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词语 拼音 注音 意思解释
蝝息 yuán xī  谓有口能呼吸。蝝﹐用同“喙”。
蜉蝣羽 fú yóu yǔ  《诗.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毛传:“蜉蝣﹐渠略也﹐朝生夕死﹐犹有羽翼以自修饰。”朱熹集传:“此诗盖以时人有玩细娱而忘远虑者﹐故以蜉蝣为比而刺之。”后因以“蜉蝣羽”比喻只顾目前﹑不图将来的人。
蜉蝣岛 fú yóu dǎo  岛名。在山东省莱州市。俗称芙蓉岛。
蚍蝣 pí yóu  蚍蜉和蜉蝣。极言其小。
蝣晷 yóu guǐ  像蜉蝣生命那么短促的时间。
盘翼蝠科 pán yì fú kē  翼手目(Chiroptera)的一科,产于中、南美洲,其特征是拇指上有一个带柄的吸盘和一个很发达的爪。 翼手目(Chiroptera)的一科,产于中、南美洲,其特征是拇指上有一个带柄的吸盘和一个很发达的爪
蝙蝠扇 biān fú shàn  扇名。
蝙蝠衫 biān fú shān  一种袖口小、腋下部位特大的上衣。 一种袖口小、腋下部位特大的上衣
燕蝠争 yàn fú zhēng  比喻无意义的争吵。宋朋九万《东坡乌台诗案.寄周邠诸诗》:“舜举言,自来闻人说一小话云:燕以日出为旦,日入为夕;蝙蝠以日入为旦,日出为夕。争之不决,诉之凤凰。凤凰是百鸟之王。至路次逢一禽,谓燕曰:不须往诉,凤凰在假。或云凤凰渴睡。今不记其详,都是训狐权摄。舜举意以话戏笑王庭老
红蝙蝠 hóng biān fú  一种形似蝙蝠的动物。
蝙蝠 biān fú  ㄅㄧㄢ ㄈㄨˊ 1.哺乳动物。头部和躯干似鼠﹐四肢和尾部之间有膜相连﹐常在夜间飞翔﹐捕食蚊﹑蛾等昆虫。视力很弱﹐靠自身发出的超声波来引导飞行。 2.《伊索寓言》中有《蝙蝠和黄鼠狼》的故事:有一蝙蝠先后被仇鸟和仇鼠的黄鼠狼逮住﹐皆随机应变﹐以其似鼠又似鸟的外形﹐分别诡言自己是鼠和鸟﹐得以保全性命
蝠蛇 fú shé  即蝮蛇。
喘蝡 chuǎn ruǎn  1.亦作“喘耎”。 2.无足虫。
选蝡 xuǎn ruǎn  同“选耎”。
肸蝢 xī xié  即月氏,古代西域国名。
蝤蝥 yóu móu  见“蝤蛑”。
刺蝥 cì móu  一种吃稻根的小虫。蝥,同“蟊”。
斑蝥 bān máo  昆虫,触角呈鞭状,腿细长,鞘翅上有黄黑色斑纹,成虫危害大豆、棉花、茄子等农作物。可入药。 一种昆虫,体长六七分,颜色美丽,爱捕食小虫还有斑蝥。——鲁迅《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所说斑蝥,为类似斑蝥的“行夜虫”,俗称“打屁虫”
蝥贼 máo zéi  ㄇㄠˊ ㄗㄟˊ 食禾稼的两种害虫。多比喻危害人民和国家的坏人或灾异。
射蝨 shè shī  谓射艺之精,虽微细如虱亦能射中。《列子·汤问》:“纪昌 者,又学射於 飞卫 …… 昌 以氂悬蝨於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餘物,皆丘山也。乃以 燕 角之弧、朔 蓬之簳射之,贯蝨之心而悬不絶。”
头蝨 tóu shī  寄生在人的头发里的一种虱子。 体长形,灰白色,有的带黑色或黄色,脚短而粗。吸食血液。卵白色,有胶汁黏在头发上。它能传播斑疹伤寒等疾病。
狗蝨 gǒu shī  1.一种寄生狗体、吸食狗血的虱子,状如胡麻子。 宋 苏轼《服胡麻赋》:“状如狗蝨,其茎方兮。”
蚁蝨 yǐ shī  亦作“蚁虱”。亦作“螘蝨”。蚂蚁和虱子。
蝨蛊 shī gǔ  旧传一种邪术。指以虱培育而成的蛊毒。
蝨官 shī guān  指蠹国害民的人或事。
蝨蚁 shī yǐ  鱼身上生白点或黑点的病症。
蝨虮 shī jǐ  亦作“虱蟣”。 虱子和虱卵。泛指微小的生物。
蝨虫 shī chóng  亦作“虱虫”。即虱子。
蝨瘤 shī liú  亦作“虱瘤”。虱子寄生在肌肤上所形成的瘤。
蝨瘕 shī jiǎ  同“蝨癥”。
