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蒙求 | méng qiú | 《易.蒙卦》:“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指蒙昧的人求我不断解决疑难。后来用“蒙求”做启蒙的书名。如唐代李翰有《蒙求》,宋朝周守忠有《历代名医蒙求》,清朝王筠有《文字蒙求》。 | |
蒙厚 | méng hòu | 忠厚。蒙,通“厖”。 | |
蒙汗药 | méng hàn yào | 戏曲、小说中常见的一种麻醉性质的东西,能使人失去知觉:酒里放有蒙汗药。 | |
蒙没 | méng méi | 冒着;迎着。 | |
蒙漠 | méng mò | 迷茫昏暗。 | |
蒙瞶 | méng guì | 又瞎又聋。喻不明不白的状态或境界。瞶,通“聩”。 | |
蒙瞳 | méng tóng | 1.亦作“蒙?”。昏愦;糊涂。 2.迷糊;朦胧。 | |
蒙犯 | méng fàn | 冲冒,冒犯。指不顾危险﹑恶劣环境等。 | |
蒙顿 | méng dùn | 愚钝;顽劣。 | |
蒙童 | méng tóng | 知识未开的儿童。旧亦以指开始读书识字的儿童。 | |
蒙庄子 | méng zhuāng zi | 指庄周。 | |
蒙瞀 | méng mào | 目不明。 | |
蒙箕 | méng jī | 见“蒙倛”。 | |
蒙腾 | méng téng | 模糊不清。 | |
蒙珑 | méng lóng | ㄇㄥˊ ㄌㄨㄙˊ | 覆蔽貌。 |
蒙括 | méng kuò | 复姓。金有蒙括蛮都。见《金史.章宗纪二》。 | |
蒙茸 | méng róng | 迷茫貌。 蓬松;杂乱的样子杂花蒙茸蒙茸山麓。——〔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 |
蒙被 | méng bèi | 1.遭受;受到。 2.头和身体蒙盖于被中。 | |
蒙塾 | méng shú | 即蒙馆。 蒙馆 | |
蒙士 | méng shì | 浅学无知之士。 | |
蒙皮 | méng pí | 把…包起来或封起来,把…裹起来。 把…包起来或封起来,把…裹起来 | |
蒙陋 | méng lòu | 蒙昧浅陋。 | |
蒙公 | méng gōng | 1.指秦名将蒙恬。曾率兵三十万人击退匈奴,收河南地,并筑长城。 2.即旄头骑。古代皇帝仪仗中一种先驱的骑兵。 | |
蒙鄙 | méng bǐ | 愚昧鄙陋。 | |
蒙伐 | méng fá | 上面画有花纹的盾牌。蒙,通“厖”。 | |
蒙恩 | méng ēn | 受恩惠。 | |
蒙憧 | méng chōng | 迷糊;糊涂。 | |
蒙难 | méng nàn | ㄇㄥˊ ㄣㄢˋ | 遭受灾难。语出《易.明夷》:“内文明而处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孔颖达疏:“以此蒙犯大难,身得保全,惟文王能用之。” 遭受到人为的灾祸 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易.明夷》 |
蒙保 | méng bǎo | 以蒙骗手法保举人员。 | |
蒙覆 | méng fù | 覆盖;掩蔽。 | |
蒝荽 | yuán suī | 香菜。 | |
拌蒜加葱 | bàn suàn jiā cōng | 犹言添油加醋。 | |
血蒜羹 | xuè suàn gēng | 用禽畜的血加大蒜煮成的羹﹐食之可使身体发热。 | |
卵蒜 | luǎn suàn | 野蒜。 | |
腊八蒜 | là bā suàn | 旧俗腊月初八﹐大蒜去皮后泡入醋中﹐数日后蒜的颜色变绿﹐略带酸味﹐称“腊八蒜”。 | |
猴蒜 | hóu suàn | 毛茛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毛茛》。 | |
胡蒜 | hú suàn | 大蒜。 | |
捣蒜 | dǎo suàn | 频频磕头貌。 | |
拌蒜 | bàn suàn | 〈方〉指走路时两脚常常相碰,身体摇晃不稳:酒喝多了,走起路来两脚直拌蒜。 | |
砂锅捣蒜 | shā guō dǎo suàn | 见“砂锅砸蒜”。 | |
砂锅砸蒜 | shā guō zá suàn | 砂锅易碎,在它里面砸蒜只能一下。比喻事情只能干一次。 | |
银蒜 | yín suàn | 1.银质蒜条形帘钩﹐用以钩帘。 2.银质蒜头形帘坠﹐用以压帘幕。 | |
砸姜磨蒜 | zá jiāng mó suàn | 方言。比喻说东道西,拖延时间。 | |
朱蒜 | zhū suàn | 顶端有蒜头状物的红漆棍棒。 | |
蒜脑藷 | suàn nǎo zhū | 百合的别名。 | |
蒜薹 | suàn tái | 1.亦作“蒜苔”。亦作“蒜台”。 2.蒜的花茎,嫩的可食用。 蒜的花轴,顶上开花,嫩的可作蔬菜 | |
蒜押 | suàn yā | 古时的蒜形坠子。用以押帘。 | |
蒜脑薯 | suàn nǎo shǔ | 百合的别名。 | |
蒜果 | suàn guǒ | 见“蒜颗”。 | |
蒜泥 | suàn ní | 捣得非常烂的蒜,用来拌菜或蘸菜吃。 把蒜捣烂如泥状叫蒜泥,用来拌菜或蘸菜吃 | |
蒜葱 | suàn cōng | 胡葱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一.胡葱》。 | |
蒜苗 | suàn miáo | 嫩的蒜薹,可食用。 | |
蒜黄 | suàn huáng | 在不受日光的照射和适当的温﹑湿度条件下培育出来的黄色蒜叶。 在不受阳光照射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培育出来的黄色蒜叶 | |
蒜子 | suàn zǐ | 蒜头。 | |
蒜苔 | suàn tái | 见“蒜薹”。 | |
蒜条金 | suàn tiáo jīn | 指长而形似蒜苗的金条。 | |
蒜韲 | suàn jī | 蒜汁。 | |
蒜钵子 | suàn bō zǐ | 方言。大蒜的根。 | |
蒜气 | suàn qì | 腋部发出的臭气,狐臭。 | |
蒜瓣 | suàn bàn | ㄙㄨㄢˋ ㄅㄢˋ | 蒜的鳞茎分成若干瓣状,每一个瓣状部分叫做一个蒜瓣。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