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会饮 | huì yǐn | 聚饮。 | |
会朝 | huì cháo | 1.诸侯或群臣朝会盟主或天子。 2.指古代帝王祭祀名山大川。 | |
会车 | huì chē | 相向行驶的列车、汽车等同时在某一地点交错通过。 车辆交错同时通过某地 | |
会茶 | huì chá | 会聚饮茶。 | |
会操 | huì cāo | 指会合举行军事或体育方面的操演:下午两点在大操场会操。 | |
会票 | huì piào | 明清两代商人发行的一种异地支付钱款的凭证。原来是在一地交款领票,到另一地兑现的,后因金属货币不足,加以发行者的信用良好,这种会票便渐渐代替货币在市场流通。 | |
会门 | huì mén | (会门儿)某些封建迷信的组织。 某些迷信组织 | |
会众 | huì zhòng | ①到会的人;参加开会的人。②旧时指参加某些会道门等组织的人。 | |
会亲 | huì qīn | 旧时结婚后男女两家互邀亲属相见之礼。 一种旧时风俗,结婚后男家女家互邀亲属相见 | |
会见 | huì jiàn | ㄏㄨㄟˋ ㄐㄧㄢˋ | 跟别人相见:会见亲友 ㄧ友好的会见。 |
会演 | huì yǎn | ㄏㄨㄟˋ ㄧㄢˇ | 各地或各单位的文艺节目集中起来,单独或同台演出。具有汇报、互相学习、交流经验的作用。也作汇演。 各地或各单位的文艺节目集中起来,单独或同台演出 |
会燕 | huì yàn | 见“会宴”。 | |
会标 | huì biāo | 代表某个集会的标志。 | |
会盟 | huì méng | 1.古代诸侯相会结盟。语本《左传.昭公三年》:“令诸侯三岁而聘,五岁而朝,有事而会,不协而盟。” 2.指两个政权间友好盟会。如西藏拉萨大昭寺前有“唐蕃会盟碑”﹐为唐长庆三年(公元823年)吐蕃赞普墀祖德赞为纪念唐蕃会盟而立。 | |
会刊 | huì kān | 1.为报道会议的成果所出版的刊物。2.某个社会团体或专业协会等所出版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刊物。 | |
会账 | huì zhàng | (在饭馆、酒馆、茶馆、澡堂、理发馆等处)付账(多指一人给大家付账)。也说会钞。 在饭馆、酒馆、茶馆等处邂逅亲朋而代为付账 | |
会撮 | huì cuō | 1.亦作“会最”。 2.颈椎。《庄子.人间世》:“支离疏者﹐颐隐于脐﹐肩高于顶﹐会撮指天。”陆德明释文引崔譔曰:“会撮﹐项椎也。”一说为髻。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曰:“会撮﹐髻也。古者髻在顶中﹐脊曲头低﹐故髻指天也。” | |
会长 | huì cháng | 某些团体﹑组织的领导人。 | |
会所 | huì suǒ | 1.约定会见的处所。 2.会聚的处所。 3.团体组织的办公处所。 | |
会最 | huì zuì | 1.关键。 2.会萃,集合。 | |
会客室 | huì kè shì | 会客的屋子。 | |
会鞫 | huì jū | 会同审问。 | |
会餐 | huì cān | ㄏㄨㄟˋ ㄘㄢ | 聚餐:节日会餐。 |
会剿 | huì jiǎo | ㄏㄨㄟˋ ㄐㄧㄠˇ | 会同围剿。 会同围剿 |
会商 | huì shāng | ㄏㄨㄟˋ ㄕㄤ | 双方或多方共同商量:会商大计。 |
会禀 | huì bǐng | 联名向上级报告。 | |
会客 | huì kè | 和来访的客人见面:会客室。 接待客人概不会客 | |
会厌软骨 | huì yàn ruǎn gǔ | 构成会厌的软骨,形状扁平,像树叶,下部附着在结喉的内壁上。 | |
会昌 | huì chāng | 谓会当兴盛隆昌。 | |
会党 | huì dǎng | 清末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一些原始形式的民间秘密团体的总称。如哥老会、三合会等。 | |
会哨 | huì shào | 1.分班出巡警戒人员在预定的时间和地点会齐巡逻,称“会哨”。 2.指巡查人员定时会齐。 | |
会须 | huì xū | 1.适逢需要。 2.应当。 | |
会约 | huì yuē | 1.预先约定而相会。 2.指共同订立的规约。 | |
会垓 | huì gāi | 1.会战。刘邦曾率韩信等围项羽于垓下,后来戏剧小说因谓会战为“会垓”。 2.引申指被包围的阵地﹑山头。 | |
会籍 | huì jí | 根据某些团体组织的章程,经过一定手续而取得的作为该团体成员的资格。 | |
会折 | huì shé | 会衔写奏章。 | |
会展经济 | huì zhǎn jīng jì | 指以承办各种会议、展览等并为之提供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活动。 | |
会社 | huì shè | 1.旧时指政治﹑宗教﹑学术等团体。 2.公司。来自日语,为英语company,corporation的意译。 | |
会上 | huì shàng | 会试时考上。 | |
会猎 | huì liè | ①大规模地会合打猎:秋山会猎。②指会战。是一种委婉的说法: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会猎书来举国惊。 | |
会郎 | huì láng | 旧时礼俗,成婚后新郎随新娘回娘家会亲,女家设宴款待,谓之“会郎”。 | |
会规 | huì guī | 某些组织或团体所定,为会员必须遵守的规则。 | |
面佥 | miàn qiān | (书画)封面上的题签。 | |
轮佥 | lún qiān | 轮流派遣。佥,通“签”。 | |
点佥 | diǎn qiān | 查点检验。 | |
朝佥 | cháo qiān | 朝命。 | |
酥佥 | sū qiān | 见“酥签”。 | |
佥妻 | qiān qī | 清律规定,处流刑者,妻妾应随同前往,谓之佥妻。乾隆二十四年停止。详见《清史稿.刑法志二》。 | |
佥望 | qiān wàng | 众望。 | |
佥议 | qiān yì | 1.众人的意见。多用于群臣百官。 2.共同商议。 | |
佥事 | qiān shì | 1.官名。金置按察司佥事。元时诸卫﹑诸亲军及廉访﹑安抚诸司,皆置佥事。明因之,都督﹑都指挥﹑按察﹑宣慰﹑宣抚等,皆有佥事。清初沿用,乾隆时废。 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央官署中的中级官员。 | |
佥尾 | qiān wěi | 在文书末尾签名表示负责。 | |
佥赞 | qiān zàn | 协助。 | |
佥壬 | qiān rén | 小人;奸人。佥,通“憸”。 | |
佥允 | qiān yǔn | 公允。 | |
佥小 | qiān xiǎo | 小人。 | |
佥谐 | qiān xié | 1.《书.舜典》记帝舜征询意见以任命臣工之事,多有“佥曰”﹑“汝谐”之语,后遂以“佥谐”谓遴选﹑任命朝廷重臣。 2.指共同认定,一致认可。 | |
佥判 | qiān pàn | 1.即签判。签书判官厅公事的简称。为宋代各州幕职,协助州长官处理政务及文书案牍。 2.指做佥判官。 3.签名并作判词。 | |
佥人 | qiān rén | 小人。 | |
佥院 | qiān yuàn | 1.即宋之签书院事,位在枢密副使之下。 2.元时,宣政院﹑宣徽院﹑太常礼仪院﹑太医院等亦设有此职。 3.明时亦称都察院佥都御史为佥院。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