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瓪瓦 | bǎn wǎ | 片状的瓦。 | |
东瓯 | dōng ōu | 1.古族名。越族的一支。相传为越王勾践的后裔。分布在今浙江省南部瓯江﹑灵江流域。其首领摇助汉灭项羽,受封为东海王,因都东瓯(今浙江省温州市),俗称东瓯王。参阅《史记.东越列传》。 2.温州及浙江省南部沿海地区的别称。东晋时于此置永嘉郡,隋废,唐时曾复置。 3.古星座名。 | |
冰瓯 | bīng ōu | 1.洁净的杯子。 2.冰盘。瓯,小盆。 | |
升瓯 | shēng ōu | 小瓦盆。 | |
瓦瓯 | wǎ ōu | 陶制的小盆。 | |
越瓯 | yuè ōu | 指越窑所产的茶瓯。 | |
瓯卜 | ōu bǔ | 《新唐书·崔琳传》:“玄宗 每命相,皆先书其名。一日书 琳 等名,覆以金甌,会太子入,帝谓曰:‘此宰相名,若自意之,谁乎?即中,且赐酒。’太子曰:‘非 崔琳、卢从愿 乎?’帝曰:‘然。’”后世因以“甌卜”为择相之称。 | |
瓯穴 | ōu xué | 由于水涡旋带动石块或砾石的研磨作用在河流溪间的岩石床址上形成的圆洞。 由于水涡旋带动石块或砾石的研磨作用在河流溪间的岩石床址上形成的圆洞 | |
瓯雪 | ōu xuě | 形容茶煮沸时瓯中泛起的雪白乳花。 | |
瓯抠 | ōu kōu | 凹凸不平。形容相貌奇异。 | |
酒瓮 | jiǔ wèng | 亦作“酒甕”。盛酒的坛子。亦借指酒。 | |
饭瓮 | fàn wèng | 1.一种盛饭的陶器,腹部较大。 2.饭下埋的肉。 | |
抱瓮 | bào wèng | 见“抱瓮灌园”。 | |
宝瓮 | bǎo wèng | 传说帝喾时丹丘国所献的玛瑙瓮。后舜先“迁宝瓮于衡山之上,故衡山之岳有宝露坛……又迁宝瓮于零陵之上。舜崩,瓮沦于地下。至秦始皇通汨罗之流为小溪,径从长沙至零陵,掘地得赤玉瓮,可容八斗以应八方之数,在舜庙之堂前。后人得之,不知年月。至后汉东方朔识之,朔乃作《宝瓮铭》曰:‘宝 | |
毕瓮 | bì wèng | 指毕卓盗饮之事。后借指嗜酒,醉酒。 | |
水瓮 | shuǐ wèng | 一种盛水的陶器。腹部较大。 | |
瓦瓮 | wǎ wèng | 陶制的小口大腹容器。 | |
蚁瓮 | yǐ wèng | 酒坛。 | |
瓮羹 | wèng gēng | 旧时一种面食。 | |
瓮下 | wèng xià | 谓醉于酒瓮下。 | |
瓮眠 | wèng mián | 晋毕卓嗜酒,常醉眠于瓮侧。事见《晋书》本传。后以“瓮眠”称醉眠。 | |
瓮瓦 | wèng wǎ | 泛指陶器。 | |
瓮门 | wèng mén | 月城的门。 | |
绷瓷 | bèng cí | (绷瓷儿)表面的釉层有不规则碎纹的瓷器。这种碎纹是由于坯和釉的膨胀系数不同而形成的。 | |
烧瓷 | shāo cí | 1.用高岭土等烧制成的瓷器。 2.北京出产的特种工艺品之一。类似景泰蓝,铜胎,不掐丝,用珐琅瓷釉描绘而成。 | |
土瓷 | tǔ cí | 指质地较粗的土制瓷器。 | |
瓷实 | cí shí | ㄘㄧˊ ㄕㄧˊ | 方言。结实;扎实。 |
瓷土 | cí tǔ | 本名垩土,也称陶土﹑白土﹑坩子土。今通称高岭土,因出于江西省景德镇市的高岭山得名,为制造瓷器的原料。 烧制瓷器用的纯净粘土 | |
