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麾军 | huī jūn | 指挥军队。 | |
红袄军 | hóng ǎo jūn | 金末山东﹑河北地区农民起义军。因战士身穿红袄,故称。起义军领袖有杨安儿﹑李全等。 | |
国军 | guó jūn | 1.国家的军队。 2.国民党政府自称其军队为“国军”。 | |
黄头军 | huáng tóu jūn | 以黄帕包头的军队。 | |
国防军 | guó fáng jūn | 保卫国家的正规军。 | |
冠军 | guàn jūn | ㄍㄨㄢˋ ㄐㄩㄣ | 古代指列于诸军的首位。今指比赛的第一名。 泛指第一名的称号拳击冠军 |
官军 | guān jūn | 旧称政府的军队。 旧时国家的正式军队天阴黑,自张柴村以东道路皆官军所未尝行。——《资治通鉴.唐纪》 | |
孤军 | gū jūn | 孤立无援的军队:孤军作战丨孤军深入。 单独的没有援兵的军队孤军深入孤军奋战 | |
关东军 | guān dōng jūn | 指抗日战争胜利前,占据中国东北的日本侵略军。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军强占中国原被帝俄“租借”的“关东州”(指辽东半岛普兰店至皮口一线以南地区),并派驻军队。1919年在旅顺设关东军司令部。1945年8月被苏军和中国人民武装力量消灭。 | |
勾子军 | gōu zǐ jūn | 解放前山西一带群众对蒋阎十九军的一种詈称。 | |
滚牌军 | gǔn pái jūn | 执盾牌作战的步兵。 | |
父子军 | fù zǐ jūn | 唐初禁军的一种。以父兄告老﹐子弟相代为特征﹐故名。 | |
覆军 | fù jūn | 覆灭全军。 | |
匪军 | fěi jūn | 由土匪组成的地方武装。也指像匪徒一样的不义的军队。 由土匪组成的地方武装。也指像匪徒一样的不义的军队 | |
方面军 | fāng miàn jūn | 1.军队战时 由若干个集团军或军组成的一级组织。 一般隶属统帅部,是诸军兵种合成的战略战役军团。 | |
防军 | fáng jūn | 即防汛兵。 | |
恩军 | ēn jūn | 明代称充军戍边的罪人。 | |
督军 | dū jūn | 民国初年一省的最高军事长官。 中国古时地方军政长官。汉代曾设督军御史,三国时尚有,为监军之官。北洋军阀时期将地方的军政长官都督改长督军(如省督军)。民国初省的最高军事长官 | |
非正规军 | fēi zhèng guī jūn | 不是正规的部队。 不是正规的部队 | |
都军 | dōu jūn | 1.殿前司都虞候的别称。 2.宋时禁军的别称。 3.指兵马都监。 | |
调睡参军 | diào shuì cān jūn | 酸枣仁的别名。 | |
敌军 | dí jūn | ㄉㄧˊ ㄐㄩㄣ | 敌人的全部兵力。如:敌军全部被歼。 |
独户军 | dú hù jūn | 元代每户征兵一人所编成的军队。 | |
殿军 | diàn jūn | ①行军时走在最后的部队。②体育、游艺竞赛中的最末一名,也指竞赛后入选的最末一名。 | |
驰军 | chí jūn | 犹驰兵。 | |
出军 | chū jūn | 1.出兵。 2.犹充军。 | |
城防军 | chéng fáng jūn | 守卫城市的军队。 | |
撤军 | chè jūn | ㄔㄜˋ ㄐㄩㄣ | 撤回军队。 撤消军事行动;部队撤离军事区无条件撤军 |
赤卫军 | chì wèi jūn |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内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 | |
步军 | bù jūn | 步兵。 | |
别军 | bié jūn | 犹偏师。主力军以外的部队。 | |
裁军 | cái jūn | ㄘㄞˊ ㄐㄩㄣ | 裁减武装人员和军事装备。 裁减军队和军事装备 |
北洋海军 | běi yáng hǎi jūn | 清政府的主要新式海军。1874年清政府筹划海防。次年命李鸿章督办海防,开办水师学堂,购置外国军舰,修筑旅顺和威海卫军港。1885年设立海军衙门。1888年制定《北洋海军章程》,编成北洋海军。计有大小军舰二十五艘,官兵四千余人。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覆灭。 | |
鲍参军 | bào cān jūn | 即“鲍照”。 | |
