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徒袒 | tú tǎn | 见“徒裎”。 | |
留徐剑 | liú xú jiàn | 《史记.吴太伯世家》:“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后以“留徐剑”为悼友之典故。 | |
王徐应刘 | wáng xú yìng liú | 汉建安七子中之王粲﹑徐干﹑应玚﹑刘桢的并称。 | |
钟徐丘 | zhōng xú qiū | 歇后语。谓暗中侵吞经手财物。 | |
顔徐 | yán xú | 唐 代书法家 颜真卿 和 徐浩 的并称。唐 卢纶《斅颜鲁公送挺贇归翠微寺》诗:“挺贇 惠学该儒释,袖有 颜 徐 真草跡。” | |
南徐 | nán xú | 1.古代州名。东晋侨置徐州于京口城,南朝宋改称南徐,即今江苏省镇江市。历齐梁陈,至隋开皇年间废。 2.亦称“南路徐”。指南朝梁徐君蒨。君蒨与当时的鱼弘皆以豪华奢侈着称。 | |
款徐 | kuǎn xú | 从容徐缓貌。 | |
疾徐 | jí xú | 快慢。 | |
韩徐 | hán xú | 1.南唐韩熙载和徐铉的并称。 2.明韩雍和徐阶的并称。 | |
东马严徐 | dōng mǎ yán xú | 东方朔﹑司马相如﹑严助﹑徐乐的并称。四人均以文才见重于汉武帝,因而得任较高的官职。后因以指受到重用的文人才士。 | |
低徐 | dī xú | 低而缓慢。 | |
大徐 | dà xú | 指北宋文字学家徐铉。铉与弟锴初仕南唐﹐并有文名﹐皆精通文字学﹐人称“大小二徐”。铉入宋后﹐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说文解字》﹐世称“大徐本”。 | |
三徐 | sān xú | 1.后魏以徐州﹑北徐州﹑东徐州为三徐。 2.指宋初徐延休﹑徐铉﹑徐锴。 3.清代徐干学与弟元文(号立斋)﹑秉义(号果亭)并以文名,时号“三徐”。 | |
舒徐 | shū xú | ㄕㄨ ㄒㄩˊ | 从容不迫。 |
颜徐 | yán xú |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和徐浩的并称。 | |
严徐 | yán xú | 1.严安﹑徐乐的并称。汉武帝时二人上书言事,皆拜郎中。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2.泛指有才识之士。 | |
悠徐 | yōu xú | 犹缓慢。 | |
纡徐 | yū xú | 1.从容宽舒貌。 2.谓文辞委婉舒缓。 | |
徐衍 | xú yǎn | 相传周末时人,因恶周末之乱,投海而死。 | |
徐婉 | xú wǎn | 舒缓委婉。 | |
徐妆 | xú zhuāng | 指徐妃的半面妆。 | |
徐偃笔 | xú yǎn bǐ | 指毫锋柔韧便于书写的毛笔。相传徐偃王有筋而无骨,故以为喻。 | |
徐缓 | xú huǎn | ㄒㄩˊ ㄏㄨㄢˇ | 1.延缓。 2.缓慢。 延缓;缓慢水流徐缓 |
徐疾 | xú jí | 或慢或快。 | |
徐图 | xú tú | 从容地设法谋取。如:徐图歼击。 | |
徐家肺 | xú jiā fèi | 唐徐晦嗜酒,日沉湎而不伤。沈傅师善餐,可兼四五人馔恒无患。杨嗣复尝戏曰:“徐家肺,沈家脾,大是安稳。”事见唐朱揆《谐噱录.嗜酒食》。后常用为豪饮之典。 | |
徐稺榻 | xú zhì tà | 指东汉陈蕃为徐稺特设之榻。陈蕃为太守,在郡不接宾客,唯稺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事见《汉书.徐稺传》。后用为好客之典。 | |
徐庾 | xú yǔ | 南朝陈徐陵和北周庾信的并称。 | |
徐刘 | xú liú | “建安七子”中徐干和刘桢的并称。 | |
徐榻 | xú tà | 见“徐稺榻”。 | |
徐言 | xú yán | 1.低声细语。 2.从容而言。 3.犹缓言。缓气言之。 | |
徐氏 | xú shì | 春秋时殷民六族之一。 | |
徐回 | xú huí | 缓慢地回旋运转。 | |
徐卢 | xú lú | 复姓。汉代有徐卢庸。见《通志.氏族四》。 | |
徐趋 | xú qū | 犹徐步,徐行。 | |
徐宅 | xú zhái | 古代徐戎所居之地,指徐国。在今淮河中下游,即江苏西北部和安徽东北部一带。 | |
徐冯 | xú féng | 传说中周时的隐士。 | |
徐福岛 | xú fú dǎo | 指秦代方士徐福到东海去寻找的三神山。或谓即指今日本。在日本纪伊新宫山,尚有徐福墓的遗迹。 | |
徐偃 | xú yǎn | 见“徐偃王”。 | |
三徙教 | sān xǐ jiào | 指孟母为教育孟子而三迁之事。 | |
珠徙珠还 | zhū xǐ zhū huán | 《后汉书.循吏传.孟尝》载合浦产珠,宰守采珠无度,珠遂徙邻郡。孟尝到官,革除前弊,珠遂还。后因有“珠徙珠还”之说。 | |
驱徙 | qū xǐ | 驱逐迁徙。 | |
侨徙 | qiáo xǐ | 迁移到外地居住。 | |
倍徙 | bèi xǐ | 见“倍蓰”。 | |
避徙 | bì xǐ | 谓避难迁居。 | |
拔徙 | bá xǐ | 迁离本土。 | |
散徙 | sàn xǐ | 1.变动不定。 2.谓分散迁徙到各处。 | |
推徙 | tuī xǐ | 推移;更易。 | |
移徙 | yí xǐ | 1.搬动住处;迁移。 2.犹移动。 迁移;转移游牧民族到处移徙 | |
倚徙 | yǐ xǐ | 留连徘徊。 | |
游徙 | yóu xǐ | 迁移。 | |
谪徙 | zhé xǐ | 因罪而被罚迁徙。 | |
诛徙 | zhū xǐ | 杀戮和流放。 | |
骤徙 | zhòu xǐ | 谓忽然升迁官职。 | |
转徙 | zhuǎn xǐ | 转移;迁徙:往来转徙|河南旱荒,民多转徙。 | |
徙木立信 | xǐ mù lì xìn | 指通过某种手段树立典型,而使公众信服的行为。 | |
徙居 | xǐ jū | 迁居。 | |
徙官 | xǐ guān | 迁徙官职。亦指被迁之官。 | |
徙散 | xǐ sàn | 迁移疏散。 | |
徙移 | xǐ yí | 迁移。多指河流改道。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