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佛堂 | fó táng | 1.佛所住的堂殿。 2.指供奉佛像的堂殿﹑堂屋。 | |
佛树 | fó shù | 相传释迦牟尼于菩提树下得正觉,故菩提树称为佛树。 | |
佛理 | fó lǐ | 佛教的教理。 | |
佛义 | fó yì | 佛教的教义。 | |
佛慧 | fó huì | 佛教语。唯佛具有的至大至圆的智慧,即无上正等正觉。此种智慧能如实觉知一切真理,了知一切事物。 | |
佛桌儿 | fó zhuō ér | ㄈㄛˊ ㄓㄨㄛ ㄦˊ | 见“佛爷桌儿”。 |
佛面 | fó miàn | 1.指佛像面部。 2.佛的面子,佛的情面。 | |
佛扃 | fó jiōng | 佛寺的门户。借指佛寺。 | |
佛土 | fó tǔ | 1.佛教谓佛陀所居住或应化的种种国土。有净土﹑秽土﹑性土﹑报土等。 2.特指净土。 3.指佛寺。 | |
佛境 | fó jìng | 佛的境界。 | |
佛事 | fó shì | 指僧尼拜忏的事情:做佛事。 和尚或尼姑诵经拜佛之事;亡者之家请僧尼念经超度亡灵 | |
佛青 | fó qīng | 即群青。一种深蓝色的无机颜料。用于染布﹑印刷或做油漆原料。 | |
佛珠 | fó zhū | (佛珠儿)数珠。 念珠,佛家用来入定的用品老尼手捻佛珠,道声“阿弥陀佛” | |
佛现鸟 | fó xiàn niǎo | 鸟名。 | |
佛伞 | fó sǎn | 佛家所用仪仗之一。佛寺举行重大典礼时,常用伞盖张于佛像之上,谓之“佛伞”。 | |
佛手瓜 | fó shǒu guā | 瓜名。又叫“隼人瓜”﹑“菜肴梨”。葫芦科,多年生草本,多作一年生栽培。叶浓绿,花黄色,瓜短圆锥形,形似佛手。原产墨西哥及西印度群岛,我国冬季温暖地区有栽培。嫩瓜作蔬菜,块根可食用或作饲料。 | |
佛气 | fó qì | 佛家的气息。 | |
佛爷 | fó yé | 佛教徒对释迦牟尼的尊称。 | |
佛性 | fó xìng | 1.佛教名词。谓众生觉悟之性。 2.借指礼佛修行之心性。参见“佛性禅心”。 | |
佛牙舍利 | fó yá shè lì | 见“佛牙”。 | |
佛兰西 | fó lán xī | 法兰西的旧译。 | |
佛图 | fó tú | 1.佛塔。 2.佛寺。 塔的别名庾公尝入佛图,见卧佛。——《世说新语.言语》 | |
佛坛 | fó tán | 供奉佛像的高台。 | |
佛心 | fó xīn | 佛教语。谓佛的大慈大悲之心。 | |
佛婆 | fó pó | 指尼姑庵中的老年女仆。 | |
佛面竹 | fó miàn zhú | 竹的一种,为江南竹的变种。竹的斑纹仿佛人面,故名。又名龟纹竹。 | |
佛粥 | fó zhōu | 即腊八粥。佛寺于十二月初八日(相传为释迦牟尼的成道日)取香谷及果实等煮的用以供佛的粥。 | |
佛院 | fó yuàn | 佛寺的庭院。 | |
佛仪 | fó yí | 佛像。 | |
佛郎机炮 | fó láng jī pào | 明代泛称葡萄牙﹑西班牙人为佛郎机人,故称其所制火炮为“佛郎机炮”。 | |
佛舍利 | fó shè lì | 相传为释迦牟尼遗体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物。击之不坏,焚之不燋,或有光明神验。佛教徒奉为至宝,建塔供奉。后亦泛指高僧死后烧剩的骨烬。舍利为梵语?arīra的译音,意为“身骨”﹑“灵骨”。 | |
佛书 | fó shū | 佛典。 | |
佛龛 | fó kān | 供奉佛像的小阁子,多用木头制成。 | |
佛汗 | fó hàn | 传说北魏洛阳平等寺外涂金铜佛像,每当国家将有事变时,辄遍体皆湿。时人称为“佛汗”。 | |
佛学 | fó xué | ㄈㄛˊ ㄒㄩㄝˊ | 指佛教及其研究的学问。 |
佛画 | fó huà | 古代一种绘画艺术。内容为宣扬佛教教理及佛教史上的事迹。 | |
佛骨 | fó gǔ | 即佛舍利。 | |
