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词语 拼音 注音 意思解释
律例 lǜ lì  ㄌㄩˋ ㄌㄧˋ 1.法律条文及其成例。律指法律的正文,例是补充律文之不足而设的条例或例案。 2.犹规律。 法律和判例。补充成文法律的犹太口传法律或成文和口传法律的总称或任何特别法律,或法律古抄本说明的总体
律动 lǜ dòng  1、有规律的运动:脉搏的律动|生命的律动。2、比喻有规律的发展、运行:社会的律动|古城伴着现代化的律动呈现出新的面貌。
律令 lǜ lìng  ①法令:朝廷律令。②法则;规则:生用助字,不当律令。
律令格式 lǜ lìng gé shì  唐代法律的表现形式。律是当代法典,规定罪名和刑罚;令是皇帝的命令,规定贵贱等级等重要制度;格是规定官吏的办事规则;式是规定官署通用的文件程式。律﹑令创始于秦代,格﹑式创始于东魏﹑西魏,至唐代四种并行。
律服 lǜ fú  守小乘戒律的人所穿的法衣。
律度 lǜ dù  1.古代计度,皆出于黄钟之律,故称律度。度指长短,即分﹑寸﹑尺﹑丈﹑引。也包括计算容积﹑重量。《左传.文公六年》:“着之话言,为之律度。”杜预注:“钟律度量,所以治历明时。”一说犹法度﹑法制。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 2.犹规矩,法度。 3.音律的法度标准。
律律 lǜ lǜ  山高峻貌。
律风 lǜ fēng  《汉书.律历志上》:“至治之世,天地之气合以生风;天地之风气正,十二律正。”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律得风气而成声,风和乃律调也。”后因以“律风”指和风。
律候 lǜ hòu  谓律管候气。
律诗 lǜ shī  诗体名。近体诗的一种。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代初期。八句,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双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五言、七言两体较常见,简称五律、七律。偶有六言体,简称六律。每首十句以上的,称为排律。 中国旧诗体裁之一,形成于唐朝,每首诗八句,二、四、六、八句要押
律管 lǜ guǎn  亦称“律琯”。1.用竹管或金属管制成的定音器具。2.古代亦用作测候季节变化的器具。
律义 lǜ yì  疏解律令的意义。宋时一度为考试科目之一。
律宗 lǜ zōng  中国佛教派别之一,唐释道宣所创,以持戒律为主,谓戒律为佛教之根本,解脱之要道,故称。
律条 lǜ tiáo  1.法律条文。 2.引申指一般的规则或守则。 3.法则;规律。
律本 lǜ běn  律吕之本,指黄钟。古以黄钟为十二律之本,其余十一律皆据之以生。
律坐 lǜ zuò  1.亦作“律座”。 2.见“律座”。
律法 lǜ fǎ  1.法律。 2.律吕的法则。 3.指格律。 4.规律。
律体 lǜ tǐ  律诗的体裁。
律手 lǜ shǒu  掌握格律的能手。
律学 lǜ xué  1.古代传授法律知识的学校。晋始置律学博士,转相教授。后秦姚兴设律学于长安,召各郡县散吏入学,成绩优良者选任郡县狱吏。隋律学隶大理寺,唐宋律学隶国子监。 2.法律学科。
律纪 lǜ jì  纪律。
律准 lǜ zhǔn  古人奏乐时,用以测定声调高低﹑使发音准确无误的乐器。
律格诗 lǜ gé shī  律诗和格诗的合称。中唐人分乐府歌行以外的诗为律诗和格诗两类,如白居易自己把《长庆集》以后写的绝句﹑五律﹑七律及排律等近体诗称为律诗,五﹑七言古体诗称为格诗。
律人 lǜ rén  1.衡量他人。 2.约束他人。
律行 lǜ xíng  1.指僧徒持守戒律的行为。 2.谓僧徒按戒律实践。
律藏 lǜ cáng  佛教经典中关于戒律的著作的总称。
律僧 lǜ sēng  持守戒律的僧人。
免徒复作 miǎn tú fù zuò  免去徒刑而强迫劳动的罪犯。
