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椶拂 | zōng fú | 1.亦作“?拂”。 2.用棕榈叶制成的拂尘。用于掸尘﹑驱蚊蝇等。 | |
椶扇 | zōng shàn | 1.亦作“?扇”。 2.用蒲葵叶制成的扇,俗称芭蕉扇。因棕榈有蒲葵异名,故误称棕扇。 | |
椶笋 | zōng sǔn | 见“棕笋”。 | |
椶人 | zōng rén | 1.亦作“?人”。 2.指棕色人种。 | |
椶棚 | zōng péng | 1.亦作“棕棚”。 2.用棕覆顶的棚子。 | |
椶毛 | zōng máo | 1.亦作“?毛”。 2.棕丝的俗称。棕榈树叶鞘的纤维,红褐色,坚韧而具弹性,是编结蓑衣﹑绳索等的原料。 3.元上都别殿的通称。又称椶殿,因用棕毛以代陶瓦,故称。 | |
椶毯 | zōng tǎn | 棕丝制的地毯。 | |
椶竹 | zōng zhú | 1.亦作“?竹”。亦作“棕竹”。 2.常绿丛生灌木,叶形略似棕榈,但质薄尖细如竹叶。多栽培供观赏。干虽细镲罿可制手杖﹑伞柄等。 | |
椶鞋 | zōng xié | 1.亦作“棕鞋”。 2.用棕丝编制的鞋。 | |
椸枷 | yí jiā | 1.亦作“椸架”。 2.衣架。 | |
椹质 | zhēn zhì | 1.箭靶。 2.砧。 3.指腰斩人时所用的垫板。 | |
桑椹酒 | sāng shèn jiǔ | 用桑实酿的药酒。 | |
桑椹 | sāng shèn | 1.即桑葚。 2.中药名。为桑葚呈红紫色时采收晒干或略加蒸后晒干的制品。性寒味甘,能补肝益肾,滋阴养血,聪耳明目,止渴生津。 桑树的果穗,通常暗紫色,浆果状,味甜,可食 | |
木椹 | mù shèn | 1.木砧。参见“椹质”。 2.指木制的射靶。 | |
烂椹 | làn shèn | 熟透的桑椹。其色紫,古时常作衣服的染料。亦借指紫色。 | |
食椹 | shí shèn | 见“食葚”。 | |
贡椾 | gòng jiān | 谓奉上信函。 椾,同“笺”。 | |
山楂糕 | shān zhā gāo | 食品,用去核的山楂磨碎,加糖、淀粉等煮熟,凉后凝冻而成。 | |
毛楂楂 | máo zhā zhā | 毛发短而硬貌。 | |
乘楂 | chéng zhā | 见“乘槎”。 | |
山楂 | shān zhā | 又称“红果”。双子叶植物,蔷薇科。落叶乔木。花白色或淡红色。果实近球形,皮色深红,有淡褐色斑点,味酸稍甜。可生食或制糕、蜜饯、果酱和果酒,也可入药,主治饮食积滞等。 | |
牙楂 | yá zhā | 见“牙槎”。 | |
忔楂 | yì zhā | 象声词。 | |
楂丫 | zhā yā | 错杂不齐貌。 | |
楂楂 | zhā zhā | 象声词。鹊鸣声。 | |
楂儿 | zhā ér | 1.指刚长出来的须发。 2.指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 |
楂枒 | zhā yá | 错杂不齐貌。 | |
楄柎 | pián fù | ||
榅桲 | wēn bó |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卵形或长椭圆形,背面密生软毛,花色白,或略带淡红,果实有香气,味甘酸,供食用或药用。 | |
风榸 | fēng zhāi | 干枯的树桩。 | |
槜李 | zhì lǐ | 李子的一个品种,果实皮鲜红,汁多,味甜。 | |
闺槖 | guī tuó | 旧时放陪嫁物品的器物。 | |
私槖 | sī tuó | 见“私橐”。 | |
焱槖 | yàn tuó | 风箱。 | |
赀槖 | zī tuó | 见“赀橐”。 | |
桔槔烽 | jié gāo fēng | 《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裴骃集解引文颖曰:“作高木橹,橹上作桔槔,桔槔头兜零,以薪置其中,谓之烽。常低之,有寇即火然举之以相告。”后因称烽火台为“桔槔烽”。 | |
桔槔 | jié gāo | 井上汲水的一种工具,在井旁树上或架子上挂一杠杆,一端系水桶,一端坠大石块,一起一落,汲水可以省力。 | |
榒木 | nuò mù | 木名。可为药材。 | |
榕径 | róng jìng | 榕木下的小路。 | |
榕树 | róng shù | ㄖㄨㄙˊ ㄕㄨˋ | 木名。常绿大乔木。树干分枝多,覆盖面广,有气根。叶子互生,椭圆形或卵形;花黄色或淡红色;果实倒卵形,黄色或赤褐色。生长在热带地方。木材褐红色,可制器具,果可食;根﹑叶﹑树汁均可作药用。 |
东榑 | dōng fú | 东方榑桑。榑桑,即扶桑。传说中的神树,为日出之处。借指朝阳。 | |
榑桑 | fú sāng | 传说中的神木。 同“扶桑” | |
榑槐 | fú huái | 扶桑与槐树。借指公卿。 | |
榑木 | fú mù | 即榑桑。 | |
椒榝 | jiāo shā | 《楚辞.离骚》:“椒专佞以慢慆兮,榝又欲充夫佩帏。”王逸注:“榝,茱萸也,似椒而非,以喻子椒似贤而非贤也。”后遂以“椒榝”指谄佞之徒。 | |
石榞 | shí yuán | 木名。子如芎?,皮可食。 | |
榖子 | gǔ zǐ | 榖实。 | |
榖纸 | gǔ zhǐ | 榖皮纸。 | |
榖桑 | gǔ sāng | 榖的别名。又名楮树。 | |
榖实 | gǔ shí | 榖树的果实。可以入药。 | |
榖皮纸 | gǔ pí zhǐ | 用榖皮所制的纸。 | |
榠楂 | míng chá | 1.亦作“榠查”。亦作“榠樝”。 2.果木名。落叶乔木。果实亦名榠楂,味涩,可入药。 | |
荒榛 | huāng zhēn | 1.杂乱丛生的草木。 | |
枣榛 | zǎo zhēn | 枣子和榛子。 | |
榛梗 | zhēn gěng | 1.丛生的杂木。喻指荒僻之地。 2.阻碍,障碍。 3.谓隔阂﹑嫌怨。 | |
榛丛 | zhēn cóng | 1.亦作“榛藂”。 2.丛生的草木。 | |
榛墟 | zhēn xū | 荒野。 | |
榛株 | zhēn zhū | 丛木的根株。 | |
榛棘 | zhēn jí | 1.犹荆棘。 2.引申为阻塞。 | |
榛密 | zhēn mì | 丛聚密集。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