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鱼市 | yú shì | 卖鱼的市场。 | |
鱼松 | yú sōng | 用鱼类的肉加工制成的绒状或碎末状的食品。亦名鱼肉松。 用鱼肉加工制成的可口食品 | |
鱼水情 | yú shuǐ qíng | 像鱼离不开水一样亲密无间的情谊:军民鱼水情。 | |
鱼子缬 | yú zǐ xié | 绢织物名。 | |
鱼牌 | yú pái | 旧称一种因经营鱼苗而缴的税。 | |
鱼栅 | yú shān | 养鱼水域拦阻鱼类的设备,如竹箔﹑拦网﹑电栅等。可防止一定水域中鱼类的逃离或害鱼的进入。 | |
鱼脑冻 | yú nǎo dòng | 石名。质地优良,可制砚。 | |
鱼尾册 | yú wěi cè | 簿册。因古代簿页中缝有鱼尾形标志,故称。 | |
鱼贯 | yú guàn | 像游鱼一样一个挨一个地接连着(走):~而行。~入场。 | |
鱼蚌 | yú bàng | 鱼和蚌。泛指鳞介类水产。 | |
鱼更 | yú gēng | 即鱼鼓。 | |
鱼山 | yú shān | 1.《法苑珠林》卷四九:“﹝陈思王曹植﹞赏游鱼山,忽闻空中梵天之响,清雅哀婉,其声动心,独听良久……乃摹其声节﹐写为梵呗﹐撰文制音﹐传为后式。梵声显世﹐始于此焉。”后遂用为咏佛教梵呗的典实。 2.山名。即鱼条山,在河北满城西北。形如巨鱼,故名。 3.山名。在山东东阿西。 | |
鱼栫 | yú jiàn | 即鱼簖。 | |
鱼蛮 | yú mán | 1.亦作“鱼蛮子”。 2.渔夫,渔民。 | |
鱼矶 | yú jī | 可供垂钓的水边岩石。 | |
鱼眼 | yú yǎn | 1.鱼的眼睛。 2.鱼眼珠子;像鱼眼珠子之物。 3.指水烧开时冒出的状如鱼眼大小的气泡。旧时常据以说明水沸滚的程度。 | |
鱼脐 | yú qí | 指鱼腹肥腴的部分。 | |
鱼片 | yú piàn | 1.鱼制食品。由鱼体剖片去皮骨,再经加工而成。有冻鱼片﹑卤鱼片﹑干鱼片等。 2.鱼经切制而成的薄块。特指去鳞﹑去骨刺后削切成的薄片,或以之炒﹑溜成的菜肴。 | |
鱼行 | yú xíng | 贩卖鱼的店铺。 | |
鱼腹 | yú fù | 1.鱼的腹腔。 2.谓葬身鱼腹,淹死。语本《楚辞.渔父》:“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 |
鱼子 | yú zǐ | 1.鱼卵。 2.即鱼子笺。 3.指鱼子缬。 4.蠹鱼卵。 5.渔人,钓鱼者。 | |
鱼化 | yú huà | 变化成鱼。谓葬身鱼腹。 | |
鱼生 | yú shēng | 食品名。生鱼脍。鲜活鱼切成薄片,洗净血腥,加蒜﹑姜﹑醋等佐料而成。 | |
鱼化龙 | yú huà lóng | 鱼变化为龙。语本《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禹凿山开门,阔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车马。每莫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过者便化为龙。”后以喻举业成功或地位高升。 | |
鱼离 | yú lí | 同“鱼丽”。 | |
鱼千里 | yú qiān lǐ | 1.谓鱼游千里。典出《关尹子.宇》:“以盆为沼,以石为岛,鱼环游之,不知其几千万里而不穷也。” 2.比喻徒然无益地追求不止或追逐不舍。 | |
鱼汤 | yú tāng | 用鱼加佐料和水烹煮的汤类菜肴。 | |
鱼缘木 | yú yuán mù | 比喻办事不能成功。 | |
鱼税 | yú shuì | 对鱼户所征的税。 | |
鱼屿 | yú yǔ | 可供垂钓或用罾捕鱼的小岛。 | |
鱼汛 | yú xùn | 某些鱼类成群地﹑大量地出现于水面的时期。可趁此集中捕鱼。 某些鱼由于产卵、越冬、觅食等原因在一定时期内成群地出现在一定海域的现象 | |
鱼腥 | yú xīng | 1.亦作“鱼鯹”。 2.鱼虾等发出的腥气。 | |
鱼尾 | yú wěi | 1.古时宫殿屋脊上的饰物。 2.古时腰带前端的下垂部分。 3.指线装书书页中缝的鱼尾形的标志。 4.指鱼尾纹。 5.比喻事情的末尾部分。 | |
