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海老 | hǎi lǎo | 谓海水枯竭。 | |
海暴 | hǎi bào | 海盗。 | |
海警 | hǎi jǐng | 海上的警报。 | |
海河 | hǎi hé | 中国华北地区大河。由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和南运河(上游为卫河)五大支流在天津市区及其附近先后汇合而成,自西向东流入渤海。干流长73千米。长约1090千米。流域面积26.4万平方千米。含沙量大。流域内夏多暴雨,下游泄水不畅。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进行全面治理。 中国华北地区最大水系 | |
海粉 | hǎi fěn | 食物名。即今经干燥后之刺海兔卵,供食用。 | |
海峤 | hǎi qiáo | 海边山岭。 | |
海熊 | hǎi xióng | 见“海狗”。 见“海狗” | |
海蜒 | hǎi yán | 幼鳀(tí)加工制成的鱼干。参看‘鳀’。 幼鳀加工制成的鱼干 | |
海屋 | hǎi wū | 1.传说中的海上仙屋。 2.见“海屋筹添”。 | |
海碗 | hǎi wǎn | 特别大的碗。 巨碗;大碗 | |
海狮 | hǎi shī | 哺乳动物。前﹑后肢呈鳍状,后肢能转向前方以支持身体;有耳壳;尾扁平;体被粗毛,细毛稀少。雄的体长2.5海狮3.25米,随种类而异;雌的较小。有的种类雄的颈部有长毛似狮,故名。生活在海洋中,以鱼﹑乌贼及贝类等为食。繁殖时期到海岛上产仔。年产一次,每胎一仔。 | |
海暾 | hǎi tūn | 海上旭日。 | |
海女 | hǎi nǚ | 1.传说中的海神之女,或曰龙女。 2.谓渔家女。 | |
海青碾 | hǎi qīng niǎn | 古农具名。以石为辊轴,轧轹谷粒。筑平圆形之台,辊轴压于台面,绕中心之柱旋转。或用人力,或用牲畜之力。因其盘旋疾速,故曰海青(海东青鸟)。参阅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三。 | |
海曲 | hǎi qǔ | 海隅;海湾。 | |
海图 | hǎi tú | 航海用的标明海洋情况的图。 | |
海椒 | hǎi jiāo | 〈方〉辣椒。 | |
海轮 | hǎi lún | 专在海洋上航行的轮船。 可航行于海上的轮船 | |
海峡 | hǎi xiá | ㄏㄞˇ ㄒㄧㄚˊ | 两块陆地之间连接两片海洋的狭窄水道。 |
海蚆 | hǎi bā | 即贝子。软体动物的一种。 | |
海闹 | hǎi nào | 形容喧闹之甚。 | |
海东青 | hǎi dōng qīng | 一种凶猛而珍贵的鸟。属雕类。产于黑龙江下游及附近海岛。 | |
海涘 | hǎi sì | 海边。 | |
海表 | hǎi biǎo | 1.犹海外。古代指中国四境以外僻远之地。 2.特指国外。 | |
海蠡 | hǎi lí | 即海螺。旧时军队中用作号角。 | |
海匪 | hǎi fěi | 海盗。 | |
海岸带 | hǎi àn dài | 海水对陆地作用的地带。包括海岸、潮间带(平均低潮线和平均高潮线之间)、水下岸坡(平均低潮线以外的浅海地带)等三个部分。 | |
海魂衫 | hǎi hún shān | 水兵穿的横的蓝白条纹相间的汗衫,圆领,长袖。 | |
海鸟 | hǎi niǎo | 在海岛上或海边生长﹑栖息的鸟类。 | |
海贾 | hǎi jiǎ | 海商。 | |
海蜇 | hǎi zhé | 腔肠动物,钵水母纲。青蓝色,半透明。体形似伞,漂浮于海上,靠伞状部分的伸缩而运动。口部向下,延长成八条口腕,口腕下端有丝状器官。雌雄异体。再生能力强。中胶层很厚,富含水分和胶质物。加工后伞部称“海蜇皮”,口腕部称“海蜇头”,可供食用。 生活在海中的一种腔肠软体动物,体形半 | |
海话 | hǎi huà | 没有根据﹑不着边际的话;大话。 | |
海蛤 | hǎi gé | 1.亦作“海?”。 2.海中各种蛤类的总称。 | |
海溢 | hǎi yì | 即海啸。 | |
海鬼 | hǎi guǐ | 传说的海中神怪。 | |
海榷 | hǎi què | 指海盐。 | |
海况 | hǎi kuàng | ①指海区的温度、海水成分、浮游生物组成等情况。②指海面在风的作用下波动的情况,根据波浪的大小有无,分为0—9共10级。见‘海况表’。 有关海表面风浪特性的描述 | |
海拔 | hǎi bá | 以平均海水面做标准的高度。也叫拔海。 | |
海驴 | hǎi lǘ | 哺乳动物。鳍脚类。毛色暗褐,头部圆,四肢为鳍状,趾间有蹼,多产太平洋北部。 | |
海岸 | hǎi àn | ㄏㄞˇ ㄢˋ | 邻接海洋边缘的陆地。 海滨或滨海的陆地边界海岸炮台 |
海翻 | hǎi fān | 指南方沿海区域,秋天由飓风造成海潮侵入陆地的灾害。 | |
海渚 | hǎi zhǔ | 1.谓海岛。 2.指湖泊中的岛屿。 | |
海物 | hǎi wù | 指海鱼等海产物品。 | |
海狶 | hǎi xī | 海豚的别名。 | |
海龙王 | hǎi lóng wáng | 传说海中的龙神。 | |
海樯 | hǎi qiáng | 海船的桅杆。 | |
海垂 | hǎi chuí | 海边。 | |
海错 | hǎi cuò | 《书.禹贡》:“厥贡盐絺,海物惟错”。孔传:“错杂非一种”。后因称各种海味为海错。 | |
海甸 | hǎi diàn | 近海地区。 | |
海岱 | hǎi dài | 今山东省渤海至泰山之间的地带。海,渤海;岱,泰山。 | |
海漕 | hǎi cáo | 海运。古时指从海道运输粮食。 | |
海参 | hǎi shēn | ㄏㄞˇ ㄕㄣ | 棘皮动物的一纲,身体略呈圆柱状,体壁多肌肉,口和肛门在两端,口的周围有触手。种类很多,生活在海底,吃各种小动物。是珍贵的食品。 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无脊椎动物 |
海槎 | hǎi chá | 同“海查”。 | |
海城 | hǎi chéng | 海边之城。 | |
海汊 | hǎi chà | 1.亦作“海?”。 2.海面深入陆地而形成的港汊。 一片伸入邻近大块陆地的窄而长的海湾 | |
海潮音 | hǎi cháo yīn | 1.佛教语。海潮按时而至,其音宏大,故以喻佛﹑菩萨应时适机说法的声音。 2.指僧众诵经的声音。 | |
海查 | hǎi zhā | 用竹木编制的渡海的筏。 | |
呙堕髻 | guō duò jì | 即倭堕髻。古代一种发式。 | |
跕堕 | dié duò | 1.坠落。 2.指死于瘴疠之气。 | |
飘堕 | piāo duò | 犹飘落。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