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拜识 | bài shí | 敬辞,结识:拜识尊颜ㄧ闻名已久,无缘拜识。 | |
八合识 | bā hé shí | 蒙古语中的突厥语借词﹐义为师父﹐源于古汉语“博士”。常见于元代典籍。 | |
八识 | bā shí | 佛教法相宗术语。眼﹑耳﹑鼻﹑舌﹑身﹑意为前六识。亦名六根。末那为第七识﹐意谓执持我见。阿赖耶为第八识﹐意为藏﹐谓能藏一切法﹐即所谓神识﹑性灵﹐合称八识。 | |
鄙识 | bǐ shí | 谦称自己的见识。 | |
饱识 | bǎo shí | 充分了解。 | |
神识 | shén shí | ㄕㄣˊ ㄕㄧˊ | 1.器局识见;精神智慧。 2.神志;精神意识。 3.神魂。 |
善知识 | shàn zhī shí | 佛教语。梵语意译。闻名为“知”,见形为“识”:即善友﹑好伴侣之意。后亦以泛指高僧。 | |
使见识 | shǐ jiàn shí | 用计谋,使手段。常见于古代戏曲和白话小说。 | |
赏识 | shǎng shí | ㄕㄤˇ ㄕㄧˊ | 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等的价值而给予重视或赞扬: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 |
沈识 | shěn shí | 1.深识。指高明的见解。 2.指见识深远。 | |
深识 | shēn shí | 1.谓见识深远。 2.指有深刻见识的人。 3.深知,深刻了解。 | |
社会意识 | shè huì yì shí | 见“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 |
省识 | shěng shí | 1.犹认识。 2.察看;辨识:汗漫不省识|使今见其人,亦不复省识矣。 | |
图识 | tú shí | 谓以图作标记。 | |
体识 | tǐ shí | 禀性和器识。 | |
特识 | tè shí | 独立的见解。 | |
亡识 | wáng shí | 无知。 | |
伟识 | wěi shí | 卓特的见识。亦指有卓见的人。 | |
习识 | xí shí | 1.谓逐渐形成而难以改变的认识。 | |
唯识 | wéi shí | 佛教语。谓一切事物皆为人的耳﹑目﹑口﹑鼻﹑身﹑意﹑神识﹑灵性等八识所变现,没有心外之物。 | |
闻识 | wén shí | 1.知识;学问。 2.指有学识。 | |
无意识 | wú yì shí | ㄨˊ ㄧˋ ㄕㄧˊ | 出于不知不觉的,没有留意到的。如:无意识的偏见。 |
先识 | xiān shí | 先见远识。 | |
相识 | xiāng shí | ㄒㄧㄤ ㄕㄧˊ | 认识:相逢何必曾相识。也指认识的人: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日误儒生。 |
心识 | xīn shí | 1.心志。 | |
玄识 | xuán shí | 深奥微妙的见识。 | |
晓识 | xiǎo shí | 知晓,了解。 | |
雅识 | yǎ shí | 高明的识见。 | |
信识 | xìn shí | 正确地鉴赏。 | |
学识 | xué shí | ㄒㄩㄝˊ ㄕㄧˊ | 学术上的知识和修养:陶行知先生学识渊博,道德高尚。 学问知识 |
眼识 | yǎn shí | 1.佛教语。谓眼睛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2.眼光;见识。 | |
杂识 | zá shí | 犹杂念。 | |
阳识 | yáng shí | 古代钟鼎器皿上的款识﹐有阴文阳文之别﹐阳文的款识称“阳识”。 | |
业识 | yè shí | 佛教语。谓十二因缘中的行缘识。指人投胎时心动的一念。 | |
忆识 | yì shí | 记忆。 | |
疑识 | yí shí | 费解的款识。 | |
懿识 | yì shí | 远见卓识。 | |
印识 | yìn shí | 犹印记。 | |
意识 | yì shí | ㄧˋ ㄕㄧˊ | ①人脑的特殊机能和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②觉察;感觉。 |
颖识 | yǐng shí | 犹天资。 | |
有识 | yǒu shí | 1.有见识。 2.指有见识的人。 3.指成年或能晓事之年。 4.佛教语。犹有情。 | |
有意识 | yǒu yì shí | ㄧㄡˇ ㄧˋ ㄕㄧˊ | 谓发于主观意识;故意。 |
渊识 | yuān shí | 识见深远;深远的识见。 | |
元识 | yuán shí | 谓先天具备的认识能力。 | |
智识 | zhì shí | 1.犹智力,识见。 2.知识。 | |
志识 | zhì shí | 思想意识;见解。 | |
自我意识 | zì wǒ yì shí | 通常指人对自身意识活动本质的认识。由康德最早提出,后成为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黑格尔以及现代存在主义哲学都对此有所论述。 | |
卓识 | zhuó shí | ㄓㄨㄛˊ ㄕㄧˊ | 高超的见识。 高超的见识 |
自识 | zì shí | 自己知道﹑认识。 | |
资识 | zī shí | 才质和识见。 | |
祖识 | zǔ shí | 熟习知悉。 | |
做相识 | zuò xiāng shí | 交朋友。 | |
阿罗耶识 | ā luó yē shí | 即阿赖耶识。 | |
阿赖耶识 | ā lài yē shí | 1.亦作“阿黎耶识”。 2.梵语?layavijn~?na的译音。意译为“藏识”。为佛教大乘唯识宗的内在心识的第八识﹐是世界和众生“自我”的本源﹐它含藏着一切事物的种子﹐也是轮回的主体和解脱的依据。 | |
识本 | shí běn | 佛教语。谓自识本心,自见本性。 | |
识心 | shí xīn | 1.知道心意。 | |
识窟 | shí kū | 智识之窟藏处。 | |
识鉴 | shí jiàn | 见地和鉴别人材能力。 | |
识辩 | shí biàn | 识别辨认。辩﹐通“辨”。 | |
识空便 | shí kōng biàn | 知趣﹔识相。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