败军 | bài jūn | ㄅㄞˋ ㄐㄩㄣ | 1.战败的军队或士兵。 2.战败;打败仗。 |
拔山军 | bá shān jūn | 南唐时对客户按三丁抽一组成的军队。山,“三”的谐音。 | |
八路军 | bā lù jūn |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1937年8月由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和陕北红军改编而成。朱德任总司令,彭德怀任副总司令。主力在华北前线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创建了多块抗日根据地,取得了平型关战斗和百团大战等胜利,并粉碎了日伪军的多次“扫荡”。1944年后八路 | |
鏖军 | áo jūn | 激烈战斗。 | |
八国联军 | bā guó lián jūn | 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国组成的侵华联军。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帝国主义借口清政府“排外”,联合出兵,以瓜分中国。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掠夺财物,残杀人民。慈禧太后和光绪帝逃往西安。不久德国元帅瓦德西任联军总司令,侵略军增至十万人。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后,八 | |
拔军 | bá jūn | 回军,退兵。 | |
白军 | bái jūn | ㄅㄞˊ ㄐㄩㄣ | 指资产阶级反革命军队。在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特指以国民党军队为主的武装力量。 |
按军 | àn jūn | 犹按兵。 | |
石手军 | shí shǒu jūn | 善以手投石击敌的队伍。 | |
三军 | sān jūn | ㄙㄢ ㄐㄩㄣ | ①春秋时期大国对军队的合称。有上、中、下三军或左、中、右三军,中军为统帅。②《商君书.兵守》所称三军,即壮男为一军,壮女为一军,男女之老弱者为一军。③《六韬.犬韬.战车》所称三军,即车、步、骑三个兵种。④陆、海、空三军的合称。⑤军队的通称。 |
神策军 | shén cè jūn | 1.亦称“神策”。 2.唐禁军名之一。天宝中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破吐蕃时令军史成如璆建神策军于临洮西。安禄山乱起,临洮陷,如璆令其将卫伯玉领兵屯陕州,复号神策军。代宗﹑德宗时继由宦官统领,并归禁中定制,分左右厢,衣粮优厚,势居诸禁军上。唐亡始废。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二》。 3.用以 | |
哨军 | shào jūn | 侦察巡逻的士卒。 | |
神武军 | shén wǔ jūn | 唐至德年间所设置的北衙禁军之一,护卫宫城内外。 | |
收军 | shōu jūn | 行军作战时负责殿后的部队。 | |
水犀军 | shuǐ xī jūn | 1.披水犀甲的水军。 2.多借指水上劲旅。 | |
投军 | tóu jūn | ㄊㄡˊ ㄐㄩㄣ | 旧时谓投奔军队去当兵。 旧时指投奔军队去当兵 |
肃军 | sù jūn | 整饬军纪。 | |
台军 | tái jūn | 六朝时对官军的称谓。 | |
探马赤军 | tàn mǎ chì jūn | 元初成吉思汗攻金时以蒙古所属色目诸部族组成的军队。 | |
随军 | suí jūn | 1. 跟随军队。如:随军记者。2.军人家属将户口等关系转到军队,并跟随部队生活和行动。 | |
厅子军 | tīng zǐ jūn | 厅子都。 | |
铁册军 | tiě cè jūn | 明太祖朱元璋赐给功臣的护卫兵。 | |
武军 | wǔ jūn | 1.古代战争中,战胜者为炫耀武功,收敌尸封土而成的高垒。 2.军队;武力。 | |
土军 | tǔ jūn | 犹土兵。宋时对本地军队之称。 | |
顽军 | wán jūn | 抗日战争时期称国民党顽固派的军队。 | |
戏弄参军 | xì nòng cān jūn | 即弄参军。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