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词语 拼音 注音 意思解释
洋芋 yáng yù  ㄧㄤˊ ㄧㄩˋ 方言。马铃薯。 〈方〉∶马铃薯,土豆
野芋 yě yù  一种野生的芋。
鹯芋 zhān yù  芋的一种。
竹芋 zhú yù  1.原产于美洲热带的一种竹芋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根茎肉质,富含淀粉,可煮食或提取淀粉,中国南方有栽培。2.竹芋属植物的泛称。
芋母 yù mǔ  见“芋艿”。
芋艿 yù nǎi  简称“芋”,俗称“芋头”。单子叶植物,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叶卵形,叶柄长而肥大。花黄绿色。地下有肉质球茎,富含淀粉,可供食用。中国南方栽培较多。
芋子 yù zǐ  芋母上长出的子芋。
芋魁饭豆 yù kuí fàn dòu  见“芋魁豆饭”。
芋魁豆饭 yù kuí dòu fàn  喻食物粗劣。语本《汉书.翟方进传》:“王莽时常枯旱,郡中追怨方进,童謡曰:‘坏陂谁?翟子威。饭我豆食羹芋魁。’”颜师古注:“羹芋魁者,以芋根为羹也。”
芋妳 yù nǎi  即芋子。
芋头 yù tou  即芋母。指芋艿块茎之大者。与“芋子”相对。 芋的根状茎,在热带地区作为一种主食品
芋渠 yù qú  即芋魁。
芋栗 yù lì  橡栗。因其形似芋艿,故名。一说指芋艿和橡栗。
芋火 yù huǒ  煨芋之火。相传唐代衡岳寺僧明瓒性懒食残,号懒残。李泌尝读书寺中,异其所为,深夜往谒,懒残拨火取芋以啖之,曰:“慎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后泌显达,封为邺侯。事见《宋高僧传》卷十九。
铫芅 yáo yì  见“铫弋”。
野芕 yě suī  草名。
毛胡芦兵 máo hú lú bīng  见“毛葫芦军”。
胡芦提 hú lú tí  见“胡卢提”。
胡芦笙 hú lú shēng  即葫芦笙。吹管乐器。历史悠久﹐1957年云南省江川县李家山和晋宁县石寨山古墓群都曾出土铜胡芦笙﹐据测定属春秋晩期和战国初期遗物。
黄芦树 huáng lú shù  黄栌。
藜芦 lí lú  又称黑藜芦。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山地,有毒。中医入药,主治痰涎壅闭﹑喉痹﹑癫痫等症,外用于疥癣,有催吐作用。在农业上可做杀虫剂。
壶芦 hú lú  见“壶卢”。
寒芦 hán lú  寒天的芦苇;干芦苇。
瓠芦 hù lú  见“瓠”。
黄芦 huáng lú  枯黄的芦苇。 芦苇的一种黄芦苦竹绕宅生。——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笔芦 bǐ lú  相传 唐 李白 墓上所生芦苇形状如笔,人称“笔芦”。
提胡芦 tí hú lú  见“提壶”。
提壶芦 tí hú lú  见“提壶”。 鹈鹕
衔芦 xián lú  口含芦草。雁用以自卫的一种本能。
芦扉 lú fēi  1.芦草编织的门扇。 2.亦作“芦菲”。用芦苇编成的席子。
芦藩 lú fān  用芦苇编制的篱笆。
芦沟桥 lú gōu qiáo  在北京广安门西,跨永定河上。建于金,清初重建。全桥由十一孔石拱组成。桥旁石栏上共精刻石狮子485个,千姿百态,生动雄伟。1937年7月7日,中国军队在此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揭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 见“卢沟桥”
芦笳 lú jiā  古代的一种管乐器。以芦叶为管,管口有哨簧,管面有音孔,下端范铜为喇叭嘴状,吹时用指启闭音孔,以调音节。清代兵营巡哨多用之。
芦中人 lú zhōng rén  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楚之亡臣伍子胥奔吴,至江,渔夫渡之。见子胥有饥色,曰:‘为子取饷。’渔夫去后,子胥疑之,乃潜身于深苇之中。有顷,渔夫来,呼之曰:‘芦中人,芦中人,岂非穷士乎!’”后因以指伍子胥。
芦粟 lú sù  高粱的一个品种。又称甜高粱,俗称甜芦粟,茎可生吃或制糖。
芦丁 lú dīng  即芦人。
