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茅檐 | máo yán | 茅,指盖屋的草;檐,本是房檐。茅檐指茅屋。如: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 |
茅门 | máo mén | 雉门。古王宫五门之一。 | |
茅棚 | máo péng | ㄇㄠˊ ㄆㄥˊ | 用茅草盖顶搭成的棚子。 用茅草盖顶搭成的棚子 |
茅柴 | máo chái | 1.亦作“茆柴”。 2.见“茅柴酒”。 | |
茅房 | máo fáng | 茅厕。 厕所 | |
茅厕 | máo si | ㄇㄠˊ ㄙ | 厕所。 厕所 |
茅堂 | máo táng | 1.亦作“茆堂”。 2.草盖的屋舍。语出汉韦孟《在邹诗》:“爰戾于邹,鬋茅作堂。” 3.堂名;里名。 | |
茅赋 | máo fù | 指封土及其赋敛。 | |
茅塞 | máo sè | 《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茅塞,谓为茅草所堵塞。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睨温泉之峡,当在其南,中亦有峡南下,第茅塞无径,遂随道西北上。”后人用《孟子》语意以比喻思路闭塞,或愚昧无知;且多作为自谦之词。 | |
茅靡 | máo mǐ | 应变不穷貌;随顺貌。 | |
茅轩 | máo xuān | 茅舍。 | |
茅龙 | máo lóng | 相传仙人所骑的神物。 | |
茅卜 | máo bǔ | 古代的一种占卜方法。 | |
茅坑 | máo kēng | ㄇㄠˊ ㄎㄥ | 厕所中的粪坑;也指厕所: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
茅厂 | máo chǎng | 茅舍,草屋。 | |
茅殿 | máo diàn | 草盖的殿堂。 | |
茅椒 | máo jiāo | 用茅草做顶﹑椒泥涂壁的房屋。 | |
茅岭 | máo lǐng | 即茅山。山在今江苏省句容县境内。 | |
茅椽 | máo chuán | 草盖的屋顶。谓简陋的居室。 | |
茅社 | máo shè | 1.亦作“茆社”。 2.古天子分封诸侯,授之茅土使归国立社,称作茅社。 | |
茅斋 | máo zhāi | 1.亦作“茆斋”。 2.茅盖的屋舍。斋,多指书房﹑学舍。 | |
茅栋 | máo dòng | 1.亦作“茆栋”。 2.茅屋。 | |
茅屋 | máo wū | ㄇㄠˊ ㄨ | 1.亦作“茆屋”。 2.用茅草盖的房屋。 用芦苇、稻草等苫盖屋顶的简陋房子 |
點茆 | diǎn máo | 道教的一种点金术。宋 何薳《春渚纪闻·序丹灶》:“故后人以煅粉点铜者,名其法曰丹阳。以死砒点铜者,名其法曰点茆。”宋 何薳《春渚纪闻·点铜成庚》:“尝於 焦山 与僧 法全 语及点化,而 全 云:‘我术正是点茆耳。’” | |
芹茆 | qín máo | 犹芹藻。 | |
蓬茆 | péng máo | 见“蓬茅”。 | |
结茆 | jié máo | 见“结茅”。 | |
缚茆 | fù máo | 见“缚茅”。 | |
草茆 | cǎo máo | 见“草茅”。 | |
白茆 | bái máo | 见“白茅”。 | |
诛茆 | zhū máo | 见“诛茅”。 | |
青苞米 | qīng bāo mǐ | 嫩苞米。 | |
九苞奴 | jiǔ bāo nú | 锦雉的别名。 | |
九苞禽 | jiǔ bāo qín | 凤的别名。 | |
渐苞 | jiàn bāo | 见“渐包”。 | |
鳞苞 | lín bāo | 指包裹着鳞片状薄膜待发的嫩芽。 | |
琼苞 | qióng bāo | 1.花苞的美称。 2.喻雪花。 | |
潜苞 | qián bāo | 见“潜包”。 | |
九苞 | jiǔ bāo | 凤的九种特征。后为凤的代称。 | |
兼苞 | jiān bāo | 兼包。 | |
黄苞 | huáng bāo | 1.橘的外皮。 2.指成熟的橘子。 | |
寒苞 | hán bāo | 微薄的赠品。 | |
负苞 | fù bāo | 萯草和苞草。汉王符《潜夫论.论荣》:“人之善恶,不必世族;性之贤鄙,不必世俗。中堂生负苞,山野生兰芷。”彭铎校正引俞樾曰:“‘负’当作‘萯’。《说文》:‘萯,王萯也’,‘苞,草也,南阳以为粗履’。萯﹑苞二草。下文‘山野生兰芷’,兰﹑芷亦二草也。”一说为朽木菌。见明杨慎《丹铅 | |
芳苞 | fāng bāo | 花蕾。 | |
打苞 | dǎ bāo | 小麦﹑高粱等谷类植物孕穗。 | |
长苞 | cháng bāo | 茂盛的草。 | |
松苞 | sōng bāo | 松果。 | |
霜苞 | shuāng bāo | 见“霜包”。 | |
团苞 | tuán bāo | 圆形茅屋。 | |
鲜苞 | xiān bāo | 鲜艳的花苞。 | |
苞殖 | bāo zhí | 滋长繁殖。 | |
苞育 | bāo yù | 孕育;养育。苞,通“包”。 | |
苞桑 | bāo sāng | 1.桑树之本。 2.比喻牢固的根基;根深柢固。 3.《易.否》:“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孔颖达疏:“若能其亡其亡,以自戒慎,则有系于苞桑之固,无倾危也。”后因用“苞桑”指帝王能经常思危而不自安,国家就能巩固。 4.丛生的桑树。 | |
苞丘 | bāo qiū | 复姓。 | |
苞杞 | bāo qǐ | 丛生的枸杞。《诗.小雅.四牡》:“翩翩者鵻,载飞载止,集于苞杞。王事靡盬,不遑将母。”后因以“苞杞”表居家奉母之意。 | |
苞片 | bāo piàn | 1.与一株植物的生殖结构联合在一起的稍微变质的叶。2.包玉米穗的叶子。 | |
苞蘖 | bāo niè | 1.原指树木旁生的枝叶,后用以比喻子孙后代。 2.亦作“苞孽”。比喻残馀的邪恶势力。 | |
苞孽 | bāo niè | 见“苞蘖”。 | |
苞枿 | bāo niè | 唐鼓吹铙歌十二曲之一,柳宗元作。 | |
苞纳 | bāo nà | 包容。苞,通“包”。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