佛国 | fó guó | 1.佛所生之地,指天竺,即古印度。 2.指寺院。 | |
佛光 | fó guāng | ㄈㄛˊ ㄍㄨㄤ | ①佛教徒指佛带来的光明:佛光普照。②佛像头上的光辉。③山区的一种自然景象,在与太阳相对方向的云层或雾层上呈现围绕人影的彩色光环,由光线通过云雾区的小水滴经衍射作用而形成。 |
佛佛 | fó fó | 南北朝时,夏主赫连勃勃,南朝称其为佛佛。见《宋书.索虏传》。 | |
佛灯 | fó dēng | 供于佛前的灯火。 | |
佛典 | fó diǎn | 佛教的经典 。 | |
佛出世 | fó chū shì | 比喻事情之难得。 | |
佛乘 | fó chéng | 1.佛教谓教导众生成佛之法。因其为唯一之法,故又名“一佛乘”﹑“一乘”。 2.佛教经典。 | |
佛藏 | fó zàng | 佛教经典的总称。通称“大藏经”﹑“一切经”。 | |
佛钵 | fó bō | 相传为佛陀所用的食钵。 | |
佛宝 | fó bǎo | 指一切佛陀,亦指各种佛像。 | |
佛场 | fó chǎng | 做佛事的场所。 | |
同位词 | tóng wèi cí | 同位名词或相当于名词的词,同位形容词或相当于形容词的词。 同位名词或相当于名词的词,同位形容词或相当于形容词的词 | |
上位概念 | shàng wèi gài niàn | 即“属概念”。 | |
两本位制 | liǎng běn wèi zhì | 即复本位制。同时以金银两种金属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金银两种铸币均为本位币,都可自由铸造,并均为无限法偿。两币按国家规定比价流通。十六至十八世纪新兴资本主义国家曾广泛采用。 | |
复本位制 | fù běn wèi zhì | 一国同时用黄金和白银作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 |
方位词 | fāng wèi cí | 名词的一种,是表示方向或位置的词,分单纯的和合成的两类。单纯的方位词是‘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里、外、中、内、间、旁’。合成的方位词由单纯的方位词用下面的方式构成。a)前边加‘以’或‘之’,如‘以上、之下’。b)后边加‘边、面、头’,如‘前边、左面、里头 | |
地理位置 | dì lǐ wèi zhì | 地球上某一地理事物与外在的某些其他的事物的空间关系。确定位置的最基本的要素是方向和距离。具有相对性和不重复性的特点。可分为数理地理位置(如经纬度),自然地理位置(如海陆位置),政治地理位置(如邻国),经济地理位置(如与周围地区的原材料供应、产品市场等方面的联系)。 | |
代位继承 | dài wèi jì chéng | 法定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或丧失继承权时,由于晚辈直系血亲按照继承顺序继承。 | |
黜位削地 | chù wèi xuē dì | 贬降爵位,削减封地。 | |
五位百法 | wǔ wèi bǎi fǎ | 佛教语。唯识宗说明一切现象的五类一百种概念。即心法八种﹑心所有法五十一种﹑色法十一种﹑不相应行法二十四种以及无为法六种。见《大乘百法明门论》。 | |
五位缾 | wǔ wèi píng | 五代时流行的铜制酒器。 | |
香位牌 | xiāng wèi pái | 指题有文字以供祭拜的牌位。 | |
相位角 | xiāng wèi jiǎo | 简称“相角”,又称“相位”、“周相”、“位相”。某一物理量随时间(或空间位置)作正弦或余弦变化时,决定该量在任一时刻(或位置)状态的一个数值。如交流电压u=u_msin(ωt+φ),在不同时刻的电压决定于(ωt+φ)的数值,(ωt+φ)就称相位角。当t=0时,φ称为初相角。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