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针芒 | zhēn máng | 针头如芒。常以喻微细之物。 | |
谆芒 | zhūn máng | 虚拟的人名。《庄子.天地》﹕“谆芒将东之大壑﹐适遇苑风于东海之滨。”成玄英疏﹕“谆芒﹑苑风﹐皆寓言也。庄生寄此二人,明于大道﹐故假为宾主﹐相值海涯。”一说雾气。陆德明释文﹕“李云﹕望之谆谆﹐察之芒芒﹐故曰谆芒。一云﹕姓名也。或云﹕雾气也。” | |
陬芒 | zōu máng | 边远僻小之地。 | |
芒忽 | máng hū | 1.芒、忽皆为极小的计量单位,两者并称用以形容极其微小。 | |
芒屦 | máng jù | 芒鞋。 | |
芒神 | máng shén | 即句芒。传为司春之神。后世亦作耕牧之神祀之。 | |
芒鞋 | máng xié | ㄇㄤˊ ㄒㄧㄝ ˊ | 1.亦作“芒鞵”。 2.用芒茎外皮编织成的鞋。亦泛指草鞋。 |
芒刃 | máng rèn | ㄇㄤˊ ㄖㄣˋ | 1.指刀剑锐利处。俗称刀尖﹑刀口。 2.比喻人的才气﹑锐气。 3.犹斧钺。借指诛杀。 |
芒刺 | máng cì | 1.草木茎叶﹑果壳上的小刺。 2.比喻隐患。 3.比喻言词尖刻。 | |
芒颖 | máng yǐng | 谷类种子壳上的细刺。引申为尖端。 | |
芒角 | máng jiǎo | 1.指植物的尖叶。 2.指星辰的光芒。 3.笔锋。 4.棱角。指人的锋芒或锐气。 5.犹端倪。 | |
芒洋 | máng yáng | 1.亦作“茫洋”。亦作“芒羊”。 2.遨游驰骋﹑行动自如貌。 3.辽阔无边貌。 4.迷芒貌。 | |
芒粟 | máng sù | 1.穬麦的别名。 2.指皮肤表面因受寒冷刺激而起的微粒。俗称鸡皮疙瘩。 | |
芒果 | máng guǒ | ㄇㄤˊ ㄍㄨㄛˇ | 即“杧果”。 见“杧果” |
芒消 | máng xiāo | 1.亦作“芒硝”。 2.即硫酸纳。多产于含盐卤的湖泽地带。工业上用于制造玻璃﹑苏打等。中医学上称为“朴消”,用于治疗肠胃实热积滞﹑大便燥结﹑痰热壅积等症。 | |
芒芒 | máng máng | 1.广大辽阔貌。 2.悠远貌;久长貌。 3.迷茫;模糊不清。芒,通“茫”。 4.繁杂貌;众多貌。 5.匆忙貌。芒,通“忙”。 | |
芒履 | máng lǚ | 芒鞋。 | |
芒砀 | máng dàng | 1.大而多貌。 2.广阔无边。 3.芒山﹑砀山的合称。在今安徽省砀山县东南,与河南省永城县接界。 | |
芒焰 | máng yàn | 1.亦作“芒炎”。亦作“芒焰”。 2.指星的光芒。 | |
芒针 | máng zhēn | 亦作“芒鍼”。即针。针身纤细而长,形如麦芒,故称。 | |
芒彩 | máng cǎi | 光彩;光芒。 | |
芒硝 | máng xiāo | 见“硫酸钠”。 一种Na 2 SO 4 .10H 2 O矿物,含有一个分子硫酸钠和十个分子结晶水。产于盐湖、干盐湖及水泉,也有粉化状态 | |
羶芗 | shān xiāng | 五谷的香气。因以指祭祀所用的黍稷等谷物。羶,通“馨”;薌,通“香”。 | |
膋芗 | liáo xiāng | 油脂与香草。古代祀神时焚之以散发馨香。 | |
膏芗 | gāo xiāng | 见“膏香”。 | |
芳芗 | fāng xiāng | 芳香。芗,同“香”。 | |
芗剧 | xiāng jù | 戏曲剧种。流行于福建南部和台湾。1928年,台湾歌仔戏开始在闽南盛行,并在唱腔、表演等方面加以改进,称“改良戏”。1954年改今称。唱腔有七字调、杂碎调、哭调、杂念调等。剧目有《三家福》、《碧水赞》等。 | |
芗泽 | xiāng zé | ㄒㄧㄤ ㄗㄜˊ | 香泽;香气。芗,通“香”。 |
芄兰 | wán lán | 即“萝藦”。 即“萝藦”。多年生草质藤本。具乳汁,叶腋生有总状花序,内有多数种子。茎、叶、果实入药 | |
枸芑 | gǒu qǐ | 枸杞。 | |
丰芑 | fēng qǐ | 1.《诗.大雅.文王有声》:“丰水有芑,武王岂不仕;诒厥孙谋,以燕翼子,武王烝哉。”孔颖达疏:“丰水是无情之物,犹以润泽而生菜为己事,况武王岂不以功业为事乎。言实以功业为事,思得泽及后人,故遗传其所以顺天下之谋,以安敬事之子孙。”后以“丰芑”指《诗.大雅.文王有声》。 2.指帝王 | |
