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农禾 | nóng hé | 农作物,庄稼。 | |
农役 | nóng yì | 犹农作。 | |
农技 | nóng jì | 指作物的栽培,选种等技术。 | |
农民 | nóng mín | ㄋㄨㄙˊ ㄇㄧㄣˊ | 指务农的人。长时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 |
农家子 | nóng jiā zǐ | ㄋㄨㄙˊ ㄐㄧㄚ ㄗㄧˇ | 1.农家子弟。 2.犹农人。 |
农民起义 | nóng mín qǐ yì | 为反抗地主阶级的政治压迫与经济剥削,农民起来进行武装斗争。 为反抗地主阶级的政治压迫与经济剥削,农民起来进行武装斗争 | |
农畮 | nóng mǔ | 见“农亩”。 | |
农穰 | nóng ráng | 谓农作物丰收。 | |
农士 | nóng shì | 指务农的人。 | |
农功 | nóng gōng | 农事。 | |
农具 | nóng jù | ㄋㄨㄙˊ ㄐㄨˋ | 从事农业生产时所使用的器具。 农业生产使用的工具,多指非机械化的 |
农土 | nóng tǔ | 1.神州的别名。 2.蒙古语译音。牧地;地域;经界。 | |
农忙 | nóng máng | ㄋㄨㄙˊ ㄇㄤˊ | 1.指农事繁忙的时节。 2.指农事繁忙。 指农事繁忙农忙季节 |
农力 | nóng lì | 1.犹努力。 2.农耕的劳力。 | |
农晨 | nóng chén | 农作时节。 | |
农穑 | nóng sè | 耕种收获。泛指农业生产。 | |
农户 | nóng hù | ㄋㄨㄙˊ ㄏㄨˋ | 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家。 务农的人家 |
农圃 | nóng pǔ | 1.农田园圃。 2.指农家。 3.耕稼,农耕。 | |
农官 | nóng guān | 古代主管农事的官。 | |
农桑 | nóng sāng | 泛指农业生产;种地与养蚕。 | |
农运 | nóng yùn | 农民运动的简称。 | |
农历 | nóng lì | ㄋㄨㄙˊ ㄌㄧˋ | 1.我国古代历法之一。平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年年不同)。由于平均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十一天,所以在十九年中设置七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十三个月(383天或384天,闰月在几月份也没有一定)。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 |
农经 | nóng jīng | 古代关于农业的典籍。 | |
农妇 | nóng fù | 农家妇女。 女农民的旧称 | |
农隐 | nóng yǐn | 谓务农隐居。 | |
农里 | nóng lǐ | 乡里;邻里。 | |
农岁 | nóng suì | 年成,收成。 | |
农畔 | nóng pàn | 田界。借指田间。语本《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 | |
农行 | nóng háng | 农业银行的简称。 | |
农膜 | nóng mó | 农用塑料薄膜的简称。 | |
农郊 | nóng jiāo | 1.指郊外。 2.指农田。 | |
农泽 | nóng zé | 即桃林,因其在弘农县,故称。 | |
农舍 | nóng shè | ㄋㄨㄙˊ ㄕㄜˋ | 指农民的房舍。 农民住的房子 |
农闲 | nóng xián | ㄋㄨㄙˊ ㄒㄧㄢˊ | 1.谓在农村闲居。 2.指冬季农事较少的时节。 指农事较少的日子 |
农田水利 | nóng tián shuǐ lì | 为发展农业而修建的灌溉、排水等工程。 为发展农业而修建的灌溉、排水等工程 | |
农耜 | nóng sì | 农具。 | |
农校 | nóng xiào | 农业专科学校的简称。 | |
农时 | nóng shí | 适宜于从事耕种﹑收获的时节。 在农业生产中,每种农作物都有一定的农耕季节和一定的耕作时间 | |
农社 | nóng shè | 古代农村中的互助组织。 | |
农居 | nóng jū | 农舍。 | |
农籍 | nóng jí | 农业户籍。 | |
农黄 | nóng huáng | 神农和黄帝的并称。 | |
农謡 | nóng yáo | 农歌。 | |
农本 | nóng běn | 1.谓以农业为立国之本。语本《韩非子.诡使》:“仓廪之所以实者,耕农之本务也。”洪诚等校注:“本务,本业。法家以农业为本,以工商业为末。” 2.指生产农产品所用的本钱。 | |
农业 | nóng yè | 指栽培农作物和饲养牲畜的生产事业。 | |
农收 | nóng shōu | 1.农作物的收获。 2.谓农事终了。 | |
农甿 | nóng méng | 1.亦作“农氓”。 2.农民。 | |
农机 | nóng jī | 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各种机器的统称。 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各种机器的统称 | |
农畯 | nóng jùn | 农夫。 | |
农商 | nóng shāng | 农业和商业。 | |
农者 | nóng zhě | 犹农人。 | |
农桐间作 | nóng tóng jiàn zuò | 在同一块田地上,农作物和桐树有间隔地同时栽种,以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 在同一块田地上,农作物和桐树有间隔地同时栽种,以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 | |
农鳸 | nóng hù | 见“农扈”。 | |
农业税 | nóng yè shuì | 谓国家对从事农业生产﹑有农业收入的单位或个人所征收的税。 | |
护军营 | hù jūn yíng | 清代禁卫军之一。分上三旗和下五旗﹐共八旗。营兵选八旗满洲﹑蒙古兵的精锐者充当。专司警跸宿卫﹑诸门的启闭和锁钥传筹等。雍正三年(1725年)﹐又设圆明园八旗护军营﹐驻于该园周围。 | |
海军衙门 | hǎi jūn yá mén | 全称“总理海军事务衙门”。清政府管理全国海军的机构。1885年设立,醇亲王奕譞为总理,奕劻、李鸿章为会办,实权由李鸿章掌握。1888年编成北洋海军,制定《北洋海军章程》,设置提督、总兵等职。北洋海军在甲午战争中覆灭后,海军衙门被裁撤。 | |
海军衫 | hǎi jūn shān | 采用海军水兵服上的水兵领,并在前领端配有领巾或领带的服装。颜色以蓝、白色调为主。领子和袖口上镶有白色或蓝色布条,胸垫可绣上徽章。款式自然、文雅、大方。面料选用棉麻、涤棉混纺等,春秋也可用精纺和薄呢面料。常用于童装和青少年服装。 | |
冠军赛 | guān jūn sài | 锦标赛。 | |
定军山 | dìng jūn shān | 山名。在今陕西省沔县西南。两峰对峙,山上有平坂。东汉末年刘备部将黄忠大败曹操军于此。山下有诸葛亮陵墓及庙宇。 | |
赤军子 | chì jūn zǐ | 南唐时农民起义军的称号。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