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商務 | shāng wù | 商务概念的提出是改革的产物,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贸易部——商业部、外贸部——内贸部——内贸局——商务部。是内外贸一体化的概念。 | |
黨務 | dǎng wù | 政党内部有关组织建设等的事务。毛泽东《中共中央关于九月会议的通知》:“夺取全国政权的任务,要求我党迅速地有计划地训练大批的能够管理军事、政治、经济、党务、文化教育等项工作的干部。”周恩来《关于1924至26年党对国民党的关系》:“蒋介石 在 陈独秀 机会主义的让步下,巩固了 | |
骁勍 | xiāo qíng | 勇猛有力。 | |
虓勍 | xiāo qíng | 勇猛强劲。 | |
争勍 | zhēng qíng | 犹争强,争胜。 | |
勍盗 | qíng dào | 犹强寇。多指强大的敌人。 | |
勍寇 | qíng kòu | 强敌。 | |
勍敌 | qíng dí | 1.强敌。 2.有力的对手,多谓才艺相当的人。 | |
罢勌 | bà juàn | 同“罢倦”。 《汉书·严助传》:“留而守之,歷岁经年,则士卒罢勌,食粮乏絶。”颜师古 注:“勌亦倦字。” | |
劳勌 | láo juàn | 劳倦。 | |
无勌 | wú juàn | 见“无倦”。 | |
勌游 | juàn yóu | 倦游。 | |
勌勤 | juàn qín | 倦勤。 | |
齎勑 | jī lài | 携持诏书。 唐 元稹《代谕淮西书》:“某月日遣使齎勑送付界首布告讫。”一本作“齎敕”。 | |
切勑 | qiē lài | 亦作“切敕”。严令。 | |
匡勑 | kuāng lài | 亦作“匡敕”。正直谨慎。语本《诗·小雅·楚茨》:“既齐既稷,既匡既勑。”毛 传:“勑,固也。”孔颖达 疏:“既能诚正矣,既能慎固矣,於祀之礼无所失。”朱熹 集传:“匡,正;敕,戒。”清 曾国藩《欧阳氏姑妇节孝家传》:“姑 刘孺人,端严匡敕,无所假借。” | |
口勑 | kǒu lài | 见“口敕”。 | |
赍勑 | jī lài | 携持诏书。 | |
驰勑 | chí lài | 迅急敕令。 | |
跋勑 | bá lài | 1.亦作“?勑”。 2.见“跋敕”。 | |
手勑 | shǒu lài | 见“手敕”。 | |
宣勑 | xuān lài | 1.亦作“宣敕”。亦作“宣勅”。 2.发布命令。 3.宣与敕。为国家任命或调遣官员的正式文书。 | |
严勑 | yán lài | 严谨慎戒。 | |
自勑 | zì lài | 告诫自己。 | |
制勑 | zhì lài | 见“制敕”。 | |
勑厉 | lài lì | 告戒勉励。 | |
勑戒 | lài jiè | 1.亦作“勑诫”。 2.告戒,训戒。 | |
勑书 | lài shū | 皇帝慰谕公卿﹑诫约朝臣的文书。 | |
勑身 | lài shēn | 整饬己身。谓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 |
勑牒 | lài dié | 载有皇帝命令的文书。 | |
怦然心動 | pēng rán xīn dòng | 心怦怦地跳动。 | |
颭動 | zhǎn dòng | 摇晃;晃动。金 元好问《续夷坚志·关中丁亥岁灾变》:“平凉 西草场 天王塑像前后颭动,凡两昼夜不止。” | |
感動 | gǎn dòng | ㄍㄢˇ ㄉㄨㄥˋ | 1、动摇。感,通“撼”。2、触动;感触。3、触动感情,引起同情、支持或向慕。4、犹感应。谓受影响而引起反应。5、感伤震惊。 |
風動 | fēng dòng | 1.风力吹动。南朝 梁 沉约《檐前竹》诗:“风动露滴沥,月照影参差。”宋 苏辙《黄楼赋》:“振臂长啸,风动云兴。”茅盾《子夜》十:“西斜的太阳光把一些树影子都投射在那石阶,风动时,这五级的石阶上就跳动着黑白的图案画。” | |
疲勚 | pí yì | 疲劳辛苦。 | |
劳勚 | láo yì | 劳苦。 | |
积勚 | jī yì | 犹积劳。 | |
辛勚 | xīn yì | 辛勤劳苦。 | |
勋勚 | xūn yì | 功勋,勋劳。 | |
勚劳 | yì láo | 劳苦。 | |
勚勤 | yì qín | 勚劳。 | |
军籍勘合 | jūn jí kān hé | 军人的凭证。 | |
校勘学 | jiào kān xué | 研究校勘的学问,是整理古书的专业知识。 | |
點勘 | diǎn kān | 1.校对勘正文字。唐 韩愈《秋怀》诗之七:“不如覷文字,丹铅事点勘。”宋 刘克庄《汉宫春》词:“夜窗犹坐书案,点勘偏旁。”清 李调元《别检讨李琪园铎》诗:“他时不朽业,点勘烦乘间。” | |
覈勘 | hé kān | 考核;查勘。 明 张居正《与魏巡抚书》:“俟覈勘至,当请旨优録,兹先行薄賚耳。”《明史·冯琦传》:“借使有之,亦当下抚按覈勘。” | |
契勘 | qì kān | 1.宋元公文书用语﹐犹言查﹐按查。 2.考核;查考。 3.犹对质﹐当面对证。 | |
磨勘 | mó kān | 1.唐宋官员考绩升迁的制度。唐时文武官吏由州府和百司官长考核,分九等注入考状,期满根据考绩决定升降,并经吏部和各道观察使等复验,称“磨勘”。宋代设审官院主持此事。 2.科举时代对乡﹑会试卷派翰林院儒臣等复核,称“磨勘”。 3.查核。 4.反复琢磨;钻研。 | |
窥勘 | kuī kān | 暗中察看。 | |
较勘 | jiào kān | 考校核对,以审定原文的正误真伪。 | |
简勘 | jiǎn kān | 检查;审核。 | |
检勘 | jiǎn kān | 1.检验考核。 2.检查考定。 | |
捡勘 | jiǎn kān | 查对校勘。 | |
核勘 | hé kān | 考核;查勘。 | |
覆勘 | fù kān | 审核。 | |
打勘 | dǎ kān | 1.查问。 2.拷问;刑讯。 | |
查勘 | chá kān | 在现场调查察看:查勘地形。 | |
比勘 | bǐ kān | 谓比照验证。 | |
驳勘 | bó kān | 驳回原判,重行审勘。 | |
审勘 | shěn kān | 1.查看核实。 2.审讯查问。 | |
刷勘 | shuā kān | 核查。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