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钢印 | gāng yìn | 机关、团体、学校、企业等部门使用的硬印,盖在公文、证件上面,可以使印文在纸面上凸起。也指用钢印盖出的印痕。 | |
法印 | fǎ yìn | 佛教语。判定佛法的标准。主要有“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和“涅盘寂静”。 | |
雕印 | diāo yìn | 雕板印刷。 | |
盗印 | dào yìn | 示经版权所有者同意而非法印制(出版物):盗印畅销书。 | |
打手印 | dǎ shǒu yìn | 按上指纹。 | |
打印 | dǎ yìn | 1.盖图章。 2.打字油印。 | |
次印 | cì yìn | 犹次篆。正名之外的字号。 | |
齿印 | chǐ yìn | 佛教语。指用牙齿在证书﹑函件封口处压出的痕迹。相当于手印。 | |
抽印 | chōu yìn | 从整本书或刊物的印刷版中取出一部分来单独印刷。 从整本书或刊物的印刷版中取出一部分来单独印刷抽印本抽印三百份 | |
敕印 | chì yìn | 敕符,印信。 | |
承印 | chéng yìn | 1.捧印。 2.接受印刷。 | |
册印 | cè yìn | 同“册寳”。 | |
彩印 | cǎi yìn | 在同一版面上用颜色不同的版分次印刷,达到彩色画面效果。 在同一版面上用颜色不同的版分次印刷,达到彩色画面效果 | |
杓窊印 | sháo wā yìn | 印纽刻成鸷鸟形的印。即鹰纽印。行军诏赐将帅所使用。杓窊,古契丹语。 | |
跋印 | bá yìn | 指鉴赏者在书画末尾的跋文和署印。 | |
白文印 | bái wén yìn | 阴文印章。 | |
私印 | sī yìn | 代表个人的印章。 | |
上印 | shàng yìn | 上缴官印。谓辞官退职。 | |
省印 | shěng yìn | 官署之印。 | |
石印 | shí yìn | 1.石上的形似文字的纹理。 2.平版印刷的一种。即利用多孔石质平版,经处理后,做印版进行印刷。 用石版印刷 | |
视印 | shì yìn | 掌印就职。 | |
署印 | shǔ yìn | 代理官职。旧时官印最重要﹐同于官位﹐故名。 | |
手印 | shǒu yìn | ㄕㄡˇ ㄧㄣˋ | 1.手的痕迹。 2.契券﹑供词及其他文书上所按的指纹。 3.佛教语。密宗修持以“三密相应”为主,“手印”谓配合所修的本尊而作出的各种手形。 4.手工印刷。 |
税印 | shuì yìn | 验税的印章。 | |
四印 | sì yìn | 旧指四种修养身心之道。 | |
琐印 | suǒ yìn | 犹卑官。 | |
锁印 | suǒ yìn | 1.亦作“鎻印”。 2.古代谓岁终封印停止办公。 | |
铜印 | tóng yìn | 铜制的印章。官私皆用。官用代表一定的官阶。汉代禄六百石以上佩之﹐南朝诸州刺史多用铜印﹐唐诸司﹑宋六部以下用铜印﹐清府﹑州﹑县皆用铜印。 | |
桃印 | táo yìn | 1.用桃木刻成的辟邪饰物。 2.谓女子口唇涂红。 | |
烫印 | tàng yìn | 见“烫金”。 | |
拓印 | tà yìn | 摹印石碑或器物上的文字﹑图画。 | |
五印 | wǔ yìn | 见“五印度”。 | |
洗印 | xǐ yìn | 或洗和印制照片或影片。 对影片或相片进行冲洗印制 | |
相印 | xiāng yìn | 相投合,相一致。 | |
香印 | xiāng yìn | 即印香。 | |
象形印 | xiàng xíng yìn | 又称“肖形印”、“图案印”。刻有图案的印章。有白文,也有朱文。汉代以白文为多。图案主要是各种动物,也有人物,形象简练生动。 | |
心印 | xīn yìn | 1.佛教禅宗语。谓不用语言文字,而直接以心相印证,以期顿悟。 2.理学家借以指对圣人学说在心性上的领会。 3.泛指内心有所领会。 4.心心相印。 5.拆字术。 | |
销印 | xiāo yìn | 销毁印章。《史记.留侯世家》载项羽急围刘邦于荥阳。郦食其谓刘邦曰:莫若复立六国后世﹐铸印以示德义。“德义已行﹐陛下南乡称霸﹐楚必敛衽而朝。”邦曰:“善。趣刻印﹐先生因行佩之矣。”张良闻﹐曰:若立六国﹐则其后世必与汉争霸。“且夫楚唯无强﹐六国立者复桡而从之﹐陛下焉得而臣之?诚 | |
血印 | xuè yìn | ㄒㄩㄝˋ ㄧㄣˋ | 血的印迹。 血迹 |
盐铁印 | yán tiě yìn | 掌管盐铁专卖权的印鉴。 | |
牙印 | yá yìn | 1.即佛牙。 2.用象牙制的印章。 3.齿痕。 | |
摘印 | zhāi yìn | 清制﹐地方官犯事﹐须即撤职者﹐即由督抚委派人员收取该官印信﹐限日离任﹐叫“摘印”。 | |
用印 | yòng yìn | 盖图章。 | |
玉印 | yù yìn | 1.玉制之印。 2.指道教镇妖驱邪的印。 | |
预印 | yù yìn | 在出版或发行前预先印刷。 在出版或发行前预先印刷 | |
掌印 | zhǎng yìn | 1.掌管印信。 | |
錾印 | zàn yìn | 用模子刻印。 | |
正印 | zhèng yìn | 1.犹正宗。 2.明制,某些重要官职(如御史)铸有二印。其一为职官本人掌管,谓之“副印”;其一藏于内府,谓之“正印”。有事则受“正印”而出,复命时则仍上交朝廷。 3.正方形的官印。清制,自布政使至知州﹑知县等各级地方长官均用正印,故府州县官又称正印或正印官。 | |
章印 | zhāng yìn | 指官印。 | |
辙印 | zhé yìn | 车子行驶的痕迹。 | |
真印 | zhēn yìn | 禅宗谓直指人心﹑教外别传的心印。 | |
知印 | zhī yìn | 主持用印。 | |
治印 | zhì yìn | ㄓㄧˋ ㄧㄣˋ | 篆刻,刻印章。 |
中印 | zhōng yìn | 中印度的省称。借指禅林。 | |
主印 | zhǔ yìn | 掌印。指担任官职。 | |
铸印 | zhù yìn | 铸造官印。《太平御览》卷九三一引锺离岫《会稽后贤传》﹕“孔愉字敬康﹐尝至吴兴余不亭﹐见人笼龟于路﹐愉求买而放于溪中。龟行至水﹐反顾视愉。及封此亭而铸印﹐龟首回屈﹐三铸不正﹐有似昔龟之顾。灵德感应如此。”因用为咏龟之典。 | |
字印 | zì yìn | 即印刷用的活字。 | |
锥印 | zhuī yìn | 指苏秦以锥刺股﹑发奋夜读。事见《战国策.秦策一》。 | |
装印 | zhuāng yìn | 印刷装订。 | |
印集 | yìn jí | 见“印谱”。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