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蜕蝉 | tuì chán | 蝉脱壳。谓解脱成仙。 | |
香蝉 | xiāng chán | 女子鬓发的美称。 | |
鸦蝉 | yā chán | 鸦与蝉。比喻小人。 | |
玄武蝉 | xuán wǔ chán | 黑蝴蝶。 | |
银蝉 | yín chán | 古代妇女所用银色蝉形的贴面饰物。 | |
喑蝉 | yīn chán | 蝉的一种。 | |
玉蝉 | yù chán | 1.蝉鬓的美称。 2.首饰。 3.指冠饰。即貂蝉。 4.植物名。即石蝉花。以其花似蝉,故名。 | |
爚蝉 | yuè chán | 举火诱蝉。 | |
蚱蝉 | zhà chán | 蝉的一种。体大﹐色黑﹐有光泽﹐翅透明﹐鸣声直而长。 | |
蝉啼 | chán tí | 蝉的哀鸣声。 | |
蝉鸟 | chán niǎo | 传说中的一种小鸟。 | |
蝉子 | chán zǐ | 蝉。 | |
蝉蜎 | chán yuān | 1.蝉﹐通“婵”。飞腾貌。《文选.木华》“蝉蜎”李善注:“蝉蜎,烟艳飞腾之貌。”一说远视貌。李周翰注:“蝉蜎,远视貌。” 2.蝉﹐通“婵”。妍雅貌。 | |
蝉组 | chán zǔ | 犹冠带。 | |
蝉緌 | chán ruí | 蝉冠冠缨的下垂部分。古代言官的冠饰。 | |
蝉清 | chán qīng | 谓蝉声清扬。 | |
蝉纹 | chán wén | 青铜器纹饰之一。大多以略呈三角形的图案表示蝉体﹐不带蝉足﹐四周填云雷纹。另有一种长形的蝉纹﹐带蝉足﹐也填云雷纹。盛行于商至西周。 | |
蝉焉 | chán yān | 1.亦作“蝉嫣”。 2.岁阴名。卯年的别称。又称“单阏”。 | |
蝉匷 | chán jué | 车类。《淮南子.说林训》:“古之所为不可更,则推车至今无蝉匷。”高诱注:“蝉匷,车类。读如孔子射于矍相之矍。”一说,车轮的外圈。 | |
蝉蛇 | chán shé | 鳝鱼。蝉﹐通“鳝”。 | |
蝉连 | chán lián | 见“蝉联”。 | |
蝉腹 | chán fù | 蝉饮而不食﹐腹内清空。比喻高洁的躯体。 | |
蝉化 | chán huà | 犹道教所说的羽化。 | |
蝉灵子 | chán líng zǐ | 方言。蝉。 | |
蝉机 | chán jī | 指地动仪的蟾蜍机轴。蝉﹐通“蟾”。 | |
蝉儿 | chán ér | 一种马饰。 | |
蝉鸣稻 | chán míng dào | 蝉鸣时成熟的稻子。 | |
蝉槐 | chán huái | 古者高官头戴蝉冠;周时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三槐为三公之位。故以“蝉槐”指称御史等大官。 | |
蝉壳 | chán ké | 蝉自幼虫变为成虫时所脱下的壳。 | |
蝉珥 | chán ěr | 古代侍从官的冠饰。蝉﹐蝉文。珥﹐珥珰。后借指高官。 | |
蝉唱 | chán chàng | 蝉声。 | |
蝉鬓 | chán bìn | 亦作“蝉髩”。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两鬓薄如蝉翼,故称。亦借指妇女。 | |
蝉急 | chán jí | 谓蝉声紧促。 | |
蜼彝 | wèi yí | 1.古礼器。周礼“六彝”之一。器上以蜼为饰﹐故称。 2.泛指青铜器。 | |
虹蜺阁 | hóng ní gé | 悬空的复道。 | |
断蜺 | duàn ní | 见“断霓”。 | |
长蜺 | cháng ní | 见“长霓”。 | |
云蜺 | yún ní | 见“云霓”。 | |
虹蜺 | hóng ní | 1.亦作“虹霓”。 2.即螮蝀。为雨后或日出﹑日没之际天空中所现的七色圆弧。虹蜺常有内外二环﹐内环称虹﹐也称正虹﹑雄虹;外环称蜺﹐也称副虹﹑雌虹或雌蜺。 3.旧时以虹蜺色彩艳丽﹐比喻人的才华藻绘;又以虹蜺为二气不正之交﹐象征淫奔﹑作乱。 | |
白蜺 | bái ní | 1.亦作“白霓”。 2.白色的副虹。 | |
投蜺 | tóu ní | 1.亦作“投霓”。 2.谓天降虹霓,示天下将乱。 | |
蜺云 | ní yún | 一种彩云。 传说古代两军相当,有善瞻望云气者,能据此测出敌我动态及胜败。 | |
蜺妖 | ní yāo | 犹言妖氛。古代传说虹蜺为不正之气所生。 | |
蜺字 | ní zì | 像彩虹般艳丽的文字。用作对文章的美称。 | |
蜺旄 | ní máo | 画虹蜺的彩旗。 | |
蜺旌 | ní jīng | 彩饰之旗。 | |
虹蝀 | hóng dōng | 泛指虹。 | |
蝃蝀 | dì dōng | 1.亦作“螮蝀”。亦作“?蝀”。 2.虹的别名。 3.借指桥。 4.比喻才气横溢。 | |
玉蝀 | yù dōng | 桥名,在北京西安门东,北海与中南海之间,又名御河桥。 | |
蜾扁 | guǒ biǎn | 见“蜾匾”。 | |
蜾匾 | guǒ biǎn | 1.亦作“蜾扁”。 2.篆书的一体。形略扁﹐故称。 | |
竖蜻蜓 | shù qīng tíng | 一种杂戏,其动作为头脚倒竖,用双手支撑全身。亦泛指这种动作。 | |
蛉蜻 | líng qīng | 有窗的轻舟。 | |
蜻蜓树 | qīng tíng shù | 传说中的树名。 | |
蜻虰 | qīng dīng | 蜻蜓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二.蜻蛉》。 | |
蜻蛚子 | qīng liè zǐ | 虫名。似蟋蟀而小﹐绿色﹐能鸣。 | |
蜻蛚 | qīng liè | 1.亦作“蜻{列/虫}”。 2.即蟋蟀。 | |
蜻蛉 | qīng líng | 1.蜻蜓的别称。一说极似蜻蜓。惟前翅较短﹐不能远飞。 2.指一种小船。 | |
盘蜿 | pán wān | 盘旋屈曲。 | |
蛇蜿 | shé wān | 如蛇之蜿蜒。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