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六言诗 | liù yán shī | 诗体名。全篇每句六字。相传始于西汉谷永,一说东方朔也写有六言诗,但都不传。这种诗体不很流行。今所见六言诗以汉末孔融所作为最早。 | |
六笙诗 | liù shēng shī | 1.亦称“笙诗”。 2.《诗经.小雅》中《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六篇佚诗的合称。这六篇诗都已亡佚﹐在《仪礼.燕礼》中其曲都以笙吹奏﹐故名。 | |
恋诗 | liàn shī | 表达爱情的诗。 | |
联诗 | lián shī | 联句吟诗。 | |
乐诗 | lè shī | 可以入乐的诗。古代与徒诗对言。 | |
禁体诗 | jìn tǐ shī | 一种遵守特定禁例写作的诗。据宋欧阳修《雪》诗自注﹑《六一诗话》及宋苏轼《聚星堂雪诗叙》所记,其禁例大略为不得运用通常诗歌中常见的名状体物字眼,如咏雪不用玉月犁梅练絮白舞等,意在难中出奇。参阅清赵翼《陔馀丛考.禁体诗》。 | |
戒诗 | jiè shī | 1.自我警戒的诗。 2.戒除做诗。 | |
集字诗 | jí zì shī | 摘取前人诗赋中的字词而凑成的诗篇。 | |
回文诗 | huí wén shī | 一种诗体。可以倒着或反复回旋地阅读。如诗句‘池莲照晓月,幔锦拂朝风’,倒读就是‘风朝拂锦幔,月晓照莲池’。多属文字游戏。 | |
和诗 | hè shī | 指作诗与别人互相唱和。也指这种唱和的诗。 | |
佹诗 | guǐ shī | 辞意诡异﹑语调激切的诗。《荀子.赋》:“天下不治﹐请陈佹诗。”杨倞注:“荀卿请陈佹异激切之诗﹐言天下不治之意也。”后亦指荀况的佹诗。 | |
故事诗 | gù shì shī | 叙事诗的一种。故事性比一般叙事诗强,规模比史诗小,取材广泛。 | |
供官诗 | gòng guān shī | 应酬官吏的诗。 | |
古体诗 | gǔ tǐ shī | 唐代以后指区别于近体诗(律诗、绝句)的一种诗体,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形式,句数没有限制,每句的字数也可以不齐,平仄和用韵都比较自由。也叫古诗或古风。 | |
歌诗 | gē shī | 1.咏唱诗篇。 2.配有乐谱可以歌唱的乐府诗。 3.泛指诗歌。 | |
格诗 | gé shī | 1.介于今体诗与古体诗之间的一种诗体,或称半格诗。 2.在科举中作为标准规格的诗。 | |
赋诗 | fù shī | 吟诗;写诗。 | |
风诗 | fēng shī | 指《诗经》中的《国风》。亦泛指民歌。 | |
风人诗 | fēng rén shī | 古代民歌的一种。 | |
定场诗 | dìng chǎng shī | 戏曲中角色第一次出场开头所念的诗,通常是四句。 传统戏曲中剧中人第一次出场时所念的诗,通常是七言四句 | |
杜门诗 | dù mén shī | 用以表明自己闭门谢客的诗。 | |
短诗 | duǎn shī | 1.篇幅小的诗。2.指宗教经典中的短诗。如:坐着…膝上放着打开的可兰经,吟唱着可兰经中的短诗。 | |
二韵诗 | èr yùn shī | 即绝句。近体诗首句可不用韵,即使入韵,古人亦不算在韵数之内,故称绝句为“二韵诗”。 | |
催妆诗 | cuī zhuāng shī | 旧俗,成婚前夕,贺者赋诗以催新妇梳妆,此诗叫催妆诗。《唐诗纪事》卷三五载有唐陆畅《奉诏作催妆诗》。至宋,又有催妆词,读宋吕渭老《好事近》词之四:“彩幅自题新句,作催妆佳阕”可知。其后文人集中催妆诗词,类为应酬之作,非必成于成婚之夕。 | |
打油诗 | dǎ yóu shī | 旧体诗的一种。内容和词句通俗诙谐﹑不拘于平仄韵律。相传为唐代张打油所创。 一种不拘平仄韵律、词句诙谐通俗的诗歌体裁 | |
刺诗 | cì shī | 讽刺之诗。 | |
陈诗 | chén shī | 1.采集并进献民间诗歌。 2.指献上诗文。 | |
唱诗 | chàng shī | 1.吟诗。 2.宗教用语。吟唱圣歌。参见“唱诗班”。 | |
拆字诗 | chāi zì shī | 用拆字方式作诗。 | |
邠诗 | bīn shī | 1.指《诗.国风》中的《豳风》。 2.指《诗.豳风.七月》,全篇八章,章十一句,是《国风》中最长的篇章。 | |
裁诗 | cái shī | 作诗。 | |
悲愤诗 | bēi fèn shī | 诗篇名。东汉蔡琰作。有五言和骚体两篇。五言一篇全长一百零八句,叙述作者于董卓之乱中被掠于乱兵,流入南匈奴并生有两子,后又被赎还乡的惨痛经历,是汉末大乱中人民流离失所、饱受苦难的生动写照。骚体一篇,后人多疑伪托之作。 | |
鲍家诗 | bào jiā shī | 南朝宋鲍照《代蒿里行》:“赍我长恨意,归为狐兔尘。”全诗写得情真意切,感动得鬼亦能唱。后因以“鲍家诗”代称鲍照《代蒿里行》。 | |
宝塔诗 | bǎo tǎ shī | 杂体诗名。原称“一字至七字诗”。每句或每两句字数依次递增,形如宝塔,故名。从一字句到七字句逐句押韵,后也有增至九字句或九字句以上的。大多叠两句为一韵。 | |
半格诗 | bàn gé shī | 诗体的一种。指与今律相谐的歌行体,以别于纯粹的古风。唐白居易《长庆集》卷五一﹑五二﹑六三有格诗,卷六九为半格诗。宋陆游《古寿人至闻五郎颇有老态作长句自遣》诗:“点诵内篇庄叟语,长歌半格白公诗。”清赵执信《声调谱》引白居易《小阁闲坐》半格诗一首为例,分析某为古句,某为律句 | |