丹徒布衣 dān tú bù yī  1.借指平民。晋 诸葛长民,有武功,历官显要。曾督 青 扬 二州诸军事,领 青州 刺史,又领 晋陵 太守,镇 丹徒。长民 骄纵贪侈,不恤政事,所在残虐,为百姓所苦。常惧 刘裕 绳之以法,乃叹曰:“贫贱常思富贵,富贵必履机危。今日欲为 丹徒 布衣,岂可得也!”后果为 刘裕 所杀。见《晋书·诸葛长
无期徒刑 wú qī tú xíng  将罪犯终生监禁于特定场所的刑罚。其严厉程度仅次于死刑。在我国,在监狱或其他劳动改造场所执行,有劳动能力的实行劳动改造。服刑期间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的,可以依法减刑或假释(须实际执行十年以上)。 指把犯人的终身自由剥夺的刑罚
刑徒砖 xíng tú zhuān  东汉时代埋葬刑徒时所刻的文字砖,和刑徒一同埋入坑内。上刻刑徒部属﹑来自何地﹑刑名﹑姓名和死亡日期等内容。
有期徒刑 yǒu qī tú xíng  将罪犯定期监禁于特定场所的刑罚。在我国,其期限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但在数罪并罚或死缓减为有期徒刑时可以到二十年。在监狱或其他劳动改造场所执行,有劳动能力的实行劳动改造。服刑期间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的,可以依法减刑或假释。
群徒 qún tú  众人。
蹠徒 zhí tú  亦作“跖徒”。 盗跖 一流人物;横暴凶恶者。
烝徒 zhēng tú  众人;百姓。
黥徒 qíng tú  受黥刑的囚徒。
人徒 rén tú  1.服徭役的人。 2.庶民,民众。
清教徒 qīng jiào tú  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基督教(新教)教徒(包括教士)中的一派。要求清洗教会中的繁琐仪式和天主教残馀影响,反对奢侈,标榜“俭朴清洁”的生活,因而得名。后亦以喻生活清苦严肃,严以律己的人。有时亦含贬义。 16和17世纪英国新教的教徒的一派,要求清除教会中天主教的残余影响,废除繁琐的宗教仪式
儒教徒 rú jiào tú  信奉儒家学说的人。
钳徒 qián tú  被施钳刑而为徒众的人。
齐徒 qí tú  指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子虚赋》中虚构的人物乌有先生。乌有先生为齐人,故称。
泼无徒 pō wú tú  无赖之徒。
衲徒 nà tú  僧人,僧众。
髦徒 máo tú  犹髦士。
乱徒 luàn tú  作乱的人。
伦徒 lún tú  各种等类的人物。
猎徒 liè tú  猎人。
林徒 lín tú  指隐士。
獠徒 liáo tú  打猎的人。
灵徒 líng tú  神仙。
列徒 liè tú  诸门徒。
劳徒 láo tú  供劳役之人。
髡徒 kūn tú  1.亦作“髠徒”。 2.秃头刑徒。对僧人的蔑称。
狂徒 kuáng tú  1.犹暴徒。 2.发狂的人。
课徒 kè tú  教育学生。
骏徒 jùn tú  俊秀的学生。骏,通“俊”。
酒徒 jiǔ tú  ㄐㄧㄨˇ ㄊㄨˊ 好(hào)酒贪杯的人。
金徒 jīn tú  古代浑天仪上抱箭指时的胥徒像。用金铸成﹐故称。
谨徒 jǐn tú  老实人。
教徒 jiào tú  信仰某一种宗教的人。 宗教的信仰者

字典查询

拼音查字偏旁部首笔画查字汉字结构汉字拆字

热门组词

春组词夏组词秋组词冬组词鼠组词牛组词虎组词兔组词龙组词蛇组词马组词羊组词猴组词鸡组词狗组词猪组词狼组词熊组词猫组词

成语查询

联合式成语主谓式成语动宾式成语偏正式成语紧缩式成语连动式成语补充式成语复句式成语复杂式成语贬义成语中性成语褒义成语一般成语常用成语当代成语近代成语古代成语

诗词查询

诗词分类诗人大全诗词名句诗词大全宋词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古诗三百首宋词精选乐府

其他查询

反义词近义词文学典籍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