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蟊疾 | máo jí | 蟊虫为害。 | |
蟊贼 | máo zéi | 1.吃禾苗的两种害虫。 2.喻危害人民或国家的人。 | |
蟊虿 | máo chài | 比喻坏人。 | |
蟊螟 | máo míng | 危害庄稼的两种害虫。语出《诗.小雅.大田》:“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毛传:“食心曰螟……食根曰蟊。” | |
螏蟍 | jí lí | 蝍蛆别名。 | |
螪蚵 | shāng kē | 见“螪何”。 | |
蛴螬 | qí cáo | 金龟子的幼虫﹐长寸许﹐居于土中﹐以植物根茎等为食﹐为主要地下害虫。 金龟子的幼虫,长寸许,居于土中,以植物根茎等为食,为主要地下害虫。如:蛴领(比喻美女的头颈) | |
螬蛴 | cáo qí | 1.蛴螬。 2.此虫白色,圆柱状。古代诗文中常用以比喻女子颈部的白嫩。 | |
蝼螲 | lóu zhì | 古书上指蝼蛄。 | |
螲蝼 | zhì lóu | 蝼蛄。 蝼蛄 | |
虺螫 | huī shì | 毒蛇咬。比喻被谗人诬陷。 | |
蜂螫 | fēng shì | 1.亦作“蠭螫”。 2.蜂尾刺人。比喻毒害。 | |
刺螫 | cì shì | 蝎子﹑蜂等用尾刺刺入动物皮肉,分泌出毒汁,使之中毒。蝎子就常用这种方法捕食小虫。 | |
险螫 | xiǎn shì | 阴毒。 | |
蜇螫 | zhē shì | 毒蛇咬。 | |
螫毒 | shì dú | 谓蜂﹑蝎等以尾针螫刺行毒。比喻毒害。 | |
螫刺 | shì cì | 扎﹐刺。 | |
螫针 | shì zhēn | 蜜蜂﹑胡蜂等尾部有螫刺作用的一种构造。它连接毒腺﹐能分泌毒液﹐注入被刺动物体内。因螫针有倒生刺﹐不易拔出﹐当螫刺时﹐有时致腹部内脏器官随之拔出﹐蜂虫亦死亡。 | |
螫蜂 | shì fēng | 螫蜂科的一种。 | |
螫手 | shì shǒu | 1.见“螫手解腕”。 2.咬手。 | |
螫虫 | shì chóng | 尾部有毒针可刺人的虫。 | |
桑螵蛸 | sāng piāo xiāo | 螳螂科动物缀在桑枝上的卵鞘。可作中药,主治遗精﹑早泄﹑遗尿等症。 | |
螵蛸 | piāo xiāo | 1.螳螂的卵块。产在桑树上的名桑螵蛸﹐可入药。 2.乌贼鱼骨。 螳螂的卵块,螳螂产卵子的房,又名蜱蛸。产生桑树上的名桑螵蛸,可入药。乌贼鱼骨也叫螵蛸 | |
螳拒 | táng jù | 犹言螳臂当车。 | |
螳螂子 | táng láng zǐ | 鲚鱼子的别名。 | |
螳臂 | táng bì | 语本《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蜋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后以“螳臂”比喻自不量力或微弱之力。 | |
螳怒 | táng nù | 《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蜋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后因以“螳怒”形容自不量力。 | |
螳螂 | táng láng | 1.亦作“螗螂”。 2.即螳蜋。 螳螂属或者有关属(螳螂总科)的昆虫,具有长的前胸,取食其它昆虫,用前肢抱握好像念经但是对人类无害 | |
螳轮 | táng lún | 《韩诗外传》卷八:“齐庄公出猎﹐有螳螂举足将搏其轮。问其御曰:‘此何虫也?’御曰:‘此螳蜋也。其为虫﹐知进而不知退﹐不量力而轻就敌。’”后因以“螳轮”比喻自不量力者。 | |
来复螺纹 | lái fù luó wén | 即来复线。 | |
鹦螺杯 | yīng luó bēi | 即鹦鹉杯。 | |
穷蛤螺 | qióng gé luó | 犹言穷光蛋。 | |
