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尻骨 | kāo gǔ | 尾骨。 | |
骏骨 | jùn gǔ | 1.据《战国策.燕策一》载,郭隗用买马作喻,说古代有用五百金买千里马的马头骨,因而在一年内就得到三匹千里马的,劝燕昭王厚币以招贤。后因以“骏骨”喻杰出的人才。 2.指良马。 | |
酒骨 | jiǔ gǔ | 酒糟。 | |
刻骨 | kè gǔ | ㄎㄜˋ ㄍㄨˇ | 比喻感念或仇恨很深,牢记不忘:刻骨铭心 ㄧ刻骨的仇恨。 |
筋骨 | jīn gǔ | 筋肉和骨头,也泛指体格:学武术可以锻炼筋骨。 | |
烬骨 | jìn gǔ | 骨灰。 | |
金骨 | jīn gǔ | 1.金和骨。比喻坚固的事物。语本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2.佛骨﹐仙骨。 | |
金刚骨 | jīn gāng gǔ | 1.指枣木作的杵臼。 2.植物名。即菝葜。 | |
肩胛骨 | jiān jiǎ gǔ | 人体胸背部最上部外侧的骨头,左右各一,略呈三角形。肩胛骨、锁骨和肱骨构成肩关节。也叫胛骨。有的地区叫琵琶骨。 | |
脊骨 | jǐ gǔ | 人和脊椎动物背部中间的骨头。 | |
胛骨 | jiǎ gǔ | 即肩胛骨。人体胸背部最上部外侧的骨头﹐左右各一﹐略作三角形。 | |
脊梁骨 | jǐ liáng gǔ | 脊柱。 〈方〉∶脊柱 | |
甲骨 | jiǎ gǔ | 龟甲和兽骨。商周时代用以契刻卜辞。 | |
鸡骨 | jī gǔ | ㄐㄧ ㄍㄨˇ | 1.鸡的骨头。 古时或用以占卜。唐 柳宗元《柳州峒氓》诗:“鹅毛御腊缝山罽,鸡骨占年拜水神。”宋 苏轼《雷州》诗之一:“呻吟殊未央,更把鸡骨灼。”参见“鸡卜”。 |
降骨 | jiàng gǔ | 投降者的骨骸。 | |
脊心骨 | jǐ xīn gǔ | 脊骨。比喻可依靠的人或事物。 | |
慧骨 | huì gǔ | 聪颖的气质。 | |
踝骨 | huái gǔ | 1.同“踝”。2.指桡骨茎突。《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腕者,…当外侧之骨,名曰高骨,一名锐骨,亦名踝骨。”。 | |
踝子骨 | huái zǐ gǔ | 〈书〉内踝和外踝的统称。 | |
虎骨 | hǔ gǔ | 为猫科动物虎(Panthera tigyis)的骨骼。可用作中药,用于祛风寒、健筋骨、镇惊。如:虎骨酒。 为猫科动物虎( Panthera tigyis )的骨骼。可用作中药,用于祛风寒、健筋骨、镇惊 | |
核骨 | hé gǔ | 1.骨骼部位名。指第一跖趾关节内侧圆形突起。 2.泛指突出像核状的骨头。 | |
恨骨 | hèn gǔ | 抱恨而死者的骸骨。 | |
寒骨 | hán gǔ | 1.指贫寒的人。 2.死物之体;尸骨。 | |
股骨 | gǔ gǔ | 大腿中的长骨,是全身最长的骨,上端跟髋骨相连,下端跟胫骨相连。 又名大腿骨、髀骨。解剖学同名骨。上端以股骨头与髋臼构成髋关节,下端与膑骨、胫骨上端构成膝关节,支撑全身体重 | |
枸骨 | gǒu gǔ | 1.亦作“枸榾”。 2.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因木质白如狗骨,故名。又因叶有五刺,如猫形,也称猫儿刺。中医以叶入药,称功劳叶。 | |
钩锁骨 | gōu suǒ gǔ | 锁骨。 | |
