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词语 拼音 注音 意思解释
佥解 qiān jiě  受签解送,负责解送。
佥士 qiān shì  奸人;小人。佥,通“憸”。
佥票 qiān piào  旧时官府签发的催办公事或传人到案的凭证。
佥谋 qiān móu  众人筹画。
佥然 qiān rán  1.和谐貌。 2.犹皆;都。
劫余灰 jié yú huī  劫火的馀灰。
拾余唾 shí yú tuò  见“拾唾余”。
剩余劳动 shèng yú láo dòng  ㄕㄥˋ ㄧㄩˊ ㄌㄠˊ ㄉㄨㄙˋ “必要劳动”的对称。超过维持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在私有制社会中即为剥削者所占有的劳动。社会主义社会中剩余产品为社会占有,因此有人认为一切劳动都是必要的,不再存在“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的范畴。是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
业余教育 yè yú jiào yù  在业余时间进行的教育。业余教育是我国学制的组成部分之一。实施机构为各种业余学校和补习学校等。教学形式有面授﹑函授﹑广播﹑电视等。它对普及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科学知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昭余祁 zhāo yú qí  古泽薮名。在今山西省祁县西南﹑介休县东北。是《周礼.夏官.职方氏》的并州薮,《尔雅.释地》的十薮之一。《吕氏春秋》作大昭,《淮南子.墬形训》作昭馀,都是九薮之一。《汉书.地理志》改称“九泽”,《水经注.汾水》称近邬县(今介休县东北)者为邬泽,俗名邬城泊,近祁县者为祁薮。唐
禹余粮 yǔ yú liáng  1.中药名。又名禹粮石。为一种褐铁矿矿石。性微寒,味甘涩,有涩肠﹑止血功能。相传夏禹治水时弃其余粮于江中,化为此石,故名。见《太平御览》卷九八八引《博物志》。 2.麦门冬的别名。参见“禹葭”。 3.蒒草的别名。
耳余 ěr yú  汉 张耳、陈馀 的合称。二人始为好友,结为刎颈交,后以势利互相倾轧,耳 斩 馀 泜水 上。故多用以为朋友凶终隙末之喻。
日余 rì yú  指夕阳。
闰余 rùn yú  1.农历一年和一回归年相比所多馀的时日。 2.指闰月。 3.指增添。
穷余 qióng yú  谓最后所剩的。
饶余 ráo yú  富饶馀裕。
奇余 qí yú  多馀﹐富馀。
其余 qí yú  ㄑㄧˊ ㄧㄩˊ 1.下剩的;其他。 2.犹言有馀﹐有多。 剩下的人或物其余则熙熙而乐。——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余以俭立名。——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其余各处乡民。——《广东军务记》为标准以警其余。——清. 方苞《狱中杂记》马克和李莉在下棋,其余在玩牌
梦余 mèng yú  梦后。
零余 líng yú  剩下的零数﹔多馀。
戮余 lù yú  谓幸免于刑戮的罪人。
馂余 jùn yú  ㄐㄩㄣˋ ㄧㄩˊ 1.吃剩馀的食物。 2.馀剩的食物。 3.比喻残剩的东西。
空余 kòng yú  ㄎㄨㄙˋ ㄧㄩˊ 空闲:空余房屋 ㄧ空余时间。
宽余 kuān yú  ㄎㄨㄢ ㄧㄩˊ ①宽阔舒畅。②宽裕:他近两年手头宽余多了。
净余 jìng yú  除去用掉的剩余下来的(钱或物)。 除去用掉的外剩余下来的(钱或物)
烬余 jìn yú  1.烧剩的东西。 2.引申为残馀。
结余 jié yú  ㄐㄧㄝ ˊ ㄧㄩˊ ①结算后余下:这个月结余二十元钱。②结算后余下的钱。
接余 jiē yú  即荇菜。
孑余 jié yú  剩余,残余。
戋余 jiān yú  残余。
贾余 jiǎ yú  炫示馀勇;用其馀力。
归余 guī yú  1.谓积月之馀日以置闰月。 2.终结。
关余 guān yú  旧中国关税自1842年起,陆续作为各种外债﹑赔款的担保,每年关税收入,在尽先归还外债﹑赔款及支付海关经费后,所馀之款由中国政府收用,称“关余”。
