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铜声 | tóng shēng | 1.敲击铜而发出的声响。引申指洪亮的声音。 2.比喻遒劲的笔力。 | |
铜山 | tóng shān | ㄊㄨㄙˊ ㄕㄢ | 1.蕴藏﹑出产铜矿的山。 2.指金钱﹔钱库。 |
铜刻 | tóng kè | 指铜版画。 | |
铜片 | tóng piàn | 1.铜镜。 2.铜元。 | |
铜金 | tóng jīn | 即铜。 | |
铜瑁 | tóng mào | 1.饰金的玉瓒。天子朝会所用的礼器。 2.借指王位。 | |
铜马 | tóng mǎ | 1.铜铸的马。 2.即铜马军。 | |
铜门 | tóng mén | 指金门﹐金马门。 | |
铜阙 | tóng quē | 比喻呈青铜色的双峰。 | |
铜青 | tóng qīng | 铜锈﹔铜绿。 | |
铜竟 | tóng jìng | 见“铜镜”。 | |
铜壶 | tóng hú | 古代铜制壶形的计时器。 | |
铜焊 | tóng hàn | 用比普通焊料较为难熔的合金(如硬焊料或黄铜焊料)来焊接。 用比普通焊料较为难熔的合金(如硬焊料或黄铜焊料)来焊接 | |
铜钱 | tóng qián | 1.古代铜质辅币。圆形﹐中有方孔﹐价值最小。历代通用﹐但形制不一。清代末年使用铜元后﹐逐渐停止流通。 2.泛指钱财﹑钞票。 圆形的方孔钱,为古时铜质辅币 | |
铜扣 | tóng kòu | 铜元﹔铜钱。 | |
铜升 | tóng shēng | 古代量器。铜制的升。 | |
铜牌 | tóng pái | 1.铜制的牌子。 2.与官印配合使用的铜铸符契。 3.铜质奖牌。多作奖品。次于金牌﹑银牌。 | |
铜轮 | tóng lún | 1.佛教语。转轮圣王手中持的铜制轮宝。 2.佛塔上的相轮。 3.铜碾。 | |
铜史 | tóng shǐ | 1.指汉张衡所制漏刻仪上的铜制仙人像。 2.借指漏刻铜壶。 | |
铜匠 | tóng jiàng | 制造和修理铜器的手工业工人。 用铜板或黄铜板制造各种器件(如铜壶、铜锅、铜管及各种配件)的人;从事铜方面工作的人 | |
铜泡 | tóng pào | 子弹“底火”部分的俗称。 | |
铜爵 | tóng jué | 见“铜雀”。 | |
铜斤 | tóng jīn | 指一定份量的铜钱。 | |
铜户 | tóng hù | 制造铜器的家庭作坊。 | |
铜松 | tóng sōng | 刚劲苍郁的松树。 | |
铜丝 | tóng sī | 1.用铜拉制成的线状成品。电机线圈﹑工业用筛等多用铜丝制成。 2.用铜丝绞制的缆绳。 | |
铜盘 | tóng pán | 1.亦作“铜槃”。 商 至 战国 时朞流行的一种铜制受水器。当时盥洗用匜浇水,用盘承接。多数为圆形,浅腹,圈足或三足,内饰龟鱼等动物纹样。少数为长方形,虢季子白盘是迄今所见最大的铜盘。亦泛指一般的铜质盘。2.即铜钹。3.指烛台。 | |
铜精 | tóng jīng | 1.道教所谓的铜的精灵。 2.中医学药名。铜青的一种。 | |
忍铠 | rěn kǎi | 见“忍辱铠”。 | |
六属铠 | liù shǔ kǎi | 由六叶兕牛皮组连而成的铠甲。 | |
马铠 | mǎ kǎi | 战马之甲。 | |
两当铠 | liǎng dāng kǎi | 保护胸﹑背的铠甲。 | |
刚铠 | gāng kǎi | 指铁甲。 | |
小铠 | xiǎo kǎi | 防身内甲。 | |
纸铠 | zhǐ kǎi | 即纸甲。用布帛裱糊实以纸筋的铠甲。古时战争时用以护身。 | |
铠马 | kǎi mǎ | 披带铠甲的马﹐战马。 | |
铠骑 | kǎi qí | 身穿铠甲的骑兵。 | |
铠曹 | kǎi cáo | 掌管铠甲的官署。 | |
铠扞 | kǎi gǎn | 古代射者所着护臂。 | |
六铢纱 | liù zhū shā | 指六铢衣。 | |
二铢钱 | èr zhū qián | 古代货币的一种。重量为两铢,故名。 | |
八铢钱 | bā zhū qián | 古币名。 | |
三铢钱 | sān zhū qián | 汉代铜币名。铸于武帝建元元年,上有“三铢”二字,故名。建元五年停铸。 | |
五铢服 | wǔ zhū fú | 见“五铢衣”。 | |
五铢钱 | wǔ zhū qián | 钱币名。汉武帝元狩五年始铸,重五铢,上篆“五铢”二字。自汉历魏﹑晋﹑六朝至隋皆续有铸造,惟形制大小不一。唐武德四年废。 | |
六铢 | liù zhū | 1.四分之一两。铢﹐古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 2.古钱币名。详“六铢钱”。 3.指六铢衣。 | |
毛铢 | máo zhū | 形容极微小的利益。 | |
毫铢 | háo zhū | 指极轻微的分量。毫﹑铢均是微小的重量单位。 | |
四铢 | sì zhū | 见“四铢钱”。 | |
五铢 | wǔ zhū | 1.即五铢钱。 2.见“五铢衣”。 | |
星铢 | xīng zhū | 喻指细微之物。 | |
一铢 | yī zhū | 1.古代衡制中的重量单位,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为一铢。 2.喻轻微。 | |
辎铢 | zī zhū | 犹锱铢。比喻极微小的数量。 | |
铢秒 | zhū miǎo | 一铢一秒。比喻微小。 | |
铢称 | zhū chēng | 谓极细致地衡量﹑推究。 | |
铢两 | zhū liǎng | 1.一铢一两。引申为极轻的分量。 2.比喻微小。 3.借指微小之物。 4.特指极少量的钱财﹑银两。 5.谓分出轻重。喻品评。 | |
铢棉 | zhū mián | 形容极少的棉絮。 | |
铢分 | zhū fēn | 1.一铢一分。比喻微小。 2.比喻微小的事物。 3.细致辨别。 | |
铢秤 | zhū chèng | 宋代以铢为最小计量单位的秤。二十四铢为一两。 | |
铢刀 | zhū dāo | 钝刀﹔不锋利的刀。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