蝨症 shī zhèng  指虱子在体内结块的病。
蝨病 shī bìng  指头虱、体虱、阴虱等寄生于人体的不同部位所产生的皮肤病。 患处很痒,体虱并可为传染斑疹伤寒、回归热等疾病的媒介。
蝨子 shī zǐ  亦作“虱子”。 哺乳动物的体外寄生虫。浅黄色或灰黑色,有短毛,头小,无翅,腹部大,刺吸式口器。常寄生在人畜身体上,吸食血液。寄生在人体上的有头虱、体虱、阴虱等,能传染斑疹伤寒和回归热等疾病。
蝩虫 chóng chóng  蝗虫。
蛈蝪 tiě tāng  土蜘蛛。
三蝬 sān zōng  介类动物名。
蝭母 tí mǔ  知母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酸枣》。
虾蟇车 xiā má chē  见“虾蟆车”。
虾蟇陵 xiā má líng  见“虾蟆陵”。
虾蟇子 xiā má zǐ  见“虾蟆子”。
虾蟇禅 xiā má chán  见“ 虾蟆禪 ”。
虾蟇柝 xiā má tuò  虾蟆更。
虾蟇 xiā má  见“虾蟆”。
官虾蟇 guān xiā má  晋惠帝 秉性愚蒙,曾在 华林园 闻虾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侍臣 贾胤 对曰:“在官地为官虾蟇,在私地为私虾蟇。”令曰:“若官虾蟇,可给廪。”见《晋书·惠帝纪》。后用作对虾蟆的谑称。
井蟇 jǐng má  即井蛙。
虾蟆台 há má tái  蝌蚪的别名。见《尔雅翼.释鱼三》及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四.蝌斗》。
虾蟆护 há má hù  鸟名。
虾蟆粘 há má zhān  蝌蚪的别名。
虾蟆子 há má zǐ  即蝌蚪。
虾蟆瘟 há má wēn  瘟疫名。一种即痄腮。多发于小儿﹐有传染性。以一侧或两侧腮部肿胀﹑疼痛为特征。常伴有恶寒﹑发热。
虾蟆禅 há má chán  佛教语。禅宗谓虾蟆唯解一跳,不解他术。比喻一知半解而不活泼、不自由之“死禅”。
虾蟆烟 há má yān  1.亦作“蛤蟆烟”。 2.烟草的一种。
虾蟆柝 há má tuò  虾蟆更。
虾蟆更 há má gēng  1.击木柝警夜。以柝声似虾蟆叫﹐故称。 2.宋时宫中称五更以外的六更。
虾蟆给事 há má jǐ shì  对明胡汝宁的戏称。
虾蟆镜 há má jìng  1.亦作“蛤蟆镜”。 2.有色眼镜的俗称。
虾蟆抱桂 há má bào guì  《淮南子.说林训》:“月照天下﹐蚀于詹诸。”传说詹诸(蟾蜍)为月中虾蟆﹐食月;月中有桂。因用“虾蟆抱桂”指月蚀。
虾蟆泉 há má quán  泉名。在河南省陕县西门外。
癞虾蟆 lài há má  ㄌㄞˋ ㄏㄚˊ ㄇㄚˊ 1.亦作“癞蛤蟆”。 2.蟾蜍的通称。 3.比喻丑陋的人。 4.特指身患癞疾的人。
哈士蟆 hà shì má  又称中国林蛙。蛙的一种。身体灰褐色,生活于阴湿的山坡树丛中。雌性腹内有脂肪状物质,叫哈士蟆油,中医用为养阴药,主治虚劳咳嗽等症。哈士蟆为我国特产之一,主要产在东北各省。 即中国林蛙。产于中国东北的一种蛙,体长一般6—7厘米,背部土灰色至暗绿色,散布黄色及红色斑点,鼓膜处有一黑色

字典查询

拼音查字偏旁部首笔画查字汉字结构汉字拆字

热门组词

春组词夏组词秋组词冬组词鼠组词牛组词虎组词兔组词龙组词蛇组词马组词羊组词猴组词鸡组词狗组词猪组词狼组词熊组词猫组词

成语查询

联合式成语主谓式成语动宾式成语偏正式成语紧缩式成语连动式成语补充式成语复句式成语复杂式成语贬义成语中性成语褒义成语一般成语常用成语当代成语近代成语古代成语

诗词查询

诗词分类诗人大全诗词名句诗词大全宋词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古诗三百首宋词精选乐府

其他查询

反义词近义词文学典籍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