公余 gōng yú  办公时间以外的时间:公余以写字、画画儿作为消遣。
腐余 fǔ yú  1.腐朽废弃之物。 2.为深自贬抑之辞。
扶余 fú yú  1.古国名。位于松花江平原。晋太康年间为鲜卑族慕容氏所破,后复受他族频频袭扰,至南朝宋﹑齐间消亡。参阅《后汉书.东夷传.夫馀国》﹑《晋书.四夷传.夫馀国》。后借为假托的国名。 2.复姓。唐有司稼正卿扶馀隆。见《金石萃编.唐赠泰师孔宣公碑》阴《干封祭文》。
丰余 fēng yú  犹富裕。
多余 duō yú  ㄉㄨㄛ ㄧㄩˊ ①超过需要数量的:把多余的粮食卖给国家。②不必要的:把文章中多余的字句删掉ㄧ你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大余 dà yú  见“小余”。
爨下余 cuàn xià yú  谓灶下烧残的良木。典出《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后以“爨下余”比喻幸免于难的良材。
词余 cí yú  曲的别称。意谓曲是由词发展而来的。
春余 chūn yú  春天将尽未尽之时。
别余 bié yú  其他。
拾唾余 shí tuò yú  亦作“拾余唾”。同“拾人涕唾”。
三余 sān yú  1.《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明帝时大司农弘农﹑董遇等,亦历注经传,颇传于世”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遇言:‘﹝读书﹞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后以“三余”泛指空闲时间。 2.指余干﹑余姚﹑余杭三县。
商余 shāng yú  唐诗人元结,少居商馀山,着《元子》十篇,自称元子。见《新唐书.元结传》。后以“商余”泛指元氏乡里。
睡余 shuì yú  谓睡醒后。
唾余 tuò yú  唾液之余。喻别人的点滴言论。 比喻别人的无足轻重的点滴言论或意见 拾人唾余
暇余 xiá yú  ㄒㄧㄚˊ ㄧㄩˊ 空闲时间。
下余 xià yú  其余;余剩。 剩余,余下
闲余 xián yú  指空闲的时间。
羡余 xiàn yú  1.盈馀;剩馀。 2.唐以后地方官员以赋税盈馀的名义向朝廷进贡的财物。 3.清代州县在正赋外还增征附加额,这部分收入除去实际耗费和归州县官吏支配的以外,其馀的解送上司,名为羡馀。 封建时代地方官吏向人民勒索来定期送给皇帝的各种附加税蔡京又设法搜求羡余钱粮,以助供应。——《小五义》
盐余 yán yú  旧中国每年盐税收入中扣除付外债本息和支付盐务行政经费后的馀款,称“盐余”。
刑余 xíng yú  1.受过肉刑;判过刑。 2.指受过肉刑的人。 3.指阉人。即受过宫刑的人。 4.南朝宋颜延之骂和尚慧琳为刑馀。古代有髡刑,而和尚必须剃光头,故称为“刑余”。
胥余 xū yú  1.村落的角隅。 2.亦作“胥邪”。椰子树的别名。 3.人名。一说箕子之名﹐一说比干之名。
旬余 xún yú  十多天。
业余 yè yú  ㄧㄜˋ ㄧㄩˊ 1.本业之外,工作之余。 2.非专业的。
盈余 yíng yú  ㄧㄥˊ ㄧㄩˊ 1.有馀;多馀。 2.收入中除去开支后的剩馀。
纡余 yū yú  1.迂回曲折。 2.形容人有才气从容不迫。 3.谓歌曲文章曲折有致。
赢余 yíng yú  ㄧㄥˊ ㄧㄩˊ 1.收支相抵后有馀的财物。 2.多馀;剩馀。 收支相抵后的财物;多余;剩余。亦作“盈余”预算赢余

字典查询

拼音查字偏旁部首笔画查字汉字结构汉字拆字

热门组词

春组词夏组词秋组词冬组词鼠组词牛组词虎组词兔组词龙组词蛇组词马组词羊组词猴组词鸡组词狗组词猪组词狼组词熊组词猫组词

成语查询

联合式成语主谓式成语动宾式成语偏正式成语紧缩式成语连动式成语补充式成语复句式成语复杂式成语贬义成语中性成语褒义成语一般成语常用成语当代成语近代成语古代成语

诗词查询

诗词分类诗人大全诗词名句诗词大全宋词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古诗三百首宋词精选乐府

其他查询

反义词近义词文学典籍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