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幽僻 | yōu pì | 1.幽隐,潜藏。 2.幽静而偏僻。 幽静偏僻幽僻的山沟 | |
参考书 | cān kǎo shū | 学习﹑研究或写作时用作参考的书籍。 主要用于查询而不用于连续阅读的书籍(如字典、百科全书、地图册) | |
走火 | zǒu huǒ | ①失火:电线破损会走火|昨天他家走火,幸亏及时扑灭了。②指因不小心而使枪枝发火射击:他是枪走火受的伤|擦枪时,枪口不能对准人,防止走火伤人。③比喻说漏了嘴:他的嘴巴经常要走火|他话一出口,知道走火了。 | |
狠赳赳 | hěn jiū jiū | 形容凶狠的样子。 | |
长赳赳 | cháng jiū jiū | 高大雄武貌。 | |
雄赳赳 | xióng jiū jiū | ㄒㄩㄥˊ ㄐㄧㄨ ㄐㄧㄨ | 1.亦作“雄纠纠”。 2.威武貌。 英勇无畏的气质与状态 |
赳螑 | jiū xiù | 1.亦作“赳?”。 2.伸颈低昂貌。 | |
赳桓 | jiū huán | 见“赳赳桓桓”。 | |
赳赳 | jiū jiū | 1.威武雄健貌。 2.指威武的军人。 威武雄壮的样子雄赳赳,气昂昂 | |
赳赳桓桓 | jiū jiū huán huán | 《诗.周南.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又《鲁颂.泮水》:“桓桓于征,狄彼东南。”后遂以“赳赳桓桓”形容威武雄健貌。 | |
趋赴 | qū fù | 1.亦作“趍赴”。奔赴;前往。 2.奔告。 3.指行步之进退。 4.为之奔走,谋求。 | |
解赴 | jiě fù | 犹押送。 | |
勾赴 | gōu fù | 犹调往。 | |
诡赴 | guǐ fù | 谓趋向﹑旨趣不同。 | |
分赴 | fēn fù | 奔向不同的地方。 | |
电赴 | diàn fù | 比喻快速奔赴。 | |
禀赴 | bǐng fù | 禀报。如:联名禀赴各大宪。——《广州军务记》。 | |
投赴 | tóu fù | 投奔。 | |
星赴 | xīng fù | 急速奔赴。 | |
押赴 | yā fù | 用武装强制把人送到某一目的地,尤指交付处死或交付给惩罚地点。如:把一罪犯押赴刑场。 | |
应赴 | yìng fù | 接应趋援。 | |
赴拍 | fù pāi | 应和节拍。 | |
赴渊 | fù yuān | 相传殷末人申徒狄不忍见纣乱,抱石投河而死。后遂用为典,以“赴渊”谓嫉浊避世。 | |
赴汤火 | fù tāng huǒ | 见“赴汤蹈火”。 | |
赴闻 | fù wén | 报丧;亦指报丧的文告。 | |
赴急书 | fù jí shū | 草书的别称。 | |
赴约 | fù yuē | ㄈㄨˋ ㄩㄝ | 去和约会的人见面。 去和约会的人见面 |
赴曲 | fù qǔ | 应合曲调的节奏旋律;合拍。 | |
赴战 | fù zhàn | 参战。 | |
赴职 | fù zhí | 到任就职。 | |
赴宴 | fù yàn | ㄈㄨˋ ㄧㄢˋ | 1.亦作“赴燕”。 2.参加酒宴。 去参加宴会 |
赴法 | fù fǎ | 犹伏法。 | |
赴义 | fù yì | 1.犹仗义。 2.参加义举;参加义师。 3.就义。 4.指吊丧。汉晋时,对上司吊丧送葬,为当然之义务,故称。 | |
赴水 | fù shuǐ | 1.涉水。 2.指投水自尽。 3.泅水,游泳。 | |
赴敌 | fù dí | 〈书〉到战场去跟敌人作战。 | |
赴急 | fù jí | 往救急难。 | |
赴斗 | fù dòu | 犹赴战。 | |
赴铨 | fù quán | 指前往吏部听候铨选。 | |
赴省 | fù shěng | 1.往尚书省。 2.指赴京应试。 | |
赴机 | fù jī | 1.参与战事。 2.发生战事的趋势。 | |
赴死 | fù sǐ | 1.犹卖命。 2.找死。 | |
赴举 | fù jǔ | 犹应举。唐宋时指乡贡入京参加礼部试。明清时指赴省城参加乡试。 | |
赴阙 | fù quē | 入朝。指陛见皇帝。 | |
赴难 | fù nàn | 赶去拯救国家的危难:舍身赴难。 | |
赴比 | fù bǐ | 旧指官府限期追征租赋,对逾期不缴者加以杖责。 | |
赴质 | fù zhì | 1.奔赴目标。质,箭靶,引申指目标。 2.前往对质。 | |
赴官 | fù guān | 往赴任所;上任。 | |
赴履 | fù lǚ | 奔赴。 | |
秦筝赵瑟 | qín zhēng zhào sè | 秦国的筝和赵国的瑟。泛指名贵的乐器。 | |
燕赵姝 | yān zhào shū | 泛指美女。 | |
燕赵女 | yān zhào nǚ | 指舞女歌姬。 | |
罗赵 | luó zhào | 晋罗晖和赵袭的并称。二人均为当时书法名家。 | |
龙赵 | lóng zhào | 乐书《雅琴龙氏》九十九篇和《雅琴赵氏》七篇的并称。 | |
坑赵 | kēng zhào | 史载,秦将白起破赵,活埋赵降卒四十万人。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后遂以“坑赵”为杀降的典实。 | |
狐赵 | hú zhào | 春秋晋狐偃和赵衰的并称。 | |
二赵 | èr zhào | 1.指十六国的前赵与后赵。 2.指西汉赵飞燕﹑赵昭仪姊妹。 | |
啖赵 | dàn zhào | 唐经学家啖助与赵匡的并称。 | |
完赵 | wán zhào | 见“完璧归赵”。 | |
阎赵 | yán zhào | 秦丞相赵高与其婿阎乐的并称。两人合谋杀秦二世。 | |
燕赵 | yān zhào | 1.指战国时燕赵二国。亦泛指其所在地区,即今河北省北部及山西省西部一带。 2.《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有“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句,后因以“燕赵”指美女或舞女歌姬。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