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汗漉漉 | hàn lù lù | 汗水浸湿的样子。 汗淋淋 | |
独漉 | dú lù | 1.亦作“独禄”。 2.古乐府中晋和南朝齐拂舞歌辞名。《宋书.乐志四》作《独禄篇》﹐《南齐书.乐志》作《独禄辞》﹐《乐府诗集.舞曲歌辞三.晋拂舞歌》作《独漉篇》。参阅《乐府诗集.舞曲歌辞三.晋拂舞歌》﹑《舞曲歌辞四.齐拂舞歌》。 | |
水漉漉 | shuǐ lù lù | 湿淋淋。如:衣服被雨淋得水漉漉的。 | |
沾漉 | zhān lù | 浸湿。 | |
漉漉 | lù lù | 1.象声词。 2.湿貌;流貌。 3.莹润貌。 | |
漉池 | lù chí | 使池水干涸。 | |
漉酪 | lù lào | 谓将牛﹑羊等乳过滤炼制成食品。 | |
漉篱 | lù lí | 篱笆柴。 | |
漉巾 | lù jīn | 即漉酒巾。 | |
漉血 | lù xuè | 流血,洒血。 | |
漉鱼 | lù yú | 捕鱼。 | |
班姬扇 | bān jī shàn | 见“班女扇”。 | |
秦姬曲 | qín jī qǔ | 相传荆轲刺秦王时﹐王急﹐不知所措。姬人以琴音示秦王逃脱之方﹐后世称为《秦姬曲》。 | |
而姬壶 | ér jī hú | 周代彝器名。而姬即如姬﹐战国魏安厘王之宠姬。也作“天姬”﹑“太姬”。见《史记.魏公子列传》﹑清潘祖荫《攀古楼彝器款识》下二四﹑吴大澄《愙斋集古录》﹑《恒轩吉金录》一﹑邹安《吉金文存》五。 | |
程姬之疾 | chéng jī zhī jí | 《史记.五宗世家》:“景帝召程姬﹐程姬有所辟﹐不愿进﹐而饰侍者唐儿使夜进。”司马贞索隐引姚氏曰:“《释名》云:天子诸侯群妾以次进御﹐有月事者止不御﹐更不口说﹐故以丹注面目旳旳为识﹐令女史见之。”后因讳称妇女月经来潮为“程姬之疾”。 | |
班姬辞辇 | bān jī cí niǎn | 见“班妾辞辇”。 | |
班姬 | bān jī | 1.指西汉女文学家班倢伃。名不详。 | |
桡姬 | ráo jī | 船家女。 | |
妙姬 | miào jī | 美女。 | |
毛姬 | máo jī | 即毛女。 | |
骊姬 | lí jī | 春称时骊戎之女。晋献公伐骊戎,获姬归﹐立为夫人。 | |
孔姬 | kǒng jī | 孔子和姬旦(周公旦)的并称。 | |
姣姬 | jiāo jī | 美女。 | |
家姬 | jiā jī | 私家蓄养的歌伎舞女或侍妾。 | |
宫姬 | gōng jī | 泛称皇宫中的女官。 | |
歌姬 | gē jī | 宫廷﹑官府或私家蓄养的歌女。 | |
二姬 | èr jī | 1.指春秋时同嫁晋献公的骊姬与其妹。 2.指姬姓二女。 3.二妾。 | |
帝姬 | dì jī | 宋徽宗政和三年,因蔡京建议,仿周代王姬称例,改称公主为帝姬,长公主为长帝姬,大长公主为大长帝姬。宋高宗建炎元年恢复旧制。 | |
丹姬 | dān jī | 楚庄王的宠姬。 | |
楚姬 | chǔ jī | 指楚庄王夫人樊姬。 | |
村姬 | cūn jī | 1.粗俗的女子。 2.乡村妇女。 | |
蚕姬 | cán jī | 蚕的别称。 | |
昌姬 | chāng jī | 姬昌。即周文王。 | |
吴姬 | wú jī | 吴地的美女。 | |
小姬 | xiǎo jī | 1.谓年轻女子。 2.指年轻的妾侍。 | |
杨柳姬 | yáng liǔ jī | 体态轻盈的女子。 | |
燕姬 | yàn jī | 1.春秋时北燕之女。 2.泛指燕地美女。 3.泛指妃嫔姬妾。 | |
祅姬 | yāo jī | 妖艳的美女。 | |
妖姬 | yāo jī | ㄧㄠ ㄐㄧ | 美女。多指妖艳的侍女﹑婢妾。 |
族姬 | zú jī | 宋政和间对县主的改称。 | |
宗姬 | zōng jī | 1.指周王室。因其姬姓,故称“宗姬”。 2.北宋末,郡主改称宗姬。 | |
竹姬 | zhú jī | 即竹夫人。 | |
姬侍 | jī shì | 侍妾。 | |
姬妾 | jī qiè | 妾。 | |
姬易 | jī yì | 即《周易》。周,姬姓,故称。 | |
姬姒 | jī sì | 1.有莘氏之女,周文王妻太姒。 2.谓周和夏。 | |
姬姜 | jī jiāng | 1.春秋时,周王室姓姬,齐国姓姜,二姓常通婚姻,因以“姬姜”为贵族妇女之称。 2.称美妇女的宗族。 3.泛指美女。 | |
姬国 | jī guó | 姬姓之国。指周王朝。 | |
姬孔 | jī kǒng | 周公姬旦与孔子的并称。 | |
粘滞性 | nián zhì xìng | 粘滞状态;特指流体或半流体的物理性质,它可使流体或半流体发展或保持一定量的与流速有关的切应力,于是对流动产生连续的阻力。 粘滞状态;特指流体或半流体的物理性质,它可使流体或半流体发展或保持一定量的与流速有关的切应力,于是对流动产生连续的阻力 | |
麤滞 | cū zhì | 指粗渣。 | |
霑滞 | zhān zhì | 黏附。 | |
宂滞 | rǒng zhì | 杂乱而不流畅。 | |
愆滞 | qiān zhì | 耽误。 | |
栖滞 | qī zhì | 滞留。 | |
圮滞 | pǐ zhì | 壅塞。 | |
凝滞 | níng zhì | ㄋㄧㄥˊ ㄓㄧˋ | ①受阻而停:舟凝滞于水滨|她的血液好像凝滞不流了。②拘泥少断: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
泞滞 | nìng zhì | 泥水滞留阻行:泞滞不通。 | |
腻滞 | nì zhì | 1.滞涩﹐不流畅。 2.指油腻而不易消化的食物。 | |
泥滞 | ní zhì | 淤积的污泥。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