瓷注 | cí zhù | 陶瓷茶壶。 | |
热水瓶 | rè shuǐ píng | 一种由保温瓶胆和外壳构成的保温用具。多用来贮存热水,能在较长时间保持温度。 能使水保持一定温度的暖水瓶 | |
灰瓶 | huī píng | 古代战具。 一种装有石灰的瓶,用以临阵击敌,使敌不能张目。 | |
壶瓶 | hú píng | 盛酒器。 | |
钢瓶 | gāng píng | 贮存高压氧气、煤气、石油液化气等的钢制瓶。 | |
斗瓶 | dòu píng | 1.亦作“?瓶”。 2.酒器。 | |
瓷瓶 | cí píng | 1.瓷质的瓶子。 2.瓷制的电器零件。呈椭圆体形﹑鼓形﹑圆柱形等,用来固定导体并使这个导体与其他导体绝缘。又称绝缘子。 | |
冰瓶 | bīng píng | 大口的保温瓶,通常用来盛冰糕一类的冷食。性能和暖水瓶一样。 | |
宝瓶 | bǎo píng | 佛教语。尊称盛佛具法具之瓶器。有花瓶﹑水瓶等数种。 | |
烧瓶 | shāo píng | 加热或蒸馏液体用的仪器,一般用玻璃制成。有蒸馏烧瓶(图一)、圆底烧瓶(图二)、三角烧瓶(图三)、三口烧瓶(图四)等。 | |
山瓶 | shān píng | 山野人家所用的酒瓶。 | |
土定瓶 | tǔ dìng píng | 宋代定窑(在今河北曲阳)烧制的一种瓶子。“土定”为定窑瓷的品种之一,质地较粗。 | |
泻瓶 | xiè píng | 原为佛教语。谓传法无遗漏,如以此瓶之水倾泻入他瓶。 | |
纸汤瓶 | zhǐ tāng píng | 纸做的暖水瓶。旧时用以嘲讽***轻易和别人亲昵。 | |
瓶夥 | píng huǒ | 方言。 凑份聚餐。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杂记》:“﹝ 三人 ﹞则呼 沉公勇 曰:‘沉二哥,我们大家去打个瓶伙。’即同至酒店中,唤酒保取酒。” | |
瓶钵 | píng bō | 1.僧人出行所带的食具。瓶盛水,钵盛饭。 2.指僧人化缘。 3.指僧人。 | |
瓶玩 | píng wán | 谓将花插在瓶中赏玩。 | |
瓶子 | píng zi | ㄆㄧㄥˊ ㄗㄧ | 瓶。腹大颈长的容器。 瓶。腹大颈长的容器 |
瓦甂 | wǎ biān | 古代陶制的扁形盆类器物。 | |
甂瓯 | biān ōu | 泛称粗陋的陶质小盆小瓮。 | |
甂瓴 | biān líng | 泛称粗陋的陶质小盆小瓮。 | |
井甃 | jǐng zhòu | 1.修井。 2.井壁。 | |
鹤甃 | hè zhòu | 画有飞鹤的藻井。 | |
冰甃 | bīng zhòu | 指寒凉的水井。 | |
瓦甃 | wǎ zhòu | 指屋檐。 | |
遗甃 | yí zhòu | 前代留下的墙壁。 | |
玉甃 | yù zhòu | 1.井壁的美称。 2.指水井或汤池。 3.指洁白的墙垣。 | |
甃地 | zhòu dì | 指以砖、石等砌地。 | |
甃砌 | zhòu qì | 以砖石等砌垒的井壁。 | |
甃石 | zhòu shí | 砌石;垒石为壁。 | |
旌甄 | jīng zhēn | 表彰选拔。 | |
二甄 | èr zhēn | 围猎与军阵的左右两翼。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