百年诗 | bǎi nián shī | 1.亦称“百年歌”。 2.乐府诗的一种。晋陆机所创﹐记述从幼小到耄老的状况。 | |
八言诗 | bā yán shī | 每句八字的古体诗。 | |
拗体诗 | niù tǐ shī | 1.亦省称“拗体”。 2.格律诗的一种变体。指诗人刻意求奇,特地变更诗格用拗句写成的诗。这类诗的特点是生涩瘦硬﹑崛奇古拙﹑富于气势。 | |
邶诗 | bèi shī | 指《诗.邶风》。 | |
百一诗 | bǎi yī shī | 诗篇名。为汉应璩讥切时事之作。题名“百一”﹐有三说: | |
三舍人诗 | sān shè rén shī | 指唐之令狐楚﹑王涯﹑张仲素三人的诗集。三人同为中书舍人,故称。 | |
三家诗 | sān jiā shī | 指“鲁诗”、“齐诗”、“韩诗”三个解说《诗经》含义的学派,同属今文学派。西汉时曾为三家设学官(博士)。现均已亡佚,仅存《韩诗外传》。 | |
散文诗 | sǎn wén shī | 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形式。写法同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但注重语言的节奏,有诗的意境。 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文体,写法像散文,不押韵,但注重节奏 | |
屎诗 | shǐ shī | 低劣的诗句。 | |
三言诗 | sān yán shī | 旧诗体的一种。以三字为句,故名。 | |
抒情诗 | shū qíng shī | 诗歌的一类。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因其内容的不同,分颂歌﹑哀歌﹑挽歌﹑情歌等。 以抒发感情为主的诗篇 | |
十四行诗 | shí sì háng shī | 欧洲的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每首十四行,有好几种格律。 欧洲的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每首十四行,有好几种格律 | |
山水诗 | shān shuǐ shī | 描写山水风景的诗歌。开创于南朝宋谢灵运,经过谢朓的发展,何逊﹑阴铿等人的创作实践,成为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诗派。唐代王维﹑孟浩然都是山水诗杰出的代表作家。 | |
省题诗 | shěng tí shī | 唐宋时进士应省试按尚书省所出题目而作的诗,叫“省题诗”。 | |
省诗 | shěng shī | 见“省题诗”。 | |
十离诗 | shí lí shī | 诗体的一种。 以十首为限,每首诗题均有“离”字,如“犬离家”、“笔离手”、“竹离丛”之类,因称“十离诗”。 | |
十七字诗 | shí qī zì shī | 诽谐诗体。全诗共三句十七言,以前三句五言,末一句二言组成。末句二字点明诗的主题,多含讥讽之意。相传始于宋代山东张山人寿,流行于元佑绍圣间。 | |
试帖诗 | shì tiě shī | 诗体名。源于唐代﹐受“帖经”﹑“试帖”影响而产生﹐为科举考试所采用。亦称“赋得体”。其诗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以古人诗句或成语为题﹐冠以“赋得”二字﹐并限韵脚。清代试帖诗﹐格式限制尤严﹐内容大多直接或间接歌颂皇帝功德﹐并须切题。 | |
四愁诗 | sì chóu shī | 诗篇名。东汉张衡作。衡借诗寓意,抒发心烦纡郁之情。诗分四章,每章七句,每句七言,初具了七言诗的形式。后用以指抒发忧郁情怀的诗篇。 | |
四言诗 | sì yán shī | 诗体名。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句为主。是中国古代诗歌最早形成的诗体,始于春秋以前的《诗经》等。魏晋以后,五七言诗盛行,作四言诗者渐少。 | |
四家诗 | sì jiā shī | “鲁诗”﹑“齐诗”﹑“韩诗”和“毛诗”的合称。详“四诗”。 | |
四诗 | sì shī | 1.即四家诗。鲁《诗》﹑齐《诗》﹑韩《诗》和毛《诗》的合称。汉代传《诗经》的有鲁人申培﹑齐人辕固﹑燕人韩婴,称“鲁”﹑“齐”﹑“韩”三家诗,为今文诗学,两汉时皆立于学官,魏晋以后逐渐衰亡。三家诗除存《韩诗外传》外,馀均亡佚。又有鲁人毛亨,亦传《诗经》,称毛《诗》,为古文诗 | |
题诗 | tí shī | 1.就一事一物或一书一画等,抒发感受,题写诗句。多写于柱壁﹑书画﹑器皿之上。 2.指所题写的诗句。 | |
四旋体诗 | sì xuán tǐ shī | 如在回旋体诗中那样频繁出现或在固定间隔中出现叠句的诗。 如在回旋体诗中那样频繁出现或在固定间隔中出现叠句的诗 | |
田园诗 | tián yuán shī | 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描写恬静悠然的情景。东晋诗人陶渊明为其开创人和代表作家。他的《归田园居》等诗,歌咏农村日常生活和自然风光,抒写辞离官场、归隐田园的感受,被称为“田园诗”的代表作。古希腊的牧歌,也译作“田园诗”。牧歌的创始人是忒俄克里托斯,他的作品歌唱宁静悠闲的田园生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