车骑 | dòu chē qí | 即东汉窦宪。和帝时宪为车骑将军﹐出师击破北匈奴﹐出塞三千馀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纪汉威德。后借指镇守边塞的主将。 | |
地窨子 | dì yìn zǐ | 见“地窨”。 | |
地窨 | dì yìn | 地窖;地下室。 | |
窨井 | yìn jǐng | 上下水道或其他地下管线工程中,为便于检查或疏通而设置的井状构筑物。 | |
窨服 | xūn fú | 思量;揣度。 | |
窨约 | xūn yuē | ㄒㄩㄣ ㄩㄝ | 1.思忖;揣度。 2.苦闷;烦恼。 3.暗地里约定。 |
窨腹 | xūn fù | 思忖;揣度。 | |
窥窬 | kuī yú | 1.亦作“窥觎”。亦作“窥逾”。 2.觊觎。 3.希求。 | |
闺窬 | guī yú | 即闺窦。 | |
圭窬 | guī yú | 犹圭窦。墙上的小门。借指穷人家的门户。 | |
窬木 | yú mù | 中间挖空的木头。 | |
窬桶 | yú tǒng | 马桶。 | |
穷窭 | qióng jù | 贫穷。 | |
贫窭 | pín jù | ㄆㄧㄣˊ ㄐㄨˋ | 1.亦作“贫寠”。 2.贫乏,贫穷。 3.指贫穷的人。 |
瓯窭 | ōu jù | 1.亦作“瓯楼”。 2.狭小的高地。 | |
羁窭 | jī jù | 1.亦作“羇窭”。 2.飘泊贫困。 | |
寒窭 | hán jù | 1.亦作“寒寠”。 2.贫寒。 3.指贫寒之人。 | |
孤窭 | gū jù | 孤苦而贫穷。 | |
单窭 | dān jù | 贫困。 | |
受窭 | shòu jù | 遭受贫困。 | |
窭妇 | jù fù | ||
窭生 | jù shēng | 贫困的书生。 | |
窭短 | jù duǎn | 短缺;匮乏。 | |
窭民 | jù mín | 贫民。 | |
窭贫 | jù pín | 贫穷。语出《诗.邶风.北门》:“终窭且贫﹐莫知我艰。” | |
窭困 | jù kùn | 穷苦。 | |
窭国 | jù guó | 穷国。 | |
窭陋 | jù lòu | 1.狭小简陋。 2.鄙陋;浅薄。 | |
窭数 | jù shù | 1.戴在头上供顶物用的草垫圈。 2.众木聚集貌。 | |
窭子 | jù zǐ | 犹言穷小子。 | |
窭狭 | jù xiá | 贫困。 | |
鮆窳 | jì yǔ | 苟且懒惰。鮆,通“啙”。 | |
窫窳 | yà yǔ | 1.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吃人怪兽。 2.比喻残害。 | |
槁窳 | gǎo yǔ | 枯衰。 | |
浮窳 | fú yǔ | 游荡懒惰。 | |
怠窳 | dài yǔ | 犹怠惰。 | |
侈窳 | chǐ yǔ | 犹粗劣。 | |
病窳 | bìng yǔ | 粗劣。 | |
朽窳 | xiǔ yǔ | 粗劣,不坚实。 | |
啙窳 | zǐ yǔ | 苟且懒惰。 懒惰 | |
窳怠 | yǔ dài | 懒惰;懈怠。 | |
窳败 | yǔ bài | 1.陈旧破敝。 2.衰败;萎靡。 腐败 | |
窳陋 | yǔ lòu | 1.羸弱。 2.粗劣简陋。 | |
窳啙 | yǔ zǐ | 1.亦作“窳呰”。 2.懒惰;苟且。 | |
窳朽 | yǔ xiǔ | 破敝;腐烂。 | |
窳圔 | yǔ yà | 形容乐声低回。 | |
窳民 | yǔ mín | 惰民。 | |
于窴 | yú tián | 见“于阗”。 | |
窴灭 | tián miè | 淤塞;湮没。 | |
窴然 | tián rán | 充盈貌。 | |
窴窴 | tián tián | 填塞充满貌。 | |
層出不窮 | céng chū bù qióng | ㄘㄥˊ ㄔㄨ ㄅㄨˋ ㄑㄩㄥˊ | 层:重复;穷:尽。 意指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
弟窰 | dì yáo | 宋 代著名瓷窑之一。相传 南宋 时有 章 姓兄弟二人在 龙泉 烧造瓷器,兄名 生一,所烧者称哥窑;弟名 生二,所烧者称弟窑。所谓龙泉窑一般皆指弟窑。 | |
瓦窰 | wǎ yáo | 1.烧制砖瓦陶瓷器的灶。 《三国志·魏志·董卓传》“焚烧 洛阳 宫室,悉发掘陵墓,取宝物”裴松之 注引 晋 华峤《汉书》:“武帝 时,居 杜陵 南山下,有成瓦窑数千处,引 凉州 材木东下以作宫室,为功不难。”宋 范成大《梅根夹》诗:“日明 渔浦 网,风侧瓦窰烟。”元 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 | |
瓷窰 | cí yáo | 亦作“瓷窑”。 烧制瓷器的窑。《宋史·食货志下八》:“﹝ 元丰 五年﹞八月,置 饶州 景德镇 瓷窰博易务。”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白瓷》:“真 开 等郡瓷窑所出,色或黄滞无宝光。”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