芦笙节 lú shēng jié  也称“九月芦笙会”。贵州苗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夏历九月二十七日开始,为期2芦笙节3天。届时,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在芦笙会场,开展以跳芦笙舞为主的各种文体活动,庆祝丰收。
芦簰 lú pái  用芦苇平排地连在一起做成的水上交通工具。
芦人 lú rén  刈芦苇的人。
芦笋 lú sǔn  芦苇的嫩芽。形似竹笋而小,可食用。 “石刁柏”的通称
芦哨 lú shào  芦笳一类的乐器。以芦为之。
芦根 lú gēn  芦苇的地下茎。性寒味甘,中医用作利尿剂和清热解毒剂。 中药名。别名苇根。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根茎。主产安徽、江苏、浙江、湖北等地。甘,寒。清热生津。治热病烦渴,牙龈出血,鼻出血,胃热呕哕,肺热咳嗽,肺痈
芦锥 lú zhuī  芦芽。
芦管 lú guǎn  1.芦苇的茎。 2.即芦笳。
芦竹 lú zhú  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秆粗壮,叶片扁平,披针形,圆锥花序。多生长在河岸、路边。茎杆可作轻工业和特种手工业的原料。也叫“荻芦竹”。
芦虎 lú hǔ  蟹的一种。
芚愚 tún yú  愚蠢。
七级芙蓉 qī jí fú róng  借指七级浮图。
木芙蓉 mù fú róng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掌状,秋季开白或淡红色花,结蒴果,有毛。栽培供观赏,插条即活。俗称芙蓉或芙蓉花。又称木莲。或称地芙蓉,以别于荷花之称芙蓉。花叶可入药。
金芙蓉 jīn fú róng  荷花的美称。
红芙蓉 hóng fú róng  本指唐敬宗所宠爱之舞妓。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中:“宝历二年,浙东国贡舞女二人,一曰飞鸾,二曰轻凤。每歌罢,上令内人藏之金屋宝帐中,盖恐风日所侵故也。由是宫中语曰:‘宝帐香重重,一双红芙蓉。’”后亦用作歌舞女伎的代称。
初日芙蓉 chū rì fú róng  犹初发芙蓉。
碧芙蓉 bì fú róng  1.绿荷。 2.比喻苍翠的山峰。
水芙蓉 shuǐ fú róng  荷花的别名。详“水花”。
玉芙蓉 yù fú róng  1.白莲花。 2.白牡丹的一种。 3.喻美人。 4.指芙蓉帐,华美的帐子。 5.指玉杯。 6.喻雪峰。
阿芙蓉膏 ā fú róng gāo  熬制成黑色胶状的***。
阿芙蓉 ā fú róng  ㄚ ㄈㄨˊ ㄖㄨㄙˊ 即***。用罂粟果实中的乳状汁液制成的一种毒品。 ***,俗称大烟。见“阿片”阿芙蓉,芙前代罕闻,近方有用者,云是罂粟花之津液也。又,以花色似芙蓉而得名。——李时珍《本草纲目》
芙蓉剑 fú róng jiàn  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宝剑》载越王句践有宝剑名“纯钧”,相剑者薛烛以“手振拂,扬其华,捽如芙蓉始出”。后因以指利剑。
芙奴传 fú nú chuán  川剧剧目。原名《苦节传》。取材于清初传奇《琥珀匙》。1955年改编并改现名。叙杭州知府苏冉欲霸占才女陶芙奴为妾,遭拒绝后竟诬陶父为盗入狱,又逼死陶母,罚芙奴为官妓。盲艺人贾连将陶家遭遇写成唱本出售,太湖英雄陈刚见唱本后杀死苏冉,救出芙奴。
芙蓉膏 fú róng gāo  指***。

字典查询

拼音查字偏旁部首笔画查字汉字结构汉字拆字

热门组词

春组词夏组词秋组词冬组词鼠组词牛组词虎组词兔组词龙组词蛇组词马组词羊组词猴组词鸡组词狗组词猪组词狼组词熊组词猫组词

成语查询

联合式成语主谓式成语动宾式成语偏正式成语紧缩式成语连动式成语补充式成语复句式成语复杂式成语贬义成语中性成语褒义成语一般成语常用成语当代成语近代成语古代成语

诗词查询

诗词分类诗人大全诗词名句诗词大全宋词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古诗三百首宋词精选乐府

其他查询

反义词近义词文学典籍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