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容卫 | róng wèi | 古代的仪仗﹑侍卫。 | |
三卫 | sān wèi | 1.唐禁卫军,有亲卫﹑勋卫﹑翊卫,合称“三卫”。 2.宋代亦称三衙为“三卫”。 3.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设朵颜﹑泰宁﹑福余三卫于兀良哈部落,通称兀良哈三卫,简称三卫。后又置建州﹑海西﹑野人三卫。 | |
神卫 | shén wèi | 宋代军伍名。 | |
守卫 | shǒu wèi | ㄕㄡˇ ㄨㄟˋ | 1.防守;保卫。 2.担任守卫的人。 |
戍卫 | shù wèi | 守卫,防守。 | |
耸卫 | sǒng wèi | 肃然侍卫。耸﹐通“竦”。 | |
四卫 | sì wèi | 1.四方卫服之国。古代指王城以外四周拱卫的诸侯国。 2.四方之职。 3.四肢。 | |
宿卫 | sù wèi | 亦作“宿衞”。1.在宫禁中值宿,担任警卫。2.保卫,守护。3.皇帝的警卫人员;禁军。 | |
螳螂之卫 | táng láng zhī wèi | 比喻微弱的兵备。 | |
填卫 | tián wèi | 镇守,守卫。填,通“镇”。 | |
维卫 | wéi wèi | 1.连接,护卫。 2.古国名。 | |
五卫 | wǔ wèi | 1.鼓舞士气的五种方法。 2.指元右卫﹑左卫﹑中卫﹑前卫﹑后卫五军,掌宿卫扈从,兼屯田。 | |
文卫 | wén wèi | 仪仗警卫。 | |
骁卫 | xiāo wèi | 古代武官名。汉有骁卫将军,东汉改为骁骑。晋领营兵,兼统宿卫。南朝梁置左右骁骑。隋改置左右骁卫府,为禁卫军之一。唐宋因之,而去“府”字,设上将军﹑大将军﹑将军等官。金元皆无。参阅《通典.职官十》﹑《续通典.职官十》。 | |
仙卫 | xiān wèi | 指护送皇帝或其灵车的仪卫。 | |
行卫 | xíng wèi | 指帝王出行时的侍卫。 | |
养卫 | yǎng wèi | 营养护卫。 | |
翊卫 | yì wèi | 1.弼辅护卫。 2.侍卫官名。隋始置,唐宋因之,与亲卫﹑勋卫并称三卫;明废。又民国初改清御前大臣为都翊卫使,干清门侍卫等为翊卫使﹑翊卫副使,以蒙古王公任之,寻废。亦泛指卫士。 | |
颐卫 | yí wèi | 犹保养。 | |
拥卫 | yōng wèi | 保卫;护卫。 | |
舆卫 | yú wèi | 1.车舆与卫士。 2.泛指兵卫。 | |
鄣卫 | zhāng wèi | 遮蔽卫护。 | |
镇卫 | zhèn wèi | 镇守捍卫。 | |
郑卫 | zhèng wèi | 1.春秋战国时郑国与卫国的并称。 2.指郑卫二国的音乐。 3.指《诗经》中郑国﹑卫国的民间歌诗。 4.古称郑卫之俗轻靡淫逸,因以借指风俗浮华淫靡的地方。 | |
自卫 | zì wèi | ㄗㄧˋ ㄨㄟˋ | 保卫自己。 |
卫星城 | wèi xīng chéng | 依赖大城市经济支持的一个从属地区或郊区县城。 依赖大城市经济支持的一个从属地区或郊区县城 | |
卫蔽 | wèi bì | 卫护遮掩。 | |
卫藏 | wèi cáng | 地区名。旧时西藏的别称。西藏旧分阿里﹑藏(后藏)﹑卫(前藏)﹑和康(一作喀木)四部,藏人用卫藏指前后藏,元明译为乌斯藏,清译为卫藏。清人著作中有时也用卫藏概称西藏四部。 | |
卫兵 | wèi bīng | ㄨㄟˋ ㄅㄧㄥ | 1.负责警卫的兵士。 2.唐时南衙禁兵的专称。 执行警卫任务的士兵 |
卫生 | wèi shēng | ㄨㄟˋ ㄕㄥ | ①能预防疾病:乱倒垃圾,不卫生,不文明。②符合卫生要求的状况:养成卫生习惯。 |
卫辅 | wèi fǔ | 犹养护,保养。 | |
