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鲈莼 | lú chún | 鲈鱼与莼菜。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载﹕晋张翰在洛﹐见秋风起而思故乡莼鲈﹐因辞官归。后因以“鲈莼”为思乡之典。 | |
陆机莼 | lù jī chún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陆机诣王武子﹐武子前置数斛羊酪﹐指以示陆曰﹕‘卿江东何以敌此?’陆云﹕‘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后因以“陆机莼”借指家乡特产。 | |
思莼 | sī chún | 亦作“思蓴”。同“思鲈莼”。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 ( 张翰 )辟 齐王 东掾,在 洛 ,见秋风起,因思 吴中 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后因以“思鲈莼”喻思乡归隐。 | |
思鲈莼 | sī lú chún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张翰)辟齐王东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菇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后因以“思鲈莼”喻思乡归隐。 | |
香莼 | xiāng chún | 莼菜。 | |
雉尾莼 | zhì wěi chún | 初生的莼菜。 | |
猪莼 | zhū chún | 1.俗称荇菜。 2.莼菜之老者,可饲猪。 | |
莼丝 | chún sī | 莼菜。 | |
晚莟 | wǎn hàn | 迟放的花蕊。 | |
晩莟 | wǎn hàn | 迟放的花蕊。 | |
莁荑 | wú yí | 即芜荑。 | |
东萨摩亚 | dōng sà mó yà | 美国在大洋洲的属地。位于南太平洋中部。面积197平方千米。人口4.7万(1990年)。首府帕果帕果。渔业较重要。产椰子、香蕉等。 | |
比萨扬人 | bǐ sà yáng rén | 一译“米沙鄢人”。菲律宾人数最多的民族。约2270万人(1985年)。讲比萨扬语。多信天主教。主要从事农业和渔业。 | |
比萨饼 | bǐ sà bǐng | 一种意大利式饼,饼上放蕃茄、奶酪、肉类等,用烤箱烘烤而成。加最盛行于意大利城市比萨而得名。[比萨,英 pizza] | |
阿萨姆人 | ā sà mǔ rén | 印度的民族之一。另有少数分布在不丹。约1269万人(1985年)。讲阿萨姆语。多信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业。 | |
傉萨 | nù sà | 古代高丽官职名,相当于都督。 古代高丽官职名,相当于都督 | |
金沙萨 | jīn shā sà | 刚果民主共和国首都和最大城市。人口502万(1995年)。全国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有纺织、食品、造船等工业。水运枢纽,扎伊尔河流域绝大部分农产品在此集散。有国际航空站。市内有国际贸易中心、人民宫、卢蒙巴纪念碑等雄伟建筑。旅游胜地。 | |
豁萨 | huō sà | 象声词。 | |
唱萨 | chàng sà | 佛教语。萨,娑度之讹,意为善哉。 | |
现萨 | xiàn sà | 方言。“好”的隐语。 | |
札萨 | zhá sà | 原西藏地方政府官员品级名。源自蒙古语札萨克(执政官)。清代沿用于西藏。起初地位高于噶伦,后降至噶伦以下而略高于四品。其中有僧有俗,按惯例僧官札萨列于俗官札萨之前。 | |
萨杭 | sà háng | 谓用绳拴住。 | |
萨薄 | sà báo | Sabaean的对音,即古代阿拉伯半岛西南部Saba'地区居民,以善航海及经商著名。一说,来自梵语S?rthav?ha,意为商主。 | |