肱骨 | gōng gǔ | 上臂中的长骨,上端跟肩部相连,下端跟尺骨和桡骨相连。 上臂或前肢的长骨,上端与肩部相连,下端与尺骨和桡骨相连 | |
狗骨 | gǒu gǔ | 1.木名。 | |
高骨 | gāo gǔ | 腕骨。 | |
富骨 | fù gǔ | 命定富有的骨相。 | |
鲠骨 | gěng gǔ | 指刚正不阿的品质。 | |
封侯骨 | fēng hóu gǔ | 封侯的骨相。 | |
粉骨 | fěn gǔ | 粉身碎骨,不惜生命。 | |
风骨 | fēng gǔ | ㄈㄥ ㄍㄨˇ | ①指人的气概、品格。②(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 |
腓骨 | féi gǔ | 小腿外侧的长形骨,比胫骨细而短,有三个棱。 指下肢膝以下的两块骨中后侧的常常是较小的那块骨 | |
锋骨 | fēng gǔ | 突出的骨头。 | |
丰骨 | fēng gǔ | 风骨,指诗文刚健有力的风格。 | |
燔骨 | fán gǔ | 炙肉中的骨头。 | |
多骨 | duō gǔ | 指书法富于骨力。 | |
颚骨 | è gǔ | 俗称腮帮骨。 | |
跗骨 | fū gǔ | 蹠骨和胫骨之间的骨,构成脚跟和脚面的一部分,由七块小骨组成。 指与跖骨相关的一块骨或软骨 | |
顶梁骨 | dǐng liáng gǔ | 即顶骨。 头盖骨 | |
短骨 | duǎn gǔ | 近似立方体的骨,如腕骨、跗骨等。 长、宽、厚相差不大的骨,如手腕和足跟部的骨 | |
第一骨 | dì yī gǔ | 古新罗国谓王侯族为第一骨﹐其余贵族为第二骨。 | |
顶阳骨 | dǐng yáng gǔ | 顶骨,头盖骨。 | |
地骨 | dì gǔ | 1.古人谓大地的骨骼,指石。又称“土骨”。 2.枸杞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枸杞﹑地骨皮》。 | |
脆骨 | cuì gǔ | 1.软骨。常喻老人衰弱的身体或诗文单薄的内容。 2.作为食品的动物的软骨。 动物的软骨作为食品时叫脆骨 | |
刺骨 | cì gǔ | ㄘㄧˋ ㄍㄨˇ | 形容极冷,寒气仿佛袭入骨内:寒风刺骨|冬天洗衣服,水冷得刺骨。 |
镫骨 | dèng gǔ | 听骨之一。形状像马镫﹐外面跟砧骨相连﹐里面的一端跟内耳相连。 | |
磁骨 | cí gǔ | 瓷器无釉的地方。 | |
次骨 | cì gǔ | 犹入骨。形容程度极深。 | |
痴骨 | chī gǔ | 谓资质愚钝。 | |
耻骨 | chǐ gǔ | 围成骨盆的不规则骨头之一,居骨盆前下方,左右各一。 围成骨盆的不规则骨头之一,居骨盆前下方,左右各一 | |
锤骨 | chuí gǔ | 1.内耳听骨之一﹐形状像锤子﹐跟鼓膜相连﹐能把声音的振动传给砧骨和镫骨。 2.五指骨。 | |
成骨 | chéng gǔ | 今称胫骨。 | |
赤骨 | chì gǔ | 赤骨立。比喻空无所有。 | |
病骨 | bìng gǔ | 指多病瘦损的身躯。 | |
扁骨 | biǎn gǔ | 扁平的骨头,如髂骨、大多数颅骨等。 扁而略显平的骨头,如肋骨、腕骨、颅骨等 | |
砭骨 | biān gǔ | ㄅㄧㄢ ㄍㄨˇ | 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剧烈:朔风砭骨。 |
卜骨 | bǔ gǔ | 古代占卜用的兽骨,多为牛﹑羊﹑猪的肩胛骨。 占卜用的兽骨,一般选用牛、羊、猪的肩胛骨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