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陶甄 | táo zhēn | 1.比喻陶冶﹑教化。 2.比喻造化﹐自然界。 3.比喻君王。 4.指权位或掌握权位的人。 5.烧制陶器。 | |
阿甄 | ā zhēn | 东阿﹑甄城的并称。两处均在今山东境内。 | |
甄土 | zhēn tǔ | 揉捏泥土。 | |
甄审 | zhēn shěn | 鉴别审定。 鉴别审定 | |
甄女 | zhēn nǚ | 指洛神。 | |
甄引 | zhēn yǐn | 审察引用。 | |
甄饬 | zhēn chì | 犹整饬。 | |
甄井 | zhēn jǐng | 见“甄官井”。 | |
甄沐 | zhēn mù | 表彰,赏赐。 | |
甄择 | zhēn zé | 1.甄别选择。 2.指选拔人才。 | |
甄载 | zhēn zǎi | 分别记述。 | |
甄综 | zhēn zōng | 综合分析,鉴定品评。 | |
甄冶 | zhēn yě | 烧制陶器和熔炼金属。比喻造就人才。 | |
甄者 | zhēn zhě | 甄工。 | |
甄赏 | zhēn shǎng | 简拔奖励。 | |
南甍 | nán méng | 1.屋脊的南面。 2.引申指房屋南面的门户,即屋南门。 | |
丹甍 | dān méng | 朱红的屋脊。 | |
层甍 | céng méng | 指高楼的屋脊。 | |
轩甍 | xuān méng | 1.高高的屋脊。 2.泛指高大的房屋。 | |
云甍 | yún méng | 高耸入云的屋脊。借指高大的房屋。 | |
甍甍 | méng méng | 1.屋宇相连貌。 2.象声词。 | |
甍标 | méng biāo | 屋脊之颠。 | |
甍宇 | méng yǔ | 指屋宇。 | |
瓿甊 | bù lǒu | 小罂。 | |
烧甎 | shāo zhuān | 见“烧塼”。 | |
瓴甋 | líng dì | 1.砖。 2.陶制容器,似瓶。 | |
打甏 | dǎ bèng | 古代两广一带少数民族的一种祝寿饮酒法。 | |
鹿甒 | lù wǔ | 辽代刻有鹿纹的酒器。用以祭天。 | |
瓦甒 | wǎ wǔ | 古代陶制的酒器。 | |
饭甑 | fàn zèng | 以陶或竹﹑木制成用来蒸饭的器具。 煮饭的蒸笼。甑,古代蒸食的炊器 | |
丹甑 | dān zèng | 炊器。古代传说丰年所出的一种瑞物。 | |
炊甑 | chuī zèng | 陶制蒸器。 | |
尘甑 | chén zèng | 《后汉书.独行传.范冉》载,桓帝时以冉为莱芜长,因遭母忧,不到官,结草室而居。“所止单陋,有时粮粒尽,穷居自若,言貌无改,闾里歌之曰:‘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后因以“尘甑”为形容清贫之典。 | |
瓦甑 | wǎ zèng | 陶制炊器。 | |
坠甑 | zhuì zèng | 堕甑。谓错谬已铸,后悔无益;或事已过去,不值得置意。 | |
甑尘 | zèng chén | 见“甑尘釜鱼”。 | |
甑瓾 | zèng wā | 甑带。《淮南子.说山训》:“琬琰之玉在洿泥之中﹐虽廉者弗释;弊箄甑瓾在袇茵之上﹐虽贪者在搏。”高诱注:“瓾﹐甑带。”参见“瓾”。 | |
甃甓 | zhòu pì | 1.井壁。 2.指砖壁。 | |
陶甓 | táo pì | 陶砖。泛指古物。 | |
瓦甓 | wǎ pì | 泛称砖瓦。 | |
甓甃 | pì zhòu | 砖壁。 | |
甓涂 | pì tú | 以砖铺路。 | |
甓珠 | pì zhū | 见“甓社珠”。 | |
无甔石 | wú dān shí | 1.亦作“无儋石”。 2.谓连少量存粮也没有。形容家贫。 | |
酒甔 | jiǔ dān | 酒坛子。 | |
甔甀 | dān zhuì | 瓦瓶。 | |
甔石 | dān shí | 指少量的粮食。 | |
匏甖 | páo yīng | 匏樽和木罂缻。系两种酒器,古人结扎之用以渡水,因以“匏甖”借指舟船。甖,同“罌”。明 陈子龙《熊水部伯甘与予同讨山寇》诗:“毒淫共匏甖,嶔崎同衡軛。”参见“腰舟”、“木罌缻”。 | |
纪甗 | jì yǎn | 古代 纪国 宝器名。《左传·成公二年》:“齐侯 使 宾媚人 赂以 纪 甗、玉磬与地。”杜预 注:“甗,玉甑;皆灭 纪 所得。”清 王又旦《古鼎篇》:“天球河图与大鏞,蜼敦 纪 甗争舂容。” | |
石甗 | shí yǎn | 即陶甗。一种炊器。 | |
了尦 | le liào | 手腿弯曲,引申指二物纠结绞缠不直伸的样子。 | |
弊尩 | bì wāng | 衰弱。 | |
女王 | nǚ wáng | ㄋㄩˇ ㄨㄤˊ | 女性国王。 |
国王 | guó wáng | 古代某些国家的统治者;现代某些君主制国家的元首。 一国之长。古代称诸侯封地为国,一国之长称王。自汉以后,则以国王为最高封爵。宋、元又作为封号,清则改称亲王。现代某些君主制国家元首的一种名称 | |
法王 | fǎ wáng | ①佛教对释迦牟尼的尊称。②元明两代授予喇嘛教首领的封号。 | |
小王 | xiǎo wáng | 1.年轻受封为王者。 2.受封为王者的谦称。 3.指三国魏王弼。 4.指晋代书法家王献之。 5.汉时西域康居国封爵名。 6.复姓。春秋晋有小王桃甲。见《左传.定公十四年》。 | |
王族 | wáng zú | 国王的同族。 | |
王公 | wáng gōng | 1.天子与诸侯。 2.被封为王爵和公爵者。亦泛指达官贵人。 3.犹王事。指文王的功业。公,通“功”。 4.清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六等封爵的统称。 | |
王八 | wáng bā | ㄨㄤˊ ㄅㄚ | 1.《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建〕少无赖,以屠牛﹑盗驴﹑贩私盐为事,里人谓之‘贼王八’。”按,王建排行八,故称“王八”。后用为詈词。 2.特指妻有外遇的男子。 3.龟和鳖的俗称。 |
王浆 | wáng jiāng | 蜜蜂喂养蜂王的乳状液。内含维生素等营养物,中医用作滋补剂。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