萨克斯管 | sà kè sī guǎn | 气鸣乐器。由比利时乐器制造家萨克斯(adolphesax,1814-1894)于1840年创制。管身金属制,上细下粗,管上端平折,吹口装有单簧片,喇叭口朝上,形似烟斗。开二十四个音孔及两个高音键。常用于军乐队、爵士乐队,亦用于管弦乐队。 | |
萨齐玛 | sà qí mǎ | 糕点名。满语。今写作“萨其马”。 | |
萨埵 | sà duǒ | 梵语。摩诃萨埵(Mah?sattva)之简称,即大士,大菩萨。 | |
萨那罕 | sà nà hǎn | 金人丈夫对妻子的称谓。 | |
萨克管 | sà kè guǎn | 一种把单簧管的簧片嘴子与各种大小(通常弯曲)的圆椎形金属管身结合在一起的管乐器,带有指键。 一种把单簧管的簧片嘴子与各种大小(通常弯曲)的圆椎形金属管身结合在一起的管乐器,带有指键 | |
紫萚 | zǐ tuò | 指初生的芦苇。 | |
萓莮 | yí nán | 1.亦作“宜莮”。 2.即萱草。 | |
菈擸 | lā là | 崩裂之声。 | |
莲菂 | lián dì | 1.亦作“莲的”。 2.莲实。 | |
菄风 | dōng fēng | 即东风菜。广东一带出产的一种菜名。 | |
菧苨 | dǐ nǐ | 即“荠苨”。 | |
击菒 | jī gǎo | 掠去枯草。 | |
马蒁 | mǎ shù | 郁金的别名。 | |
茱萸会 | zhū yú huì | 古俗重阳节佩茱萸,相约登山宴饮,称茱萸会。 | |
茱萸节 | zhū yú jié | 指重阳节。 | |
茱萸锦 | zhū yú jǐn | 古锦名。 | |
茱萸女 | zhū yú nǚ | 唐俗重阳节登高宴饮时佐酒的女侍。 | |
丹萸 | dān yú | 即茱萸。 | |
山茱萸 | shān zhū yú | 山茱萸科。落叶小乔木。叶狭卵形,对生。花小,黄色,早春先叶开花。核果椭圆形,红色,中医以果肉入药,称“山萸肉”,能温补肝肾﹑固精敛汗。园林中多有栽培,供观赏。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山茱萸》。 | |
食茱萸 | shí zhū yú | 果木名。又称欓子。落叶乔木。有刺,果实红色,味辛辣,可用作调味品,又可入药。 | |
吴茱萸 | wú zhū yú | 又名“茱萸”。芸香科。高大灌木或小乔木。羽状复叶。嫩枝和叶上有软毛。夏季开绿白色小花。果实紫红色。分布于中国中部、南部和西南部。未成熟果实可入药,能治胃寒疼痛、腹痛泄泻等。 | |
萸尊 | yú zūn | 借指茱萸酒。尊,盛酒器。 | |
萸囊 | yú náng | 盛茱萸的袋子。旧俗重九登高饮酒,人多佩带萸囊。见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 | |
萸房 | yú fáng | 茱萸花的子房。 | |
衣著 | yī zhuó | ㄧ ㄓㄨㄛˊ | 衣裳服饰。 |
暴著 | bào zhe | 明显,昭著。 | |
要著 | yào zhe | 重要之事;首要之事。 | |
众著 | zhòng zhù | 亦作“眾箸”。众所周知。 | |
论著 | lùn zhù | 1.亦作“论箸”。 2.论议和著述。 3.带有研究性的著作。 | |
较著 | jiào zhù | ㄐㄧㄠˋ ㄓㄨˋ | 〈书〉显著:彰明较著。 明显彰明较著略举较著 |
编著 | biān zhù | ㄅㄧㄢ ㄓㄨˋ | 编写;著述。 将现有的材料及自己研究的成果加以整理写成书或文章 |
土著 | tǔ zhù | ㄊㄨˇ ㄓㄨˋ | 指世世代代居住在本地的人:土著守旧者日贫。 |
显著 | xiǎn zhù | ㄒㄧㄢˇ ㄓㄨˋ | 非常明显:显著功绩。 |
译著 | yì zhù | 将用某种语言写成的著作译成另外一种语言的著作。 将用某种语言写成的著作译成另外一种语言的著作 | |
昭著 | zhāo zhù | ㄓㄠ ㄓㄨˋ | 彰明;显着。 明显;显著彰明昭著 |
原著 | yuán zhù | 著作的原本,翻译﹑改写﹑删节等所依据的著作。 | |
拙著 | zhuō zhù | 谦称自己的著作。 谦称自己的著作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