鱼路 | yú lù | 指鱼洄游的路线。 | |
鱼须 | yú xū | 1.指鲨鱼的须。 《尚书大传》卷一下:“东海:鱼须、鱼目。”郑玄 注:“所贡物,鱼须,今以为簪。”《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靡鱼须之橈旃,曳明月之珠旗。”郭璞 注引 张揖 曰:“以鱼须为旃柄。”《文选·左思<吴都赋>》:“旗鱼须,常重光。”刘良 注:“鱼须,鱼之髭鬚,以为旗竿 | |
鱼龙阵 | yú lóng zhèn | 鱼龙变化之阵,喻科举考试。 | |
鱼圆 | yú yuán | 用鱼肉加鸡蛋﹑淀粉等做成的丸子。 | |
鱼虎 | yú hǔ | 1.水鸟名。产江淮间,大者名翠鸟,小者名翠碧。一名鱼师﹐一名鱼狗。能捕食鱼,故名。 2.鱼名。又名泡鱼。形似河豚,背扁而褐,腹圆而白,体面有刺,遇敌则腹胀刺立以自卫。 | |
鱼牙行 | yú yá háng | 指贩卖鱼的人。 | |
鱼瞰 | yú kàn | 比喻目光专注。 | |
鱼乐 | yú lè | 《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本谓鱼游水中,悠然自得。后亦以喻纵情山水,逍遥游乐。 | |
鱼轩 | yú xuān | 1.古代贵族妇女所乘的车。 用鱼皮为饰。《左传·闵公二年》:“归夫人鱼轩。”杜预 注:“鱼轩,夫人车,以鱼皮为饰。”唐 王维《故南阳夫人樊氏挽歌》之一:“锦衣餘翟黻,绣轂罢鱼轩。”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柴四》:“见綵旂前导,华轂后随,鲜衣花帽,簇拥鱼轩。” | |
鱼栏 | yú lán | 旧称购销鱼类的牙行。 | |
鱼膏 | yú gāo | 鱼脂;鱼油。旧时常用以作灯火燃料。 | |
鱼梯 | yú tī | 又称“梯级式鱼道”。利用隔板将水槽上、下游的总水位差分成许多梯级池室的鱼道。采用水垫、沿程摩擦阻力及水流对冲、扩散来消耗水能,降低过鱼孔的流速,并能调整过鱼孔的形式、位置、尺寸以适应不同习性鱼类的需要。现应用较多。 | |
鱼丽阵 | yú lí zhèn | 1.亦作“鱼丽陈”。 2.古代战阵名。 | |
鱼阜 | yú fù | 同“鱼埠”。 清 屈大均《广东新语·鳞语·鱼饷》:“所谓鱼阜者,鱼花步也。” | |
鱼跃 | yú yuè | 1.鱼跃出水面。 | |
鱼阵 | yú zhèn | 指规模较大的鱼群。 | |
鱼腊 | yú là | 1.干鱼。 2.特指一种五味脯。参阅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脯腊》。 | |
鱼肝油 | yú gān yóu | 由鱼类(主要为鲨鱼、鳐鱼、鳕鱼、鲔鱼等)和海兽类(如海豚、鲸)的肝脏提取的一种油脂。色黄,有微腥味。富含维生素a和d。供药用。 从各种鱼类的肝脏制取的脂肪油(如鳕鱼肝油,鲽鱼肝油,鲨鱼肝油),是维生素A、D的来源 | |
鱼睨 | yú nì | 像鱼那样瞪眼注视。比喻瞠目而视,不感兴趣。 | |
鱼利 | yú lì | 因渔业得到的利益。 | |
鱼国 | yú guó | 谓盛产鱼的地方。 | |
鱼子酱 | yú zǐ jiàng | 鲟鱼及某些其他大鱼经盐腌的鱼卵,用作开胃品。 鲟鱼及某些其他大鱼经盐腌的鱼卵,用作开胃品 | |
鱼尾霞 | yú wěi xiá | 形容霞光如鲤鱼尾之红色。 | |
鱼艇 | yú tǐng | 指轻便渔船。 | |
鱼蠃 | yú luǒ | 鱼和螺。泛指鳞介水产。蠃,通“螺”。 | |
鲀形目 | tún xíng mù | 一目特殊的真骨型鱼,包括扳机鱼(trigger fishes)、河鲀(puffers)、箱鲀(trunkfishes)及远洋的太阳鱼(sunfishes)等。灰色扳机鱼(Balistes capriscus)是鲀形目的一个代表型。 | |
鱼鱿 | yú yóu | 指鱼鱿兰。因花白色如鱿鱼肉色,故名。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