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藩属 | fān shǔ | 封建王朝的属地或属国。 | |
藩翼 | fān yì | 1.藩国。 2.捍卫。 | |
藩杝 | fān yí | 犹藩篱。比喻约束。 | |
藩邸 | fān dǐ | 藩王之第宅。 | |
藩邦 | fān bāng | 1.即藩国。 2.旧称外族或外国。藩,通“番”。 | |
藩镇割据 | fān zhèn gē jù | 唐代安史之乱后出现的中央集权削弱、藩镇强大、互相争战的局面。当时节度使独揽一方军政财权,其职位由子弟或部将承袭,不受中央政令管辖。至9世纪初,全国藩镇达四十余个,他们互相攻伐,或联合对抗中央。唐代中央政府屡图削弱藩镇,收效甚微。此局面延续近两个世纪,至北宋初结束。 | |
藩羝 | fān dī | 比喻进退两难,陷于窘境。语本《易.大壮》:“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 | |
藩罗 | fān luó | 犹藩篱。 | |
茺藯 | chōng wèi | 同“茺蔚”。 | |
三家藷 | sān jiā zhū | 甜薯的别名。 | |
番藷 | fān zhū | 同“番薯”。 | |
山藷 | shān zhū | 薯蓣的别名。 | |
玉枕藷 | yù zhěn zhū | 甘薯的一种。 | |
朱藷 | zhū zhū | 甘薯的别名。 | |
藷藇 | zhū yù | 即薯蓣。 | |
藷芋 | zhū yù | 即藷藇。 | |
蘑菇云 | mó gū yún | ***﹑***爆炸而产生的蘑菇形的云状物,其中含有大量烟尘。火山爆发也能形成蘑菇云。 | |
蘐室 | xuān shì | 即萱堂。 | |
丽蘂 | lì ruǐ | 美丽的花。 | |
嫩蘂 | nèn ruǐ | 见“嫩蕊”。 | |
浪蘂 | làng ruǐ | 见“浪蕊”。 | |
花蘂 | huā ruǐ | 见“花蕊”。 | |
敷蘂 | fū ruǐ | 犹敷荣。 | |
檀蘂 | tán ruǐ | 浅红色的花蕊。 | |
素蘂 | sù ruǐ | 白花。 | |
香蘂 | xiāng ruǐ | 见“香蕊”。 | |
意蘂 | yì ruǐ | 见“意蕊”。 | |
英蘂 | yīng ruǐ | 见“英蕊”。 | |
玉蘂 | yù ruǐ | 见“玉蕊”。 | |
鹿藿 | lù huò | 葛的别名。可入药。 | |
粝藿 | lì huò | 以糙米﹑豆叶所作的粗恶饭食。 | |
藜藿 | lí huò | 〈书〉藜和藿,指粗劣的饭菜。 | |
羹藿 | gēng huò | 以藿为羹。泛指粗粝的食物。 | |
豆藿 | dòu huò | 豆叶。亦泛指野蔬。 | |
场藿 | chǎng huò | 犹场苗。 | |
薇藿 | wēi huò | 薇和藿。贫苦人用以充饥。 | |
藿粱 | huò liáng | 即高粱。详“高粱”。 | |
藿食 | huò shí | 1.以豆叶为食。指粗食。 2.指粗食者。谓平民百姓。 | |
藿香 | huò xiāng | 唇形科。多年生草本。茎方形。叶对生。夏季开花,唇形,白色或紫色。中国各地都有栽培。茎、叶有香味,可提取芳香油,也可入药,能清凉解热、健胃止吐。 一种藿香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方形,叶三角状卵形,对生,边缘有锯齿,穗状花序顶生,花淡红色或青紫色,茎叶有强烈的香味,可提取芳香油并可供药用 | |
藿藜 | huò lí | 1.藿香和蒺藜。泛指野草。 2.泛指粗食。亦用以借指百姓。 | |
藿蠋 | huò zhú | 生长在豆类植物上的毛虫。 | |
紫蘀 | zǐ tuò | 指初生的芦苇。 《西京杂记》卷一:“太液池 边皆是彫胡、紫蘀、緑节之类……葭芦之未解叶者,谓之紫蘀。” | |
蘅皋 | héng gāo | 长有香草的沼泽。 | |
蘧甯 | qú níng | 蘧伯玉 和 宁武子 的并称。 春秋 时 卫国 的大夫,都能根据不同的形势施展或隐藏自己的才能。《论语·卫灵公》:“君子哉 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晋 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故 蘧 宁 以之卷舒,柳下 以之三 | |
蘧篨 | qú chú | 见“蘧蒢”。 | |
蘧车 | qú chē | 汉刘向《列女传.卫灵夫人》:“卫灵公与夫人夜坐,闻车声辚辚,至阙而止。过阙复有声。公问夫人曰:‘知此谓谁?’夫人曰:‘此蘧伯玉也。’公曰:‘何以知之?’夫人曰:‘妾闻礼,下公门,式路马,所以广敬也。蘧伯玉贤大夫也,仁而有智,敬于事上,此其人必不以暗昧废礼,是以知之。’”后因以“ | |
蘧庐 | qú lú | 古代驿传中供人休息的房子。犹今言旅馆。 | |
蘧宁 | qú níng | 蘧伯玉和宁武子的并称。春秋时卫国的大夫,都能根据不同的形势施展或隐藏自己的才能。 | |
蘧瑗知非 | qú yuàn zhī fēi | 1.春秋时卫国大夫蘧瑗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后因以“蘧瑗知非”为不断迁善改过之典。 2.代指五十岁。 | |
蘧除 | qú chú | 见“蘧蒢”。 | |
蘧然 | qú rán | 惊喜;惊觉。 | |
清蘌 | qīng yǔ | 1.亦作“清籞”。 2.在池上设置的小室,供禽鸟栖息,以便捕捉。 3.谓帝王田猎游乐的苑囿。 | |
禁蘌 | jìn yǔ | 见“禁籞”。 | |
扬蘤扢藻 | yáng huā gǔ zǎo | 见“揚葩振藻”。 | |
琪蘤 | qí huā | 仙境中玉树之花。 | |
野蘤 | yě huā | 野花。蘤,同“花”。 | |
黄蘗 | huáng bò | 见“黄檗”。 | |
食蘗 | shí bò | 见“食檗”。 | |
藂蘙 | cóng yì | 见“藂翳”。 | |
敷蘛 | fū yú | 花开貌。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