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耇长 | gǒu cháng | 1.亦作“耈长”。 2.年老长者。 | |
耇造 | gǒu zào | 语出《书.君奭》:“耇造德不降﹐我则鸣鸟不闻。”孙星衍疏:“言天不降下老成德之人﹐我则犹望鸣凤之不可闻也。”后以“耇造”指老成或老成之人。 | |
耇老 | gǒu lǎo | 1.亦作“耈老”。 2.年高有德的贤人。 3.指老成人。 4.高寿。 | |
耇德 | gǒu dé | 1.亦作“耉德”。 2.年高有德之人。 | |
眉耉 | méi gǒu | 见“眉耈”。 | |
负耉 | fù gǒu | 扶持老人。 | |
老耄 | lǎo mào | 七﹑八十岁的老人。亦指衰老。 | |
衰耄 | shuāi mào | 衰老;年老糊涂。 汉 刘向《九叹·逢纷》:“颜霉黧以沮败兮,精越裂而衰耄。”《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二年》:“迥 末年衰耄,及起兵,以小御正 崔达拏 为长史。”胡三省 注:“《记》,五十始衰;谓精力消耗。八十、九十曰耄。注:耄,惛忘也。”明 高明《琵琶记·书馆悲逢》:“早知你形衰 | |
贪耄 | tān mào | 贪墨昏庸。 | |
晩耄 | wǎn mào | 年老。 | |
耄学 | mào xué | 年老硕学之士。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惜无爱惜人才、敬礼耄学如 文恭 者,为之一达天听也。” | |
耄勤 | mào qín | 语出《书·大禹谟》:“耄期倦于勤。 ”谓年老倦勤。《新唐书·封常清传赞》:“禄山 裒百斗驍虏;乘天下忘战,主德耄勤,故提戈内譟,人情崩溃。”后多谓虽老犹勤曰“耄勤”。《诗·大雅·行苇》“舍矢既均,序宾以贤”毛 传:“耄勤称道不乱者,不在此位也。”《三国志·魏志·管宁传》:“愍其 | |
耄乱 | mào luàn | 谓年老昏乱的人。汉 应劭《风俗通·过誉·司空颍川韩稜》:“扶辅耄乱,政自己出,虽幸无闕,罪已不容於诛矣。” | |
耄孺 | mào rú | 老小。 | |
耄荒 | mào huāng | 1.年老。 2.以“耄荒”谓年老昏愦。 | |
耄耄 | mào mào | 纷乱貌。 | |
耄衰 | mào shuāi | 衰老。 | |
耄悼 | mào dào | 指老人与幼儿。 | |
耄老 | mào lǎo | 老年;老年人。 | |
焉耆明屋 | yān qí míng wū | 古代寺院遗址。位于新疆库尔勒与焉耆之间,地名七格星。“明屋”是维吾尔语“千佛”之意。遗址规模很大,分南北两个大寺,在北大寺西北还有十个石窟。寺院创建于两晋,现存遗址是唐至元代的建筑物。出土的壁画﹑塑像残块和建筑装饰等,都是研究当时佛教美术的重要资料。 | |
老耆 | lǎo qí | 泛指六十岁以上的老人。 | |
衿耆 | jīn qí | 儒生中的耆老。 | |
绅耆 | shēn qí | 旧指地方上的绅士或有声望的人:绅耆迎候道台。 | |
宿耆 | sù qí | 耆宿。年高望重的人。 | |
屠耆 | tú qí | 匈奴语译音。义译为贤。 | |
焉耆 | yān qí | 古西域国名。又作乌耆﹑乌缠﹑阿耆尼。国都在员渠城(今新疆焉耆西南四十里城市附近)。居民务农﹑捕鱼﹑畜牧。有文字,语言属印欧语系。初属匈奴,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后属汉西域都护府。西汉末又属匈奴。东汉永元六年(公元94年)班超破匈奴,又内属。唐初附西突厥。 | |
耆年会 | qí nián huì | 见“耆英会”。 | |
耆民 | qí mín | 年高有德之民。 | |
耆将 | qí jiāng | 老将。 | |
耆夙 | qí sù | 见“耆宿”。 | |
耆山 | qí shān | 耆阇崛山的简称。在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东北﹐世尊说法之地。 | |
耆户长 | qí hù cháng | 见“耆长”。 | |
耆耇 | qí gǒu | 年高望重者。 | |
耆耉 | qí gǒu | 同“耆耇”。 | |
耆阇 | qí dū | 耆阇崛山的简称。 | |
耆名 | qí míng | 犹高名。 | |
耆俊 | qí jùn | 年老而才能优异者。 | |
耆酒 | qí jiǔ | 贪酒。 | |
耆年 | qí nián | 1.老年人。 2.指高年。 | |
耆定 | qí dìng | 1.达成。 2.平定。 | |
耆耄 | qí mào | 泛称高年之人。 | |
耆长 | qí cháng | 1.亦称“耆户长”。 2.古代差役名﹐职司逐捕盗贼。 | |
耆儒 | qí rú | 德高的老儒。 年高博学的读书人 | |
耆训 | qí xùn | 耆宿的教诲。 | |
耆彦 | qí yàn | 年高望重的人。 | |
耇耋 | gǒu dié | 1.亦作“耉耋”。 2.老年人;老前辈。 | |
耆耋 | qí dié | 1.老年。 2.指老人。 | |
耄耋 | mào dié | ㄇㄠˋ ㄉㄧㄝ ˊ | 年老;高龄:君无大贵,但得耄耋足矣。 |
老耋 | lǎo dié | 犹老迈。 | |
乡耋 | xiāng dié | 同乡老人。耋,七八十岁。 | |
稚耋 | zhì dié | 老少;老人与幼儿。 | |
耋嗟 | dié jiē | 《易.离》:“大耋之嗟﹐凶。”王弼注:“嗟﹐忧叹之辞也……至于耋老有嗟﹐凶矣。”后因以谓老年而忧叹。 | |
耋老 | dié lǎo | 1.年老。 2.老年人。 | |
耋民 | dié mín | 年高望重之民。 | |
耋耄 | dié mào | 高寿。 | |
耋寿 | dié shòu | 高寿之人;老人。 | |
泼毛团 | pō máo tuán | 詈词。犹畜生。 | |
老毛病 | lǎo máo bìng | 1.经常犯的病。如:这是我的老毛病,一到冬天就咳嗽。2.经常出现的缺点。如:粗心大意是他的老毛病。 | |
老毛子 | lǎo máo zǐ | 旧时对俄国人的蔑称。 | |
红毛坭 | hóng máo ní | 〈方〉水泥。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