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词语 拼音 注音 意思解释
牌匾 pái biǎn  匾额;招牌。 通常是金属或木制的题有文字的板,置于门楣上或墙上,用来标明地点或纪念某人或某事件
牌局 pái jú  用牌作赌具的赌博聚会。 打牌赌博的聚会或场所
牌楼 pái lóu  ㄆㄞˊ ㄌㄡˊ 1.一种装饰性建筑物。有二根或四根并列直柱﹐上有檐额。多建于街市要冲或名胜处。 2.指为庆贺而用竹木等搭建的类似牌楼的临时建筑物。
牌子 pái zi  1.招牌;门牌。 2.牌位﹐神主。 3.领物凭证。 4.告示牌。 5.工牌。旧时工人上班的凭证。 6.企业为商品所起的专用名号。 7.指名气。 8.盾牌。 9.指持盾牌的士兵。 10.指简版。一种特制的书帖。 11.对牌军的称呼。 12.词曲的调名。
牌风 pái fēng  1.赌徒打牌时的运气。 2.指打牌者的气度。
牌长 pái cháng  旧时地方基层组织“牌”的头领。
牌匣 pái xiá  传递急速文件的匣子。
牌座 pái zuò  即牌位。
牌票 pái piào  旧时官方为某具体目的而填发的固定格式的书面命令﹐差役执行时持为凭证。
牌九 pái jiǔ  骨牌。
牌尾 pái wěi  1.太平天国对军中或城中老弱残疾者的称呼。一般指年龄不足十五﹑六岁或超过五﹑六十岁的男子。 2.见“牌尾馆”。
牌刀 pái dāo  盾牌与斫刀。
牌纛 pái dào  用作仪仗的金牌和大旗。
牌榜 pái bǎng  见“牌牓”。
牌照 pái zhào  ㄆㄞˊ ㄓㄠˋ 政府发给的经商﹑设摊﹑行车等许可证。 政府部门发的营业执照或行车凭证
牌坊 pái fāng  ㄆㄞˊ ㄆㄞˊ ㄆㄞˊ 又名“牌楼”。一种门架式的建筑物。由立柱、额枋、斗栱等构件和屋顶组成。多用木、石、砖、琉璃等材料建造。旧时主要用于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功德,一般建于祠堂、寺庙、陵墓等前面或街道路口。明清两朝特别盛行。现今在节日活动时,也常搭建临时性的牌楼,挂灯结彩,以示庆祝。 形状像牌楼
牌手 pái shǒu  持盾牌的兵卒。
牌示 pái shì  张贴在布告牌上的文告。 旧时张贴在布告牌上的文告
三千牍 sān qiān dú  《史记.滑稽列传》:“朔(东方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后用以指向皇帝进呈的长篇奏疏。三千,极言其多。
木牍 mù dú  古代用以写字的木简。
两牍 liǎng dú  指原告之诉状和被告之答辩状。
连牍 lián dú  1.犹连篇。 2.指连篇的书函﹑文稿等。
进牍 jìn dú  1.古代进奉写字用的木板或纸笺。多指请人赋诗作文。 2.进呈书表。
还牍 hái dú  犹回信。
汉牍 hàn dú  指汉代史籍。
公牍 gōng dú  ㄍㄨㄙ ㄉㄨˊ 公文:公牍往返只是例行公事。
匦牍 guǐ dú  1.盛放物品的匣子。牍,通“椟”。 2.置于匣中的文书。
竿牍 gān dú  书札。
尺牍 chǐ dú  ㄔㄧˇ ㄉㄨˊ ①古代书写用的一尺长的木简:谁谓情可书,尽言非尺牍。 ②书信:亲笔尺牍答之|不知道书信格式,找本尺牍看看。
陈牍 chén dú  陈旧的简牍。指古籍。
尺一牍 chǐ yī dú  见“尺一”。
策牍 cè dú  简策版牍。后指书写用的纸张。
笔牍 bǐ dú  1.犹纸笔。泛指文具。 2.犹文牍。
秉牍 bǐng dú  手持简牍。
版牍 bǎn dú  古代书写用的薄木片。
案牍 àn dú  ㄢˋ ㄉㄨˊ 公文:无案牍之劳形。 公事文书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唐. 刘禹锡《陋室铭》
书牍 shū dú  ㄕㄨ ㄉㄨˊ 文体名。信函简牍之类的通称。书古指信函,牍是古代用来书写的木简。一般应用于私人之间。包括书、启、笺、移、牍、简、札、帖等。 书信书牍盈案
文牍 wén dú  ㄨㄣˊ ㄉㄨˊ ①公文、书信:文牍堆积。②担任公文拟稿工作的人。
削牍 xuē dú  古时削薄竹木成片,用以书写。有误则刮去重写,谓之“削牍”。后用以泛称书写﹑撰述。
援牍 yuán dú  执简。谓写作。
札牍 zhá dú  札与牍都是古代书写用的小木片,因借指簿册。
章牍 zhāng dú  指公文。
碶牐 qì zhá  亦作“碶闸”。水闸。
木牐 mù zhá  木制的闸门。
牐版 zhá bǎn  见“牐板”。
牐板 zhá bǎn  亦作“牐版”。 闸门。
圊牏 qīng yú  厕所。
厕牏 cè yú  便器。《史记.万石张叔列传》:“﹝石建﹞取亲中裙厕牏,身自浣涤。”裴骃集解引孟康曰:“厕,行清;窬,行中受粪者也。东南人谓凿木空中如曹谓之窬。”按,《汉书.万石君传》颜师古注引孟康注,两“窬”字均作“牏”。明归有光《陶节妇传》:“已而姑病痢,六十余日,昼夜不去侧。时尚秋暑,
牏厕 yú cè  即厕牏。便器。宋苏轼《追和戊寅岁上元》:“石建方欣洗牏厕,姜庞不解叹蟏蝛。”一说为贴身内衣。
平牒 píng dié  古代职衔相等的方镇平等地互通文牒,谓之“平牒”。
録牒 lù dié  名册。
阶牒 jiē dié  升授官阶的公文。
家牒 jiā dié  1.亦作“家谍”。 2.旧时家族世系的谱牒。
积牒 jī dié  累积重叠。牒﹐通“叠”。
黄牒 huáng dié  宋时委任下级官吏的文书。
钩牒 gōu dié  亦作“钩牒”。 指衣带、手板等上朝衣物。
勾牒 gōu dié  拘票。
官牒 guān dié  1.记载官吏姓名﹑爵禄的簿籍。 2.授官的文书。
怪牒 guài dié  1.亦作“怪谍”。 2.古代专门记载怪异的书简。
公牒 gōng dié  官方文书。

字典查询

拼音查字偏旁部首笔画查字汉字结构汉字拆字

热门组词

春组词夏组词秋组词冬组词鼠组词牛组词虎组词兔组词龙组词蛇组词马组词羊组词猴组词鸡组词狗组词猪组词狼组词熊组词猫组词

成语查询

联合式成语主谓式成语动宾式成语偏正式成语紧缩式成语连动式成语补充式成语复句式成语复杂式成语贬义成语中性成语褒义成语一般成语常用成语当代成语近代成语古代成语

诗词查询

诗词分类诗人大全诗词名句诗词大全宋词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古诗三百首宋词精选乐府

其他查询

反义词近义词文学典籍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