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熛起 | biāo qǐ | 迅猛而起。 | |
拜起 | bài qǐ | 跪拜起立。古时多为祭拜或行礼的一种仪态,常多次重复。 | |
拔起 | bá qǐ | 1.突然兴起。 2.犹提拔。 3.耸起。 | |
三起 | sān qǐ | 1.兴于三。 2.三次发射。 3.三度兴建。 4.指蚕三眠而起。 | |
身起 | shēn qǐ | 犹身体。 | |
四起 | sì qǐ | 1.四方兴起,到处发生。 2.四处。 3.指在朝廷﹑祭祀﹑军旅﹑丧纪中应有的四种容仪。 | |
腾起 | téng qǐ | ㄊㄥˊ ㄑㄧˇ | 升起。 升起 |
突起 | tū qǐ | ㄊㄨ ㄑㄧˇ | 高耸;凸起。 |
特起 | tè qǐ | 1.突起;崛起。 2.特出,杰出。 3.耸立。 崛起,挺出杰然特起。——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 |
通起 | tōng qǐ | 方言。总共。 | |
五起 | wǔ qǐ | 1.谓阐释其义,其说有五。起,阐发,阐释。 2.谓第五更时起床。 3.五批。 | |
霞起 | xiá qǐ | 红霞飞起。 | |
喜起 | xǐ qǐ | 语出《书.益稷》:“﹝帝﹞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孔传:“股肱之臣喜乐尽忠,君之治功乃起。”后以“喜起”谓君臣协和,政治美盛。 | |
翔起 | xiáng qǐ | 腾踊;上升。 | |
兴起 | xīng qǐ | ㄒㄧㄥ ㄑㄧˇ | 1.因感动而奋起。 2.犹兴建。 3.起来。 4.起立。 因感动而奋起 |
焱起 | yàn qǐ | 迅猛兴起。 | |
扬起 | yáng qǐ | ㄧㄤˊ ㄑㄧˇ | 1.卷起。如:过路汽车扬起的阵阵尘雾。2.使朝上;把向上瞄准或对准。如:扬起他的眉毛,惊讶地望着他。 |
一起 | yì qǐ | ㄧˋ ㄑㄧˇ | 1.一旦发生;一旦兴起。 2.谓一旦崛起。 3.副词。一齐;一同。 4.表示同一个处所。常用于“到”﹑“在”之后。 5.表数量。一件;一次。 6.一群,一伙。 7.一共。 8.犹一阵。 |
云起 | yún qǐ | 如云涌起。比喻众多的事物一下子出现。 | |
郁起 | yù qǐ | 1.蓬勃兴起。 2.谓纷纷耸起。 3.勃然奋起。 | |
蚤起 | zǎo qǐ | 1.蚤,通“早”。早晨起身。 2.蚤,通“早”。犹言起得早。 | |
缘起 | yuán qǐ | ㄧㄨㄢˊ ㄑㄧˇ | ①佛教指一切事物皆待缘而起。后指事物的起原,由来:我从父老的口中,听到过她所以为尼姑的缘起。②一种叙述故事始末缘由的俗文体:《丑女缘起》|《目连缘起》。③一种说明编辑、著作或举办某种事情的缘由、宗旨的文字:湖海艺文社的“缘起”里,说明了它的宗旨。 |
原起 | yuán qǐ | 1.原本;起初。 2.缘起;起源。 | |
仲起 | zhòng qǐ | 相传伏羲氏的六佐之一。 | |
走起 | zǒu qǐ | ㄗㄡˇ ㄑㄧˇ | 起身,起床。 |
起娘 | qǐ niáng | 1.指头眠后蚕。 2.指眠毕之蚕。 | |
起剥 | qǐ bāo | 驳运。剥,通“驳”。 | |
起念 | qǐ niàn | 1.产生某种想法;起欲念。 2.着眼;着想。 | |
起营 | qǐ yíng | 拔除营帐。表示部队开始转移或行军。 | |
起翮 | qǐ hé | 谓起飞。 | |
起官 | qǐ guān | 罢免家居或丁忧回籍的官吏被重新起用。 | |
起誓 | qǐ shì | ㄑㄧˇ ㄕㄧˋ | 立誓。亦指郑重其事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 立誓起誓永不分离 |
起输 | qǐ shū | 征收税赋。 | |
起泡 | qǐ pào | 因摩擦或其他外界刺激,在皮肤上生出泡状物。 | |
起痿 | qǐ wěi | 使衰颓之势重新振作起来。 | |
起钱 | qǐ qián | 方言。筹集款子。 | |
起开 | qǐ kāi | 1.打开;开启。 2.方言。命令别人离开或让开。 | |
起租 | qǐ zū | 收租。 | |
起灭 | qǐ miè | 1.佛教语。指因缘和合而产生与因缘离散而消灭。 2.时隐时现;时有时无。 3.谓玩弄手段,捏造是非。 | |
起气 | qǐ qì | 1.产生雾气,呈现雾气。 2.生气。 | |
起祸 | qǐ huò | 引起祸害;惹是生非。 | |
起时 | qǐ shí | 犹趋时。 | |
起利 | qǐ lì | 1.兴办有益之事。 2.生利;生息。 | |
起初 | qǐ chū | ㄑㄧˇ ㄔㄨ | 最初;起先。 原来;最初这个工厂起初很小 |
起航 | qǐ háng | ㄑㄧˇ ㄏㄤˊ | 1. 轮船、飞机等开始航行。 |
起色 | qǐ sè | ㄑㄧˇ ㄙㄜˋ | ①情况好转的样子:大有起色|服药三日,毫无起色。 ②出息:觉得自己只是个会跑路的畜生,没有一点起色与人味。 |
起痼 | qǐ gù | 犹起痿。宋 叶适《实谋》:“更之则慰民心,苏民力,解缠起痼,兴滞补弊,则二三年之间,可以抗首北出,而取 燕 之利在掌握矣。” | |
起支 | qǐ zhī | 官署名。北宋承唐末五代之制,以盐铁﹑户部﹑度支三部合为三司。度支掌各种财政开支﹑漕运﹑供应全国费用等。“起支”即为度支的别称,亦指度支使。又用作“发放”解。 | |
起纲 | qǐ gāng | 谓起运成批按字号编组的货物。一组称一纲。 | |
起迁 | qǐ qiān | 迁移。 | |
起圣 | qǐ shèng | ㄑㄧˇ ㄕㄥˋ | 指登基作皇帝。 |
起点 | qǐ diǎn | ㄑㄧˇ ㄉㄧㄢˇ | 1.谓点兵出发。 2.开始。 3.开始的地方或时间。 开始的地点或时间工业化的起点 |
起旱 | qǐ hàn | 走陆路。 | |
起行 | qǐ xíng | 1.行走。 2.动身;出动。 3.行动,具体作为。 4.泛指动作。 | |
起柁 | qǐ tuó | 见“起舵”。 | |
起雷 | qǐ léi | 1.打雷。 2.比喻声音洪亮。 3.扫雷,排除地雷。 | |
起移 | qǐ yí | 1.改变;变动。宋 苏轼《申省论八丈沟利害状》之二:“右 軾 体访得 万寿、汝阴、潁上 三县,惟古陂塘顷亩不少,见今皆为民田,或已起移为永业。” | |
起力 | qǐ lì | 致力。 | |
起嗣 | qǐ sì | 继承。 | |
起重 | qǐ zhòng | 谓吊起并搬移重物。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