卫畿 | wèi jī | 古代九畿之一。 | |
卫生衣 | wèi shēng yī | 方言。即绒衣。一种线织而表面起绒的较厚的上衣。 | |
卫生丸 | wèi shēng wán | 1.樟脑丸。也称卫生球。用萘制成,呈球形,有特殊的气味,易挥发。放在衣物中,可以防虫蛀。 2.俗戏称枪弹。 | |
卫所 | wèi suǒ | 明以武功定天下,革元旧制,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数府划为一个防区设卫,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各卫所分属于各省的都指挥使(都司),统由中央的五军都督府分别管辖。清初亦沿袭。 | |
卫足 | wèi zú | 《左传.成公十七年》:“仲尼曰:‘鲍庄子之知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杜预注:“葵倾叶向日,以蔽其根,言鲍牵居乱,不能危行言逊。”后因以“卫足”比喻自全或自卫。 | |
卫乐 | wèi lè | 晋卫玠和乐广的并称。 | |
卫子 | wèi zǐ | 驴的别名。 | |
卫鼎 | wèi dǐng | 春秋时卫国记载孔悝祖先功德的鼎。铭文见《礼记.祭统》。 | |
卫助 | wèi zhù | 保卫协助。 | |
卫索 | wèi suǒ | 晋代书法家卫瓘和索靖的并称。 | |
卫子瑕 | wèi zǐ xiá | 指春秋时卫灵公的幸臣弥子瑕。 | |
卫生裤 | wèi shēng kù | 方言。即绒裤。一种线织而表面起绒的较厚的裤子。 | |
卫生间 | wèi shēng jiān | ㄨㄟˋ ㄕㄥ ㄐㄧㄢ | 卫生设备所在的房间。 |
卫守 | wèi shǒu | 保卫防守。 | |
卫蘧 | wèi qú | 指春秋卫国大夫蘧伯玉。 | |
卫阙 | wèi quē | 即魏阙。古代宫廷外的阙门。 | |
卫翼 | wèi yì | 卫护辅佐:于是皆选天下之端士,孝悌博闻有道术者,以卫翼之。 | |
卫顾 | wèi gù | 犹维护。 护卫照顾 | |
卫队 | wèi duì | 旧时军政机关和高级军官用来保护自己的部队或警卫人员。 执行警卫任务的部队 | |
卫视 | wèi shì | 卫星电视的简称。 | |
卫霍 | wèi huò | 西汉名将卫青和霍去病皆以武功着称,后世并称“卫霍”。 | |
卫籍 | wèi jí | 军籍。 | |
卫摄 | wèi shè | 书信套语。谓保养。 | |
卫戍区 | wèi shù qū | ①担负一国之首都警卫和守备勤务的军队组织。中国在首都北京设卫戍区,隶属于北京军区,同时是中共北京市委的军事工作部门和北京市政府的兵役工作机构。主要负责北京地区的警卫和守备,开展民兵、兵役等军事工作。②有些国家对军队长期或临时驻扎、实施警卫和守备的军事区域的称谓。 | |
卫星城镇 | wèi xīng chéng zhèn | 又称“卫星城市”。为分散市区人口和企事业单位而在大城市郊区或附近地区新建或扩建的独立的城镇。因其像卫星一样分布在中心城市的周围,故名。如闵行、安亭、金山、嘉定等就是上海市的卫星城镇。 | |
卫护 | wèi hù | ㄨㄟˋ ㄏㄨˋ | 保护;维护:母亲紧紧地卫护着孩子,随时准备着反击来犯者。 保护守卫 |
卫生球 | wèi shēng qiú | 樟脑丸。详“卫生丸”。 | |
卫画 | wèi huà | 指天津杨柳青年画。因天津在明清时叫“天津卫”,故称。 | |
卫士 | wèi shì | ㄨㄟˋ ㄕㄧˋ | 负责警卫的兵士。 卫兵卫士欲止。——《史记.项羽本纪》卫士仆地。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