木芍药 | mù sháo yào | 1.芍药的一种。 2.唐人称牡丹为木芍药。 | |
红芍药 | hóng sháo yào | 1.词牌名。双调八十九字,仄韵。宋王观有此词。 2.曲牌名。属南吕调。明汤显祖《邯郸记》﹑清李渔《笠翁十种曲》﹑清洪升《长生殿》等均有此曲。 | |
赤芍 | chì sháo | 根皮为淡褐色的芍药,中医入药,有活血﹑消肿﹑止痛等功效。 | |
芍药 | sháo yào | 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大而美丽,供观赏。根可入药(芍药茵:用落下的芍药花当褥子)。 | |
山芎 | shān xiōng | 中药名。即芎?。 | |
芎藭 | xiōng qióng | 植物名。多年生草本,叶似芹,秋开白花,有香气。或谓嫩苗未结根时名曰蘼芜,既结根后乃名芎?。根茎皆可入药。以产于四川者为佳,故又名川芎。 植物名。多年生草本,叶似芹,秋开白花,有香气。根茎皆可入药 | |
馨芃 | xīn péng | 散发着芳香的一种草。 | |
谸芊 | qiān qiān | 山色青葱貌。 | |
青芊 | qīng qiān | 指碧绿茂盛的庄稼。 | |
眠芊 | mián qiān | 犹芊眠。草木茂密幽深貌。 | |
碧芊芊 | bì qiān qiān | 形容草木葱绿而茂盛。 | |
碧芊 | bì qiān | 形容草木葱绿而茂盛。 | |
森森芊芊 | sēn sēn qiān qiān | 草木茂盛貌。 | |
芊丽 | qiān lì | 细巧绮丽。 | |
芊绵 | qiān mián | ㄑㄧㄢ ㄇㄧㄢˊ | 1.草木茂盛貌。 2.绵延不绝貌。 3.谓富有文采。 草木繁密茂盛的样子 |
芊眠 | qiān mián | 1.光色盛貌。亦喻文采华美。 2.犹芊绵。草木蔓衍丛生貌。 3.犹芊绵。连绵不绝貌。 草木繁密茂盛的样子 | |
芊瞑 | qiān míng | 悠远不明貌。 | |
瓜畴芋区 | guā chóu yù qū | 瓜圃芋畦。《文选.左思》:“其圃则有蒟蒻茱萸,瓜畴芋区。”刘良注:“畴者,界埒小畔际也。”吕向注:“区,畦也。”后以喻立界分域。 | |
雀芋 | què yù | 芋之一种。 | |
魔芋 | mó yù | 又称“”。单子叶植物,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地下块茎扁球形。先开花,后长叶。产于中国和越南。块茎富含淀粉,经石灰水漂煮后可食用或酿酒,或作工业上的糊料;也可入药,能攻毒消肿。 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有比芋头娘块茎大的块状球茎,能制淀粉,常用它做成豆腐状食品。俗称“魔芋豆腐 | |
芒芋 | máng yù | 泽泻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八.泽泻》。 | |
栗芋 | lì yù | 芋之一种。 | |
番芋 | fān yù | 即番薯。 | |
冻芋 | dòng yù | 指芋艿。因成熟较晩,常于冬天食用,故称。 | |
山芋 | shān yù | 1.薯蓣的别名。也叫山药。 2.指芋艿。 3.甘薯的俗称。 白薯,甘薯 | |
土芋 | tǔ yù | 又称“土卵”。藤本植物黄独的异名。 | |
煨芋 | wēi yù | 唐衡岳寺有僧,性懒而食残,自号懒残。李泌异之,夜半往见。时懒残拨火煨芋。见泌至,授半芋而曰:“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见《宋高僧传》卷十九﹑《邺侯外传》。后因以“煨芋”为典,多指方外之遇。 | |
乌芋 | wū yù | 荸荠的别名。 | |
轩芋 | xuān yù | 见“轩于”。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