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瓦鼎 | wǎ dǐng | 陶制有耳有足的炊器。 | |
汤鼎 | tāng dǐng | 1.《史记.殷本纪》:“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奸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后因以“汤鼎”称颂辅政的大臣。 2.商汤时所铸之鼎。 3.煮水烹食之器。 | |
帷鼎 | wéi dǐng | 谓参与帷幄之谋﹑居于台鼎之位。 | |
问鼎 | wèn dǐng | ㄨㄣˋ ㄉㄧㄥˇ | ①《左传·宣公三年》载:春秋时,楚国在周天子的疆土上阅兵,周天子派人慰劳楚军。楚王问鼎的大小轻重。鼎为传国之宝。楚王问鼎,有觊觎周王室之意。后因以“问鼎”称图谋王位: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 ②指夺取冠军:巴西足球队问鼎世界杯。 |
下鼎 | xià dǐng | 同“下碇”。 | |
夏鼎 | xià dǐng | 即禹鼎。相传夏禹铸九鼎以象九州。其上镂山精水怪之形,使人以知神奸。参阅《左传.宣公三年》。 | |
刑鼎 | xíng dǐng | 铸有刑法条文的鼎。 | |
璇鼎 | xuán dǐng | 1.亦作“琁鼎”。 2.指帝业。 | |
轩鼎 | xuān dǐng | 即 轩辕 鼎。喻王业、国运。 | |
阴鼎 | yīn dǐng | 1.编列次序为偶数的鼎。晋 王嘉 《拾遗记·夏禹》:“ 禹 铸九鼎,五者以应阳法,四者以象阴数。使工师以雌金为阴鼎,以雄金为阳鼎。” | |
禹鼎 | yǔ dǐng | 1.传说夏禹以九牧之金铸鼎,上铸万物,使民知何物为善,何物为恶。 2.即九鼎。传说禹铸九鼎,象征九州。后因以喻国家领土﹑政权。 3.西周晩期青铜器。宋代《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等书着录,称为“穆公鼎”。铭文二○五字,记述禹以武公的兵车百辆和徒御一千二百人随周王作战,俘获鄂侯事。 | |
铸鼎 | zhù dǐng | 1.见“铸鼎象物”。 2.指黄帝铸鼎乘龙的传说。《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龙?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号。”唐李白《答杜秀才五松山见 | |
鼎铛 | dǐng chēng | 鼎和铛。泛指煮器。 | |
鼎铉 | dǐng xuàn | 1.举鼎之具。亦借指鼎。 2.指宰相。 | |
鼎鬯 | dǐng chàng | 古代祭祀时的用物,故亦借指祭祀。 | |
鼎铏 | dǐng xíng | 煮牲之器及和羹之器。 | |
鼎言 | dǐng yán | 〈书〉有分量的言论。 | |
鼎邑 | dǐng yì | 《左传.桓公二年》:“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后遂以“鼎邑”指洛阳。 | |
鼎真 | dǐng zhēn | 顶真。诗文中的一种修辞格。后一句首字即用前一句末字。亦称联珠格。 | |
鼎定 | dǐng dìng | 犹建国。 | |
鼎兴 | dǐng xīng | 兴盛。 | |
鼎治 | dǐng zhì | 大治。 | |
鼎赐 | dǐng cì | 极厚的赐予。旧时书信中的敬辞。 | |
鼎鼎 | dǐng dǐng | 盛大:鼎鼎大名。 盛大声名鼎鼎 | |
鼎铛耳 | dǐng chēng ěr |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一:“御史中丞雷德骧劾奏普强占市人第宅,聚敛财贿,上怒叱之曰:‘鼎铛尚有耳,汝不闻赵普吾之社稷臣乎?’”后以“鼎铛耳”为责人有耳不闻的典实。 | |
鼎峙 | dǐng zhì | ㄉㄧㄥˇ ㄓㄧˋ | 〈书〉三方面对立。鼎有三足,所以叫鼎峙。 |
鼎争 | dǐng zhēng | 三方相争。 | |
鼎足 | dǐng zú | 鼎的腿,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鼎足而三ㄧ势成鼎足。 | |
鼎札 | dǐng zhá | 犹大札。旧时书信中敬称人的来信。 | |
鼎玉 | dǐng yù | 鼎与玉玺。皆传国之宝。多借指帝业或政权。 | |
鼎分 | dǐng fēn | 犹鼎足三分。 | |
鼎雉 | dǐng zhì | 《书.高宗肜日》:“高宗肜日,越有雊雉。祖己曰:‘惟先格王,正厥事。’”孔颖达疏:“高宗既祭成汤,肜祭之日,于是有雊鸣之雉在于鼎耳,此及怪异之事,贤臣祖己见其事而私自言曰:‘惟先世至道之王遭遇变异,则正其事而异自消也。’”后因以“鼎雉”指灾异的征象。 | |
鼎折 | dǐng shé | 见“鼎折覆餗”。 | |
鼎元 | dǐng yuán | 科举中状元﹑榜眼﹑探花之总称。 | |
鼎养 | dǐng yǎng | 犹鼎食。 | |
鼎轴 | dǐng zhóu | 宰辅;宰相。 | |
鼎臣 | dǐng chén | 重臣;大臣。 | |
鼎趾 | dǐng zhǐ | 鼎之三足。 | |
鼎运 | dǐng yùn | 帝王或国家的命运。 | |
鼎昌 | dǐng chāng | 盛大;昌盛。 | |
鼎族 | dǐng zú | 豪门贵族。 豪门贵族君当结媛鼎族,以奉蒸尝。——白行简《李娃传》 | |
鼎铭 | dǐng míng | 鼎上铸刻的铭文。 | |
鼎门 | dǐng mén | 1.城门名。旧洛阳城东南有鼎门。 2.城门名。旧丹阳郡门。 3.名门贵族。 | |
鼎镬 | dǐng huò | ①古代烹饪器具。②古代酷刑,以鼎镬煮人: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 |
鼎烹 | dǐng pēng | 1.亦作“鼎亨”。 2.鼎镬之刑。 | |
鼎膳 | dǐng shàn | 鼎中之食。 | |
鼎鬲 | dǐng gé | 鼎与鬲。泛指煮器。 | |
鼎锅 | dǐng guō | 有足的煮器。 | |
鼎角 | dǐng jiǎo | 相术谓额上有日角﹑月角和伏犀三骨,隆起者为三公贵相。 | |
鼎官 | dǐng guān | 即鼎士。 | |
鼎亨 | dǐng hēng | 见“鼎烹”。 | |
鼎能 | dǐng néng | 最有才能。 | |
鼎槐 | dǐng huái | 比喻三公或三公之位。 | |
鼎釜 | dǐng fǔ | 即鼎锅。 | |
鼎郊观 | dǐng jiāo guān | 汉宫殿名。在长安。 | |
鼎国 | dǐng guó | 1.指朝廷重臣。 2.鼎立的三个国家。 | |
鼎荐 | dǐng jiàn | 大力推荐。 | |
鼎肉 | dǐng ròu | 已经解割的牲肉。亦指熟肉。 | |
鼎气 | dǐng qì | 《史记.封禅书》:“天子使使验问巫得鼎无奸诈,乃以礼祠,迎鼎至甘泉,从行,上荐之。至中山,曣?,有黄云盖焉。”后因以“鼎气”指鼎所在上空的云气,为国运昌隆的吉祥之兆。 | |
鼎列 | dǐng liè | 鼎足而列。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