轻螺 | qīng luó | 指黛眉。 | |
马轲螺 | mǎ kē luó | 珂贝的别称。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二.珂》。 | |
九孔螺 | jiǔ kǒng luó | 即石决明。 | |
酒螺 | jiǔ luó | 亦作“酒蠃”。用螺壳做成的酒杯。后亦泛指酒杯。 | |
金螺 | jīn luó | 用***或红螺壳做成的酒杯的美称。 | |
红螺 | hóng luó | 1.亦称“红蠃”。 2.软体动物名。壳薄而红,可制为酒杯。 3.因用作酒杯或酒的代称。 | |
法螺 | fǎ luó | 软体动物的一属,多生活在海洋中,壳圆锥形,壁厚,长约1尺,表面有很多瘤状突起。磨去尖顶的壳吹起来很响,古代做佛事时用来做乐器,所以叫法螺。渔船、航船等也用来做号角。 | |
钿螺 | diàn luó | 1.亦作“钿蠃”。 2.即螺钿。以各种螺贝磨成的薄片﹐作镶嵌漆器及其他器物之用。 | |
抽陀螺 | chōu tuó luó | 亦作“打陀螺”。传统体育游戏。陀螺为木制的圆锥形,上大下尖。将尖头着地,以绳抽之,使之旋转。另有鸣声陀螺和菱形陀螺,以竹木制成中空圆筒,中间贯以旋轴。圆筒体开有狭长裂口,转动时由于气流作用能发声。菱形陀螺为两头小,中间大,以绳绕螺身。玩时将螺掷地,顺势抽绳,使螺旋转。 | |
扁螺 | biǎn luó | 蚬的别名。 | |
碧螺 | bì luó | 指少女的一种螺壳状发髻。 | |
杯螺 | bēi luó | 即螺杯,用螺壳雕制的酒杯。 | |
蚌螺 | bàng luó | 见“蚌蠃”。 | |
石螺 | shí luó | 即石黛。 | |
陀螺 | tuó luó | ①“陀螺仪”的简称。测量飞行器相对惯性空间的转角或角速度的装置。主要由一个高速旋转的转子支承在一个或两个框架中组成。具有定轴性和进动性等特性。②形状略似海螺的儿童玩具。用绳子缠绕后,用力抽绳,可直立旋转。有的利用发条的弹力旋转。 儿童玩具;普通是梨形圆锥体,底下有个钢尖,可 | |
文螺 | wén luó | 有花纹的海螺。 | |
蜗螺 | wō luó | 螺蛳。 | |
蜒蚰螺 | yán yóu luó | 蜗牛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四.蜗牛》。 | |
旋螺 | xuán luó | 1.即螺旋。 2.指螺旋状物。 3.螺的一种。其螺壳作回旋状。 | |
钟螺 | zhōng luó | 螺的一种。身体小﹐壳黄色﹐有赤褐色斑纹。多生活在山野树阴下。 | |
螺丝 | luó sī | 1.螺旋。 2.螺钉的俗称。 3.螺纹的俗称。 螺钉。见“螺杆” | |
螺旋桨 | luó xuán jiǎng | 推动船舶、飞机航行的一种推进器。船用螺旋桨俗称“车叶”,飞机的螺旋桨称“空气螺旋桨”。有二至七桨叶,由发动机带动旋转时,桨叶前面压力降低,后面压力增高,因而产生动力。 | |
螺丝起子 | luó sī qǐ zǐ | 见“改锥”。 见“改锥” | |
螺蚌 | luó bàng | 1.亦作“螺蚄”。亦作“螺蜯”。 2.螺与蚌。亦泛指有贝壳的软体动物。 | |
螺山石 | luó shān shí | 即圆通山之石。圆通山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东北隅﹐因其山石绾青篆翠﹐旋如螺髻﹐故称。 | |
螺贝 | luó bèi | 古代雍羌乐器名。 | |
螺眉 | luó méi | 用螺黛画过的双眉。 | |
螺旋 | luó xuán | ①像螺蛳壳纹理的曲线形:螺旋桨。②简单机械。圆柱体表面凸出的和物体孔眼里凹入的像螺蛳壳上的螺纹相配合,旋转其中一个即可使两者沿螺纹移动。螺钉、螺栓、千斤顶等都是螺旋在机械上的应用。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