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槐绶 | huái shòu | 三公的印绶。绶,印纽丝带。借指印。 | |
槐牙 | huái yá | 巢菜。草本植物。嫩茎和叶可作蔬菜,种子可食。 | |
槐烟 | huái yān | 指枝叶茂密的槐树。 | |
槐榆 | huái yú | 1.槐树和榆树。 2.古人钻木取火,四季所用木材不同,春用榆,冬用槐,因以之比喻时序。 | |
槐火 | huái huǒ | 用槐木取火。相传古时往往随季节变换燃烧不同的木柴以防时疫,冬取槐火。 | |
槐陌 | huái mò | 两旁植有槐树的街道。 | |
槐棘 | huái jí | 1.周代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以定三公九卿之位。后因以“槐棘”喻指三公九卿之位。 2.《礼记.王制》:“正以狱成告于大司寇,大司寇听之棘木之下。大司寇以狱之成告于王,王命三公参听之。”后因以“槐棘”指听讼的处所。 | |
槐耳 | huái ěr | 生于槐树上的木耳。 | |
槐豆 | huái dòu | 槐树的种子。可以入中药,治痔疮,又可用来制酱油﹑酒等。 | |
槐宸 | huái chén | 指皇帝的宫殿。 | |
槐根梦 | huái gēn mèng | 即槐安梦。 | |
槐江 | huái jiāng | 山名。见于《山海经》。 | |
槐本 | huái běn | 槐树伐后残留的树桩。 | |
槐国 | huái guó | 见“槐安国”。 | |
槐安 | huái ān | 槐安国或槐安梦的省称。 | |
栖槎 | qī chá | 寄身木筏。比喻漂泊无定。 | |
毛槎 | máo chá | 剪后留下的短毛。 | |
枯槎 | kū chá | 1.老树的枝杈。 2.亦作“枯查”。指竹木筏或木船。 | |
客槎 | kè chá | 指升天所乘之槎。用晋张华《博物志》有人乘筏游天河遇牛女事。 | |
江槎 | jiāng chá | 江中的木筏。多指江船。 | |
风槎 | fēng chá | 风筝。 | |
桴槎 | fú chá | 木筏。亦指乘木筏。 | |
泛槎 | fàn chá | 亦作“泛槎”。亦作“泛查”。据 晋 张华《博物志》卷三载,相传天河通海,有居海渚者见每年八月海上有木筏来,因登木筏直达天河,见到 牛郎 织女。后因以“汎槎”指乘木筏登天。唐 李峤《同赋山居七夕》诗:“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唐 任希古《和东观群贤七夕临泛昆明池》:“泛查分写汉 | |
犯斗槎 | fàn dòu chá | 1.指游仙﹑升天所乘的仙舟。 2.指远行所乘之舟。 | |
断槎 | duàn chá | 孤筏。 | |
波槎 | bō chá | 1.亦作“波查”。 2.辛苦。 | |
八月槎 | bā yuè chá | 传说中八月里按期通往天河的船筏。晋张华《博物志》卷十:“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后借喻如期来往的船。 | |
丫槎 | yā chá | 丫杈,植物的枝丫。 | |
银槎 | yín chá | 一种银质的盛酒器。 | |
槎桠 | chá yā | 本指树枝的分叉。 | |
槎山 | zhà shān | 谓劈山开路。 | |
槎子 | chá zǐ | 筏子。 | |
槎沫 | chá mò | 水击船筏激起的泡沫。 | |
槎杈 | chá chā | 参差貌。 | |
槎客 | chá kè | 1.晋张华《博物志》卷十载,传说天河与海通。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有人乘之去十余日,至一城,见一丈夫在河边饮牛,便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后至蜀,问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槎客”即此乘槎泛天河之人。 2 | |
槎枿 | chá niè | 树的杈枝。 | |
槎枒 | chá yá | 见“槎牙”。 | |
槎牙 | chá yá | 1.亦作“槎枒”。亦作“槎岈”。 2.树木枝杈歧出貌。 3.形容错落不齐之状。用于云﹑山﹑碑﹑石等。 4.形容错落不齐之状。用于人与动物。 5.形容错落不齐之状。用于形容语句不整饬。 6.指错杂不齐的山石树木等物。 | |
槎栉 | chá zhì | 错杂繁多貌。 | |
槎桎 | chá zhì | 关野兽的用具。 | |
槎梗 | chá gěng | 树杈子。 | |
炉槌 | lú chuí | 见“炉锤”。 | |
落槌 | luò chuí | 1、拍卖物品时,拍卖师最后用褪敲一下桌子表示成交:落槌价|那幅国画最终以一万元人民币落槌。2、指拍卖会结束:春季拍卖会已于昨日落槌。 | |
锣槌 | luó chuí | 敲锣用的有撞头的杆。 敲锣用的有撞头的杆 | |
金槌 | jīn chuí | 金椎。 | |
牙槌 | yá chuí | 见“牙推”。 | |
槌杵 | chuí chǔ | 棒槌。 | |
槌牛 | chuí niú | 谓击杀牛。 | |
槌枪 | chuí qiāng | 古兵器名。教演用。 | |
槌棒 | chuí bàng | 敲打用的木棒,大多一头较大或呈球形。 | |
槌心 | chuí xīn | 以手捶胸。表示极度悲伤。 | |
槌轮 | chuí lún | 栈车。用竹木制成的载人或运货的车子。 | |
槌鼓 | chuí gǔ | 擂鼓,击鼓。 | |
椶榈 | zōng lǘ | 1.亦作“棕櫚”。常绿乔木。干直立,呈圆柱形,不分枝,为叶鞘形成的棕衣所包。叶大,集生干顶,掌状深裂,裂片呈披针形。花黄色,核果长圆形。棕衣可制绳索、毛刷、地毯、床垫、蓑笠等。树干可作器具和建筑材料。 | |
椶树 | zōng shù | 棕榈的通称。 | |
椶轿 | zōng jiào | 覆以棕盖的轿舆。明 沉德符《野获编·列朝一·御辂》:“主上禁中游幸,惟用椶轿,其制轻捷,又减步輦数倍。”《明史·舆服志一》:“永乐 元年,駙马都尉 胡观 越制乘 晋 王济熺 朱轑椶轿,为给事中 周景 所劾。” | |
椶绷 | zōng bēng | 用棕绳穿在长方形木框上制成的床屉子。 | |
椶榈屋 | zōng lǘ wū | 覆有棕衣或棕毛的车盖。 | |
椶丝 | zōng sī | 即棕毛。参见“椶毛”。 | |
椶色 | zōng sè | 像棕毛一样的颜色。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